|
美籍華人作家林達在《我也有一個夢想》書中曾感慨?!敖逃菐椭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為社會機器塑造一個合適的螺絲釘,一旦成了螺絲釘,有誰會關心‘它們’的幸福呢?”
“知識流水線”:不是教育,是制造 是的,工具式的教育,這是我們當前的教育模式,就是將人在“知識流水線”上加工一遍,使之被“制造”成為能通過考試或畢業(yè)后能勝任某種工作的一顆螺絲釘,而完全缺乏對自身潛力的認識、發(fā)揮,更缺乏讓自己與整體社會良性互動的意識。
博雅與通識:造就“完整人”
孔子對美學、禮儀,修養(yǎng)、精神、品德、使命感,生死觀、生活品位等的教育理念,放在哪個民族和時代都不同凡響。正是這樣“君子不器”的教育精神,不拘泥于任一領域的素質(zhì)教育,成就了歷代華夏民族特有的士大夫精神和卓越人才的精神支柱。
“完整人”是熠熠生輝的生命 如公認的古代通才第一人——蘇軾,論寫詩填詞做文章均獨步天下;談佛論玄不輸當時的名僧佛??;運籌帷幄國家政治軍事是其專長。此外他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蘇軾繪畫也精妙,還是音樂家,彈琴的能手,更是美食家,如此博采博采眾長的人在中國歷史上不算少,我們熟知的很多近代、民國的知識分子亦如是,如林語堂、豐子愷、林徽因、傅雷等等。
縱觀社會種種領域中的集大成者,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都得到良好的拓展,而所有這些綜合素質(zhì)正如一葉涉渡之舟,讓專業(y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杀氖沁@樣的人,在今天人類教育發(fā)達的進步的現(xiàn)代社會卻不再出現(xiàn)。
“精致的個人主義者” 如果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完整人”,而不是“螺絲釘”所需要的素質(zhì)教育,家庭不教,學校不給,社會不倡,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就會自動成了擁有雄厚知識的“原始動力人”。所謂“原始動力人”就是那些只為了出人頭而進行攀援、算計的專業(yè)競爭者,人人都成為“精致的個人主義者”。這樣的人既缺乏創(chuàng)造力、又無合作精神、奉獻精神、忠誠度和勇氣,而其中哪一項的缺憾都會使“才華”擱淺。
請在年輕時培養(yǎng)讀書與思考的習慣
飯桌,書架與孩子
如今高收入高的中國家庭,往往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讀書,但中國有14億的人口,不可能人人都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只有讓自己家中有書架,擺滿開卷有益的書,注意自己飯桌上的談吐和舉止,從家長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做起。
讓家庭這個小世界成為一個飽滿豐富的文化園地,讓孩子能汲取到蘇軾的精神,李清照的格調(diào),達芬奇的創(chuàng)造精神,托爾斯泰的擔當,顏真卿的風骨,如是種種,去滋潤他們的心靈,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這就是我們能夠給予孩子一生的最好饋贈,活出“完整人”的生命質(zhì)量。 作者:張樂華 幽蘭國際女子學院創(chuàng)始人
|
|
|
來自: Tomsp360lib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