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樸為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為木蘭科植物落葉喬木厚樸或凹葉厚樸的干燥枝皮、干皮、根皮。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皆可入藥,以樹皮為主,為著名中藥,有化濕導滯、行氣平喘、化食消痰、驅風鎮(zhèn)痛之效;種子有明目益氣功效,芽作婦科藥用。 衣是給70歲的老公公的。以這味中藥名為衣命名,原因有二: 一是這個線材配這款花樣,成衣厚重而樸實; 二是衣服主人年輕是因胃病經歷過一次大型開胸手術,切除了大部分的胃,從此體弱多病,常年離不開藥物,卻一直頑強地生活,直到兒女長大成家,眼看孫兒孫女也陸續(xù)成年,身體還是一如繼往,沒有好轉也不惡化,我每每和老公聊起總是唏噓不已! 這個名字,寄予了對老人的美好祝愿! 請容我吐槽一下,說說過程的坎坷不易! 幾年前買的線,預備給老公公來一件厚實點的毛衣,買了16團,跟著我從舊家搬來新家,在柜子里藏了幾年才重見天日! 首先,織了三種花樣的小樣,就耗了將近一團線,這樣算來線可能不夠,于是在忐忑中織完了前后身片,用了不到十團,那么剩下六團織袖子就夠了,誰成想這個桂花針太費線了,第二只袖子織了一半就沒線了,于是又補了兩團線回來。結果色差不嚴重,新線比以前的線細了不少,只能往下織了。 其次,所有的針數都重新計算,按原版插肩織好后片,感覺老人穿不舒適,又拆了織成常規(guī)的掛肩款。 第三,根據小樣的數據計算的針數和行數,成衣下水后其它部分剛剛好,唯有袖子長出了好幾公分,比例嚴重失調!袖子花樣以桂花針為主,我就是依據桂花針來計算出的行數呀!誰能告訴我這究竟是為什么? 于是,含淚將兩只袖子拆下,拆掉了十幾行,再織回去??墒?,過水的衣服出毛很多,實在難拆,一下去,又肩處剪出了一個洞!我都快要哭死了!只好再次拆了領子,重新織起,我寶貴的編織時間又浪費了不少! 超長的袖子有圖為證: 線材:回歸線 溯源黛藍 17團不到 用針:addi4.0織正身,3.25、3.5織羅紋邊及衣領。 尺寸:胸圍53×2=106cm 衣長(腋下)48cm 掛肩 23cm 袖長 54cm 肩寬45cm(公公1米83的個頭,體重只有100斤,穿上身應該比較寬松。)
編織筆記: 前后片:3.5mm針起單羅紋127針,織24行后換4.0mm針加一針排花樣:桂花針20針+花樣A26針+花樣B36針+花樣A26針+桂花針20針共128針。 織花樣120行后,收掛肩2-5-1,2-2-2,2-1-3,4-1-1.前片掛肩第41行收前領:中間留針16針,兩邊減針2-3-1,2-2-3,2-1-2,2-2-2,2-1-1,4-1-1,10行平針后領中間留針38針,兩邊減針2-3-1,2-2-1,2-1-1。前后片斜肩引返:6、7、7、6
領子:3.5mm針挑針126針,織一行上針后織3行單羅紋,換3.25mm針再織11行單羅紋后縫針收針。 袖子:3.5mm針起單羅紋55針,織23行后4.0mm針加1針,排花樣:桂花針15針+花樣A26針+桂花針15針,加針16次,10-1-5,8-1-10,平織8行(后來又拆了十幾行),袖山收針:2-4-1,2-3-1,2-2-2,2-1-15,2-3-1,2-4-1,剩22針平收。
這個線織時就很順滑,下水后變得非常柔軟,尺寸變化很大,織前一定要織小樣。 原版衣圖解
· end · 作者 | 水心云影子 來源:編織人生論壇 |
|
|
來自: 云云鉤織 > 《48/毛衣系列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