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孕的研究 是生命科學的一部分 我國醫(yī)學 對孕育的觀察和思考 比西方記載更早 《易經(jīng)》即有“天地氤氳,萬物化淳,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的關于生命起源的論述。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丈夫八歲腎氣實……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有子?!?/span> 《女科正宗·廣嗣總論》謂:“男精壯而女經(jīng)調(diào),有子之道也……” 孕育的機制 中醫(yī)認為孕育的機制主要在于: “女經(jīng)調(diào)”(正常排卵性月經(jīng))、“男精壯”(含有健康精子的正常精液)、“絪蘊”之“陰陽和”(排卵期交合,精卵順利結合,孕卵著床、生長發(fā)育及成熟)。 不孕的病因則與夫婦雙方有關,其中上述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障礙都可導致不孕。 不孕的原因雖很多,但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屬于先天性生理缺陷,如《廣嗣紀要》提出“五不女”(螺、紋、鼓、角、脈)、“五不男”(天、漏、犍、怯、變),主要是指的夫婦雙方因各種生理缺陷而導致不孕。 另一類屬于后天病理性不孕。 后天病理性 不孕的病因 由于全身臟腑經(jīng)絡之間的生克制化,寒、濕、痰、熱、瘀等致病因子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其轉化,臨床上可有多種病因而產(chǎn)生不同的證候,這些原因?qū)е履I、沖任及胞宮的病變,不能攝精成孕而致不孕。 如《石室秘錄·子嗣論》在總結前人經(jīng)驗后指出:“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為胞宮寒、脾胃寒,帶脈急,肝氣郁,痰氣盛,相火旺,腎水衰,任督病,膀胱氣化不能,氣血虛……,況任督有疝瘕之癥,則外系障礙,胞胎縮入于疝瘕之內(nèi),往往精不能施”。 上述所指十病以功能性失調(diào)為主;后者以器質(zhì)性病變?yōu)槎嘁?,如子宮肌瘤、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等。結合前人的認識和臨床實際,導致女子不孕(育)的主要常見證候為: 1 腎陽虧虛 先天稟賦不足,腎氣不充,天癸不能按時而至,或至而不盛;或房事不節(jié),久病及腎,或陰損及陽等導致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沖任不足,胞宮失于溫煦,宮寒不能攝精成孕。 2 脾腎陽虛 脾為水谷之海,生血之源,如脾虛及腎,或腎陽虛而火不生土,導致脾腎陽虛,以致氣血虛弱,無血化精,陽虛宮寒而不孕不育。 3 肝腎不足 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若肝腎虧損,精虧血少,沖任俱虛而致不孕不育。 4 腎陰虧虛 房勞多產(chǎn),失血傷精,精血兩虧,或素體性躁多火,嗜食辛辣,暗耗陰血而導致腎陰不足,腎精虧損,精血不足,沖任失滋,子宮干澀,不能攝精成孕。腎陰虧損,不能上濟心火,心腎失交;或陰虛火旺,血海太熱,不能攝精成孕或孕而不育。 5 肝郁氣滯 肝為機體調(diào)節(jié)氣血的樞紐,若素性憂郁,或七情內(nèi)傷,致使肝失條達,氣機郁滯,肝氣郁結,疏泄失常,則氣滯血瘀;氣為血帥,血賴氣行,郁而不舒,氣血失和,沖任不能相資而月事不調(diào),難以受孕。又肝郁克伐脾土,脾傷不能通任脈而達帶脈,任帶損傷,胎孕不受?;蚋斡艋?,郁熱內(nèi)蘊,伏于沖任,胞宮血海不寧,難于攝精成孕或不育。 6 痰濕內(nèi)阻 痰濕成因,關乎脾腎兩臟,脾腎陽虛,運化失調(diào),水津不能四布,反化為飲,聚而成痰,痰飲黏滯產(chǎn)纏綿,純屬陰邪,最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痰濕阻滯,氣機不暢,沖任不通,月事不調(diào),以致不孕?;蚝疂裢馇郑_脾胃;或恣食高梁厚味,阻礙脾胃,運化失司,痰濕內(nèi)生,流注下焦,滯于沖任,壅塞胞宮而致不孕。 7 瘀滯胞宮 多因情志內(nèi)傷,氣機不暢,血隨氣結,或經(jīng)期產(chǎn)后,余血未凈,續(xù)外感內(nèi)傷致使宿血停滯,凝結成瘀;或寒凝瘀阻;或熱灼血凝;導致血瘀氣滯,癥瘕積聚,積于胞中,阻礙氣血,經(jīng)水失調(diào),精難納入,難于受孕成胎。此外,氣弱血運無力,氣虛血瘀,或病邪戀滯,留塞胞門者,必難受孕。 8 濕熱下注 濕熱可因脾虛生濕,遏而化熱釀成;或因肝脾不和,土壅木郁而生;或恣食肥甘釀生;也可因淋雨涉水,久居濕地,或受濕邪熏蒸而成。濕熱流注下焦;或濕熱邪毒直接犯及胞脈、胞絡、子腸、陰戶,客于沖任帶脈,任帶失約,沖任受阻,終難成孕。 9 腎虛肝郁 肝郁則疏泄失常,氣血不和,腎虧則精不攝孕故而不孕,或孕而不育。 10 腎虛痰阻 腎虛不能攝精成孕,痰阻脂膜壅滯沖任故而不孕。 11 腎陽虧虛 腎虛精虧,血瘀胞絡失暢,故難以攝精成孕,或孕而不能養(yǎng)胎至胎墮。 總之,不孕不育的病因復雜多變,臨床上致病因素可單一出現(xiàn),亦可多元復合出現(xiàn),且其發(fā)病往往是一個慢性的過程;不孕不育的病性雖有虛實之分,但大多虛實夾雜;其病位主要是在沖任、胞宮以及腎、肝、心、脾的功能失常、氣血失調(diào)。 本文選自《中西醫(yī)排卵誘導法治療不孕不育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