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如何走出咸魚的生活底層? 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對于多數(shù)人而言,不論喜歡與否,興趣所在還是無可奈何,要想過上“理想的生活”,就必須在工作中有所作為,這是一條生存競爭的鐵律! 而工作是否“完美”、一般般、還是應付了事,你所創(chuàng)造的工作價值很大程度決定了你所能企及到的財富、身份、地位、階層…… 職場痛點★“你這活干得太粗糙了,糊弄誰呢?” ★“工作做成這樣,不是能力的問題,是態(tài)度的問題!拜托,做事情能認真點,用點心嗎?” ★“我前女友的第一份工作,有一次把合同的數(shù)字寫錯了,導致丟失了一個重要客戶的大訂單,結果工作也丟了,你懂我的意思嗎?” …… 面對領導這些不留情面的斥責,歸根結底在于“不完美”這三個字。 工作不完美等同于“平庸的惡”——靈魂上拼命吸食著一種叫夢想的精神毒品,行動上卻努力過著一曝十寒的懶散生活。這種平庸的惡,可以悄然無息地毀掉你的整個世界,讓一切夢想變得無力。 坦白說,員工與領導的雇傭關系只是大千世界種種交易的一部分,交易的本質是看你能給對方提供多少價值。 你只有“完美”地工作才能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從耀眼走向→脫穎,從賞識走向→重用,從重用走向→某種理想和生活的巔峰! 什么是完美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事物,所謂的“完美”只是一種階段性的“完美”。完美是一種相對論的概念,一種基于價值比較的優(yōu)化決策。那么該如何定于完美呢? 《大學》曰:止于至善。善不是最好的意思,是指做出當下最合理、最合適的選擇,這就是“完美”。 因此,判定一件事情是否做得“完美”?不能在烏托邦式的理想中去過度追求“完美主義”,工作必須遵循這樣一種實用原則: 放眼未來,在現(xiàn)有時間、空間的條件下綜合內外部各種資源要素,探底自身的潛能,做出最合理、最合適的行動決策。 為什么你的“完美”在領導眼中“一文不值”職場中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痛苦和困惑:你認為幾近“完美”的一項工作到了領導那兒,他總能給你挑出不少的毛病,甚至有時被他貶為“一文不值”的“垃圾”。原因就在于:你與領導的認知和能力,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 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钡^大多數(shù)人還是用慣性思維的意識來運作大腦,往往用自己認定的認知,定義了整個世界,他人的邊界。 這種過分自信的認知偏差,導致了人們常常盲目自負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他人的實力,由此產生一種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是的心理。因此,在職場中常常會發(fā)生一種“本事不大,脾氣大”的工作現(xiàn)象。 而另一種糟糕的現(xiàn)象是:當你認為這項工作任務“太難了,根本實現(xiàn)不了”,身邊總有個鬼(某個同事)能夠驚艷地實現(xiàn)它,狠狠地抽了你一臉羞臊,襲來一股令你慌亂而嫉妒的氣流——這小子太厲害了,他如何做到的? 只能說,認知和能力的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簡而言之,一個人認知和能力的層次,決定了他在工作中所能達到的“完美”程度。 如何把你的工作做到“完美”工作不是完成,而是“完美”。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塑造“完美”工作的能力,“完美”只是少數(shù)強者的人生宣言,是一部分人與生俱來、自帶光芒的屬性。 因此,對于那些“努力過后才發(fā)現(xiàn)智商的鴻溝是無法逾越”的弱者來說,要想打破這種阻礙人生成長的致命詛咒,擁有塑造“完美”工作的杰出能力,必須建立一套系統(tǒng)化的正確方法來進行刻意修煉。 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正確的方法是減少智商尷尬的最佳途徑!方法不對,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如何具體操作? 工作“完美”的6項精進修煉:找差距→定目標→尋本質→立標準→搞復盤→求創(chuàng)新。 6項工作修煉 第1項修:找差距!越謙卑,越完美! 有比較就有差距!很多人都熟知這個段子:到了東北才知道自己膽小;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到了廣東才知道自己錢少……有差距才有進步的空間。 ※提升策略 向高手取經,建立范本、標桿。 