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絕交,不會(huì)說出有失體面的話,(做出有失體面的事,保持著尊嚴(yán)), 忠臣(被逼,被陷害)離開國家,不會(huì)(刻意)澄清(自己無罪)以保持名譽(yù)(而讓君主在道義上處于不利地位) 因?yàn)榧词共辉诰魇窒滦Я?,也?huì)為君主考慮,所以叫忠臣。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絜其名。 這個(gè)出自司馬氏的《史記 樂毅列傳》,是樂毅率五國聯(lián)軍滅齊后,燕昭王入仕,新燕惠王和樂毅有矛盾,派騎劫頂替樂毅,樂毅怕回去被殺,于是攻擊騎劫,然后去了趙國,后來齊國田單反撲,又收復(fù)齊國,趙惠王寫信給樂毅,你回來吧,是身邊小人蒙蔽我了,樂毅于是回信。 當(dāng)時(shí)的君子指的地位高的人,君王之子,后來引申為道德高尚的人。 君子能結(jié)交的朋友,只會(huì)是同類,他們絕交,多是志向、政見、派別、選擇等方面不同,而不是人品問題, 這樣絕交,一是確實(shí)沒有什么壞話說,你罵他等于罵自己,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讓人低看,毀了自己清名。 比如竹林七賢,因?yàn)樯綕ㄉ骄拊矗┤胧肆?,并且向司馬炎推薦嵇康當(dāng)戶部郎,嵇康寫了著名《與山巨源絕交書》,說自己尊嚴(yán)被踐踏,這倆都是名士,這個(gè)文章是公開的,可想而知影響多大了,但是,山濤沒有回應(yīng)。 后來呢,嵇康因?yàn)閷懳恼轮S刺人,被司馬炎殺害,在被殺前,把自己十歲的兒子嵇紹托付給山濤, 再后來呢,他兒子啪啪的打他的臉,他兒子后來出仕,并且因?yàn)楸Wo(hù)晉惠帝司馬衷擋在他前面為他而死。 再比如蘇軾和王安石兩位,雖然政見不同,所在黨 派不同,相互政治攻擊,但是,也不至于說人壞話。 忠臣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到別國去,就不要說自己是無辜的了,因?yàn)槟阏f你無辜,不是說君主是昏君嗎?不然,怎么會(huì)忠臣去國呢? 從權(quán)謀思維的角度,你如果去解釋自己怎么被迫逃亡的,罵自己君主,新君主就覺得你沒度量,不是忠臣,而你不解釋,君主反而覺得你不錯(cuò),有度量,利害相權(quán),肯定不要解釋了。 至于你逃亡的原因,誰不知道呢?需要解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