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八卦 注: “天地(乾坤)定位”為父母,順(時針)生六子: 震為長子,巽為長女; 坎為二兒子,離為二女兒; 艮為小兒子(及更小的兒子),兌為小女兒(及更小的女兒)。
![]() 后天四正卦 注: 五行運以土為晚年,故老人屬墓土,居中宮,主元氣。 天地定位不動,天南地北, 故男主人屬火,主元神; 女主人屬水,主元精。 晚輩之中, 長子屬東方震木,主元性; 其余子女、成員歸西方兌金,主元情。 四世同堂(及以上)的家庭, 以六十歲以上(冬水運、墓土運)的老人居土位(在河洛氣數(shù)中,5-1水土共居中宮),或在世的祖父母居土位。 六十歲以下的,男主人居火位,女主人居水位。 附:妻妾五行定位 一妻一妾(左擁右抱): 夫居土位(主位),道在厚重; 妻(老大)居木位,要仁愛和融; 妾(老二)居金位,要委婉盡情。 一妻二妾: 夫居土位主信,振綱常; 妻(老大)居火位(位高,生土助夫),主明禮,做表率; 妾(老二)居木位(位居中,生火助妻),要仁愛慈睦; 次妾(老三)居水位(位卑,生木助妾),主柔下溫良。 一妻三妾: 夫居金位(讓位),能調(diào)和委婉,曲盡人情; 妻(老大)居土位(占夫位,生金助夫),主寬厚; 妾(老二)居火位(生土助妻),主明禮,掌家政; 次妾(老三)居木位(生火助妾),主正直仁愛; 又次妾(老四)居水位(生木助次妾),主柔和廉讓。 一夫多妻之家道五行,妻妾愈多,而夫之位越小。 各盡其道,則家庭和順,子孫昌大矣。
1) 在家庭中,祖父母居中央屬土位,土主元氣。 要常提家人的好處(陽金),是打氣, 如果老不舍心,好挑剔家人的毛病(陰金),便是泄氣。 父居南方火位,要像太陽似的普照全家,執(zhí)掌家事,公正無私,循禮守分。 家人有不明理的,自己要認不是,怪自己沒能教他明理,不怨別人。 遇到環(huán)境不好,要說自己無能,對不起一家老小。 若是家長定不住位,一遇失意的事,不是打孩子,就是罵媳婦,火去克金,便傷情了,準有病人。 母親居北方水位,得承當全家人的不是(陽水),免得家人不和,容易出事。 長子居東方木位,得能立,歡喜勞作,賺錢養(yǎng)活全家,并以身作則,家里人有不會做的事,便要怨自己,不可抱屈,抱屈傷心。 其他子女屬西方金位,金主元情, 心里要存全家人的好處(陽金),遇事說好話,化解事端。 若是傳閑話,就傷感情,主敗家。 2) 老人屬土位,主安靜,不可瞎操心多管閑事。 父居火位主明理,母居水位兜不是。 不論子女怎樣不好,只可領(lǐng)教,不可打罵,才算明理、認不是。 若是子女始終不好,也只能用自責的辦法。 兄居木位尚仁,弟居金位尚義。 不論兄長叫做什么,也不可以有絲毫抱怨,才算有義氣。 如果弟弟不好,哥哥只有憐愛,象父親對子女那樣,才算是仁。 家道能這樣就是命隨性轉(zhuǎn),可說是“率性之謂道”(《中庸》)了。
做家長的主全家的命,如果定不住位,境遇不順,打罵孩子、媳婦,則為火去克金。 金位人敢怒而不敢言,便抱怨他老大,說:“因為你無能,才使我們受氣,這日子過不了啦!”——金去克木。 木位人不肯自己承認,立不起來,反怨老人沒留下財產(chǎn),自己累死也沒用,向祖父發(fā)牢騷,這是木去克土。 老人吃不消,怪兒媳婦沒生好兒子,沒大沒小,找起我老人家的毛病來了!——土去克水。 主婦沒處泄憤,便對家長說:“看你個死爹,橫不講理,老看不起我們這家人?!薄秩タ嘶稹?/p> 必定敗家。
1) 做家長的人(火位)常向妻子兒女,講祖先的德性,老人(土位)的好處,是火生土。 做祖父母的,不要管事,愿意做就做點,不愿動就領(lǐng)孫子孫女(金位)玩耍,講故事,教導他們盡孝,告訴他們父母的好處,是土生金。 小孩們玩得高興,做母親的心里愉快,這是金去生水。 主婦精神愉快,便盡心料理家務,注意做活(工)的人(木位)的吃喝一切,是水去生木。 做活的人,得到安慰,更加盡心做工,不用家長操心,這是木生火。 家里一團和氣,家自然就齊了。 2) 土位人要“如如不動”(土居中央主靜)。 (《金剛經(jīng)》:“不取于相(不著相),如如不動?!?/p> 南懷瑾:“好像在動,又好像不動,動與不動間并無明確的界限。 與之相對的是孔子在《易經(jīng)·系傳》中所說的一句:‘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保?/p> 兄居木位,弟妹、嫂嫂等居金位。 金位人要會圓情。譬如說:哥哥吩咐做一件事,父親又叫做另外的事,都要立刻答應,然后酌量哪件事該先做,若是父親叫做的事應該先做,就要對哥哥說明原委再去做,情就圓了。 水位人要能兜不是,對于家中雜物、柴米油鹽以及人來人往都要留意,若是出了錯,水位人就要兜過來說是怨我呢。 木位人主能立,若是家里有不會做的活計,木位人就該說怨我呢。 火位人要明理,平素到親友家去,不是為人情,是為了尋理,和親友研究辦事的道,求明白了,講給家人聽。家里人有不明理的,火位人就應該說怨我呢。 這是人人應存的家道五行。
《大學》: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 悌者,所以事長也; 慈者,所以使眾也?!?/p> 所謂治國必先齊家,連自己家都管不好,還想管理別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個人在家里怎樣,在單位、政府、組織里就怎樣: 在家里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兄長,在外就不會服從上級領(lǐng)導(工作自然不順利); 在家里不能慈愛子女,在外就不會體恤、關(guān)照下屬(自然不得人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