修煉方法如下:1、多結識比自己厲害的人,不恥下問、虛心請教;智慧都是相通的,借力打力,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跨界學習各領域的知識、經驗等,從中汲取工作的靈感。 2、搜集專業(yè)領域內的頂尖案例,涉獵其它行業(yè)的頂尖案例;比對分析不同案例的優(yōu)勢、劣勢,汲取精華,找出自己與它的差距(可見的內容和不可見的思想),然后設定自己可努力的目標方向。 3、建立范本、標桿的檔案,即學即用,逐漸在大腦的意識中形成某個工作類型“完美”的參照畫像。 ※職場啟示 一個好友兼同事,向我講述了一個他前任同事勵志的事例:A是公司低學歷低級別的底層員工,為了討好、拉攏那些高學歷高級別的高級員工,向他們請教知識和技能,A上班幫他們端茶倒水,還不惜拿出自己將近一半的可憐薪水,下班隔三差五地請他們吃飯…… 苦熬7年后,A用一個堪稱'完美'的策劃方案,幫助公司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價值,一年后他成了公司的高管…… ※職場禁忌 不要讓面子的問題和無知的傲慢,阻礙了你的成長!重復在低水平的勤奮中,只會讓你變得更加平庸。保持一顆敬畏心,與高手為伴,才能少走些無畏的彎路! 第2項修:定目標,越挑戰(zhàn),越完美! 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人是未完成的,換句話說人是潛能的,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向著太陽飛, 至少落在月亮上”。 然而作為兩面性的人——人之特性存在著這樣一對極性(事實性和可能性),多數(shù)人往往用所謂的事實性(現(xiàn)實性)來設限自我的可能性,被未知的艱辛和不可預期的結果所產生的恐懼感直接嚇破了膽,退縮了,不敢挑戰(zhàn)更大的目標。坦白說,目標決定了你的工作現(xiàn)狀和人生活法,沒有更大的工作目標,生活哪來的勁頭? ※提升策略 硬著頭皮,逼自己一把! 修煉方法如下:設定更高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逐級推進,尋求解決問題的本質,想盡各種可能的辦法進行各個擊破;而實現(xiàn)目標,量力而行是基礎,盡力而為是突破,循序漸進是理智。 ※職場啟示 領導對你的工作“緊一緊、逼一逼”,往往能激發(fā)出你更大的工作動力。原因是:你不服氣、不服輸?shù)男睦?,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領導想象的那么差,給他點”厲害的顏色看看”,憋足了勁,逆流而上,結果工作比之前完成的目標更出色。 但對于優(yōu)秀的人來說,逼自己一把是一種習慣性的操作。坦白說,工作終歸是一種逼迫,與其被逼,不如主動逼迫自己。因為,一個人的原生動力才是生發(fā)“一切皆有可能”的上帝之手。 ※職場禁忌 不要把工作目標設定得過低,過低無法讓你脫穎而出;也不能立刻設定得過高,過高反而適得其反,往往讓事情變得更糟! 第3項修煉:洞察本質!越深度,越完美!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教父》)。一個人能力上的杰出在于解決問題時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因為只有本質才能“物盡其用”。本質是事物的靈魂屬性,抓住它可以讓事物變得“完美”。而本質的實質就是用你靈魂讓另一個靈魂發(fā)揮出它的靈性。 ※提升策略 進行深度思考,探索事物的靈魂屬性。 修煉方法如下:掌握人性的屬性(需求動機)、物體的屬性(原理)和做事的屬性(邏輯)這個三項本質;針對不同的人事物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判斷,決策出解決問題的本質,再進行工作任務的具體執(zhí)行。 ※職場啟示 當我把每一項工作任務節(jié)點的本質(原理)搞清楚,并把它們有理有據(jù)、清晰地描述在方案中時,領導對我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客戶比稿的中標率上升,我整個人的身心好多了…… 不要僅憑表象,不假思索、簡單粗暴地做出工作決策。 第4層級:量化標準!越細節(jié),越完美! 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會成為一道永久的傷疤!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切答案都是細節(jié)累積的結果,細節(jié)通過量標準才能達成可控的預期結果。對于職場者來說,合乎標準是一種責任,超越標準是一種能力,超越標準是為了進階更高層次的“完美”。 ※提升策略 量化細節(jié)標準,用數(shù)字說話! 