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咽喉腫痛。不能下食。用蚯蚓十四條搗爛,涂喉外,另以一條著鹽化水,加蜜少許內(nèi)服。
2、再方。用硼砂、白梅等分,搗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經(jīng)一丸。 3、再方。用老黃瓜一個,去子,填滿硭硝,陰干為末。每取少許吹喉內(nèi)。 4、再方。用薤根加醋,搗爛敷腫處。 5、再方,不能吞食。用白面和醋調(diào)勻,涂喉外腫處。 6、再方。用皂莢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過焦,研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則痛止,病漸愈。 7、再方。用白藥末一兩、龍腦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又方:用馬勃一分、蛇蛻一條,澆為末,棉裹一錢,含咽。 8、喉痹腫痛。用盍藤子燒過,研細(xì),酒送服一錢。 9、咽喉腫塊。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陰干為末,吹喉部,有特效。 10、咽喉腫塊。用嫩艾搗汁,細(xì)細(xì)咽下。又方:用艾葉一把,同醋搗爛,敷喉部。 11、咽中結(jié)塊,水食難下。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新汲水化一丸灌下。險者不過二丸,即見效。此方名“百靈丸”。 12、咽喉腫痛,不能發(fā)聲。用栝樓皮、白僵蠶(炒)、甘草(炒)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半,姜湯送下。一天服二次?;蛞悦薰脲X含咽亦可。此方名“發(fā)聲散”。 13、治咽喉腫痛,五心煩熱。用不灰木(先以牛糞燒紅)四兩、玄精石(煅紅)四兩、真珠一錢,共研細(xì),加糯米少許,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服時,用生地黃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兩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