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茅,又名地棕,獨(dú)茅,山黨參,仙茅參,海南參,茅爪子,婆羅門參。主產(chǎn)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南部、云南和貴州。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中、草地或荒坡上。多年生草本,根莖延長,圓柱狀,肉質(zhì),外皮褐色;根粗壯,肉質(zhì)。地上莖不明顯。葉狹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柄,再向下擴(kuò)大呈鞘狀,綠白色,邊緣膜質(zhì);葉脈明顯,有中脈;兩面疏生長柔毛,后漸光滑。花腋生;花梗藏在葉鞘內(nèi);花雜性,上部為雄花,下部為兩性花;苞片披針形,綠色,膜質(zhì),被長柔毛;花被下部細(xì)長管狀,上部六裂,裂片披針形,內(nèi)面黃色,外面白色,有長柔毛;雄蕊6,花絲短;子房狹長,被長柔毛。蒴果橢圓形,稍肉質(zhì),先端有喙,被長柔毛。種子稍呈球形,亮黑色,有喙,表面有波狀溝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