修煉方法如下:1、首先設定一套自我考核的標準,1.0版本量化工作結果的細節(jié)手冊,量化工作任務的邏輯步驟,用數(shù)字定義任務的考核標準; 2、其次每次執(zhí)行任務時,按照標準手冊上的清單審核自己的工作內容,直至成為自己心中的律法,按著自我約定的契約來行事; 3、最后定期不間斷優(yōu)化自我考核的標準,進行版本升級。 ※職場啟示 有人說,文章的好壞不能全憑閱讀量的多少來作為衡量標準,但錯別字是一定做出量化標準的。例如,我之前的一位領導,規(guī)定自己的方案1萬字不能超過1個錯別字,超出一個字,罰100塊錢,請團隊成員吃飯,這就是他的量化標準。 ※職場禁忌 不要僅憑經驗和感覺來做事,不清楚工作應該做到哪個份上,腦子里沒有清晰的邊界。 第5層級:復盤練習,越熟練,越完美! 正如魯迅所說:“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即使是天資不夠聰明的人,就像愚笨的郭靖肯下功夫,通過勤能補拙,也能終成名震江湖的一代大俠! ※提升策略 不瘋魔不成活,快功出細活! 修煉方法如下:請教、借鑒、模仿他人的工作技能和成果;設定一定量的時間來復盤練習,復雜費力的事情重復做,不斷微創(chuàng)新就能做到熟能生巧,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 ※職場啟示 職場生涯的一次重要升職加薪,是因為我在緊迫的時間內,堪稱“完美”地完成了一項領導布置給我的工作任務,并且在比稿競標中中標了。自此,領導對我刮目相看,但凡有一些緊迫重要的任務基本都安排我來執(zhí)行,同時也把一些容易中標的美差交由我來做。而在這種“完美”的背后,不知道熬了多少個黑夜,腰酸背疼,手關節(jié)發(fā)軟,為的只是打磨自己“爐火純青”的工作技能。 ※職場禁忌 不要抱怨工作體量大、時間緊、任務重,認為此時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然后用湊合來應付了事!抱怨沒有用,一切還得依靠你自己 !重要的是明白這一點:當你把更多玩樂的時間用于工作復盤的練習中時,你也能像高手一樣有能力把很多工作從“慢工出細活、慢工出也未必出細活”變?yōu)椤翱旃こ黾毣睢?。堅信“先付出后回報”的邏輯,所有付出的煎熬和努力,終會給你帶來一個不可思議人生轉機。 第6層級:推陳出新,越創(chuàng)新,越完美! 時間久了,感情就淡了!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你過去做的一切,結果大多不盡如人意。時間久了,再“完美”的事物看上去也會變得平淡無奇。工作久了,人就麻木了!重復性的工作讓人陷入“審美疲勞”的膩煩心理,消磨了激情,也制造了平庸無聊。 不斷否定自己,顛覆自己,尋求創(chuàng)新突破去激發(fā)出更多生活的熱情、生存的意義,讓自己掌握對話命運的主動權。 ※提升策略 哪里不痛快,那就改進它! 修煉方法如下:時常反問自己工作能否再快點,節(jié)省出更多的時間來生活;能否再美觀點,讓自己和他人達到更舒適的心理;多接觸新鮮的事物,多角度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痛點(矛盾點),然后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它。 ※職場啟示 比稿在職場中是家常便飯,常常競爭對手之間的方案不相上下,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提高你的中標率?2006年時,我第一次嘗試把學到的PPT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某個汽車發(fā)布會的PPT演示中,從汽車運動軌跡、光效、聲效,甚至連發(fā)動機的聲效都加入到了動態(tài)演示中,結果重新喚醒了客戶在靜態(tài)演示方案中的審美疲勞,從“一眾平庸”的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贏家。此后,這項新技能幫助我在比稿項目中大大提高了中標率。 ※職場禁忌 不能用昨天的舊方法來做事,然后去要求明天會發(fā)生更好的結果!舊的思路和方法只能帶來舊的結果,時間久了,舊的結果會發(fā)霉。 結束語 完美”是職場的一種稀缺能力!對于大多數(shù)平庸的人來說:走出生活的底層,沒有捷徑可走!不斷精進自己即是完美,同時你必須“得道多助”才會上演“天助我也”的奇跡。讓更多人來幫助你,你的工作才能真正意義上叫做“完美”。 延展閱讀 ※工作追求“完美”沒什么不好,但不要陷入一種過于苛求自己,苛責他人的極端境地。否則,很容易鉆牛角尖,一方面搞得自己很累,另一方面對他人吹毛求疵,全盤否定他人的勞動,造成糟糕的人際關系,不利與工作目標的“完美”實現(xiàn)。 ※如果你真正理解“活在當下的”意義,那么就努力讓你的工作“完美”起來,至少你的人生會少很多遺憾和殘缺,才能配得上“不完美的人生”叫遺憾美。但對于那些工作不追求“完美”的人來說,遺憾美只是一塊遮羞布,人生有的只是抱憾終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