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氏,隴西(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人,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她是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漢武帝后元元年(癸巳,公元前88年),上官氏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中,其祖父是左將軍上官桀,父親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也就是說:霍光的女兒嫁給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為妻,兩人是親家關(guān)系。(圖為上官氏畫像)漢武帝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二月,漢武帝駕崩,年僅8歲的皇太子劉弗陵繼承王位,是為漢昭帝。
  于是群臣商定,由其姐蓋長公主來養(yǎng)護他,并以昭帝的名義下詔,尊蓋長公主為鄂邑長公主,并讓她入住皇宮。漢武帝曾遺命霍光為大司馬大相國、金日磾為車騎將軍、桑弘羊為御史大夫、上官桀為左將國,四人共同輔佐漢昭帝。后來,金將軍去世,于是上官桀的權(quán)勢僅次于霍光。 
漢昭帝始元三年(丁酉,公元前84年),鄂邑長公主為十一歲的漢昭帝挑選皇后,上官安于是想讓年僅五歲的女兒入主后宮,便找到岳父霍光大人,懇求由他出面,好讓自己的外孫女入宮當皇后。但霍光覺得昭帝和自己的外孫女都還太小,就沒有答應(yīng)。上官安的妻子霍氏(霍光的女兒)仍不死心,她知道漢昭帝目前是由其姐鄂邑長公主撫養(yǎng),并且對長公主的話言聽計從,便通過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的關(guān)系,找鄂邑長公主疏通,而長公主對丁外人的話向來是采納的。于是,上官氏被迎入后宮,封為婕妤。婕妤是后宮中的第三等級,位子僅次于皇后、昭儀、位視上卿,爵比列侯。 
漢昭帝始元四年(戊戌,公元前83年)三月甲寅日,12歲的漢昭帝立年僅6歲的上官氏為皇后。上官父子因此非常感謝丁外人,于是天天去為丁外人向霍光求封,可霍光就是不答應(yīng)。上官父子極為惱怒,鄂邑長公主聽說霍光拒絕封她的情夫為官,也甚為怨恨。于是,聯(lián)合四顧大臣之一的桑弘羊,還拉攏燕王劉旦一起,準備除去霍光。他們收集了大量霍光的材料,由燕王劉旦遣人上疏,彈劾霍光。不料,小小年齡的漢昭帝識破了他們的計謀,把燕王的奏疏留下來后并沒有責(zé)罰霍光。 
漢昭帝元鳳元年(辛丑,公元前80年),上官桀等人仍不甘心,決定鋌而走險。他們密謀后定計:由鄂邑長公主出面請霍光入宮,然后伏兵格殺霍光,同時除掉燕王劉旦,廢除漢昭帝,擁立上官桀為帝。不料,他們的陰謀被稻田使者燕倉聽到后奏告昭帝與霍光?;艄獍l(fā)兵,果敢地逮殺了上官父子、丁外人,而燕王劉旦、鄂邑長公主自殺身亡。此時的上官皇后年僅8歲,當然沒有參與祖父的陰謀活動,加上她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皇后的鳳冠也沒有被摘掉。霍光在這場政變中將自己的政敵全部鏟除,為了持續(xù)霍氏家族與劉氏家族的皇親關(guān)系,霍光急于想讓外孫女生個皇儲。此時宮廷的一切大權(quán)全由霍光把持,所以大臣和御醫(yī)領(lǐng)會到他的用意后,馬上上書漢昭帝,建議皇帝除了皇后外,應(yīng)當少近女色才能保證龍體安康。于是他們讓上官皇后下了一道命令,為了龍體圣安,后宮的宮女不得侍宿皇上??上У氖牵m然上官皇后專房擅寵,卻沒能如愿以償?shù)臑檎训凵鷥河?/font>漢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21歲的漢昭帝崩于未央宮,因為無子,遂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李夫人的孫子)為帝,尊上官氏為皇太后,移居長樂宮。但劉賀荒淫無道,只做了27天的皇帝,就弄得整個朝廷污煙漳氣,霍光只得將他廢去。另立戾太子(漢武帝太子劉據(jù)的孫子)劉詢?yōu)榈?,是為漢宣帝。劉詢是漢武帝和衛(wèi)子夫的曾孫,上官氏論輩份是漢宣帝的祖母。就這樣,年僅15歲的上官氏被尊為太皇太后,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皇太后。從此,上官太皇太后不問政事,在長樂宮中頤養(yǎng)天年。
 
漢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上官太皇太后壽終正寢,時年52歲。與昭帝合葬于平陵(位于咸陽城西6公里處秦都區(qū)平陵鄉(xiāng))。 
考古發(fā)現(xiàn):平陵在茂陵東邊12里,封土堆高29米。平陵陵園呈正方形,垣墻邊長三百八十米,四面正中各有闕門,與陵冢相對?,F(xiàn)東,南二門闕猶存,門闕呈條形,用夯土筑成,夯層厚為6至8厘米。陵園西北角有面積較大的建筑遺址,殘存大量漢代磚瓦,還有方形沙石質(zhì)柱礎(chǔ)和磚砌八角形水井,估計是守陵人員的居室。 
昭帝陵冢位于陵園正中,形如覆斗,陵頂內(nèi)收形成二臺。陵基為正方形,底部邊長46.8米。它的東南665米處是昭帝上官皇后陵,她的陵園比昭帝陵園規(guī)模還要大一些,陵園邊長420米(昭帝陵園邊長為370米),陵園四門距封土堆均為125米,封土高26.2米。在昭帝與上官皇后的陵園中間,有一條寬5米的道路,將兩陵連接起來??脊殴ぷ髡咴诼返膬蓚?cè)分別發(fā)現(xiàn)了東西向排列的成組玉器,每一組相距約2米,均由玉壁和玉圭組合而成,每組都是中間放一枚玉壁,四周均勻圍繞七、八個玉圭,圭尖一致朝向中央的玉壁。這些玉器肯定是為當時的祭祀而埋。(下圖為漢昭帝的平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