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錦瑟,擊玉壺, 吳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萬株, 繁華盛麗天下無。 李商隱將離成都時,在詩中寫:“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雜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在許多人心目中,成都是宜居宜老之地。即使在戰(zhàn)事紛亂的年代,外面天翻地覆,偏處一隅的成都卻少受影響。汪曾祺說:“在我到過的城市里,成都是最安靜,最干凈的。在寬平的街上走走,使人覺得很輕松,很自由。成都人的舉止言談都透著悠閑。這種悠閑似乎脫離了時代。” 成都的魅力有哪些?我們不妨在知名作家李劼人的筆下一探究竟。 以下選自《李劼人說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部分內(nèi)容有刪改 成都是中國西南部一個古城。還在三千多年前的部落時代,已有相當(dāng)高的文化。那時部落號為蠶叢氏,國名叫蜀。蜀就是蠶蛹的古義。以氏族和國度名稱來看,可說中國蠶絲的發(fā)明便在這地方。 蠶叢氏時代的蜀國幅員相當(dāng)龐大。川西大平原是它的根據(jù)地。但那時川西大平原尚是一片沼澤地帶。由灌縣漫溢出來的岷江江水,尚無一定過流河床。所以在蠶叢氏以前的部落號為魚鳧氏,它的意義就是說明了那時代的人民還生活在水中。 蠶叢氏后為開明氏。這時的蜀國與秦國有了交通。公元前三一六年,蜀國在秦嶺南部開辟通道,可以馳行車馬。之后,秦國遂派大兵侵蜀,滅開明氏。那時統(tǒng)率大兵的是秦大夫張儀和司馬錯。 蜀滅之后,張儀和司馬錯為了統(tǒng)治和鎮(zhèn)壓土著人民,便相度地勢,在重要地點筑了三座土城,專門用來屯駐軍隊和官吏。這三座土城,一為邛城,在今邛崍縣;一為郫城,在今郫縣;一為成都城,在今成都舊城內(nèi)。 據(jù)書籍所載,成都城因土質(zhì)惡劣,筑成了又圮,圮了又筑,并因曲折不規(guī)矩頗似龜形,故在早又叫龜城。后來不知在何年代又在龜城之西筑了一座較小的城,用來居處平民和商賈,稱少城。龜城稱為大城。 成都在唐朝時已很繁榮了。連在于城羅城內(nèi)所修建的人民居住的坊,即今天所稱的街,共有一百二十坊。有東南西北中五處商業(yè)交易的市,有全國馳名的手工業(yè)如蠶綿織錦,制藥、花箋紙絹扇等。 但它極盛時代尚不在唐朝,而是在從公元九O七年到公元九六五年,五十八年的五代時期。在此時期,四川前后有兩個獨(dú)立國,都稱蜀國,前后蜀都城都在成都。 這五十八年中,成都的繁榮可謂達(dá)于頂點。所以致此的原因,第一,由于四川,尤其成都不像中原和其他城市遭到不停息的戰(zhàn)爭。第二,四川的財富不但不曾外溢,而且還以四川的特產(chǎn)、尤其是織錦之類,換人許多財富。第三,前后蜀國的兩個后主都愛好文藝逸豫,朝野之間,形成一種享樂風(fēng)氣。第四,賦稅較輕,勞役較省,人民較安定。第五,前后蜀的滅亡都沒有經(jīng)過城下之戰(zhàn)。 到孟昶時,沿四十華里的土城上種了無數(shù)的木芙蓉,甚至連舊有羅城上都種遍了,秋來開花,斕如云錦。故成都又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 中國人對于吃,幾乎看得同性命一樣重,這不但洋人不能理解,就是我們自己,亦何嘗了解得許多! 發(fā)明大半由于偷懶,由于錯誤;發(fā)現(xiàn)大半由于需要,由于好奇。我們可以想見,到荒旱饑餓時節(jié),連死人都不免變?yōu)榛钊说氖沉希螞r草根樹皮!于是見啥吃啥的結(jié)果,乃多有發(fā)現(xiàn)。 許多在今日高等華人菜單中稱為名貴食品的,其先,大都出于勞苦大眾逍不得巳而后試吃出來,例如廣東席上的蛇肉,巳是人人知道開其先河者,乃窮苦無依之乞丐也。 以下數(shù)種四川所特有的食品,雖皆尚未登大雅之堂,然已逐漸風(fēng)行。 化子雞,叫化子偷得一只活雞,既無鍋灶,如何弄得進(jìn)肚?不吃罷,又嘴饞。于是計來了,因為身邊無刀,便先將雞頭按在水里悶死,然后調(diào)和黃泥,將雞身連毛一涂,厚厚的涂成一個橢圓形的泥球,然后集合柴草,將這泥球一燒。估計差不多了,或許己經(jīng)有了香氣,便從熱灰里將泥球掏出,剝?nèi)S泥,而雞毛、雞皮也連之而去,剩下的只是瑩白的雞肉了。雞的內(nèi)臟,也連血燒做一團(tuán),挖而去之。 這在作法上言,很簡單,在理論上言,似乎頗有美味,但實際并不好吃,既有雞屎臭,又有雞毛臭。不過后來傳到吃家手上,作法就改善了,雞還是要?dú)⑺溃€是要去內(nèi)臟,去雞毛。打整干凈,將水分風(fēng)干,以川冬菜,蔥、姜、花椒,連黃酒塞入空肚內(nèi),縫嚴(yán),再用貴州皮紙打濕,密切的裹在雞身上,一層二層,而后按照叫化子的手法,在皮紙上涂以黃泥,煨以草火,俟肉香四溢,取出剝食,委實比鐵灶扒雞還為美味。 雖然也可砍成碎塊,盛在古磁盤內(nèi),端上餐桌,以供貴賓,然而總不及蹲在火堆邊,學(xué)叫化子樣,用手爪撕來吃的有趣。 牛毛肚,是牛的毛肚,并非牦牛的肚,此不可不判明。毛肚者,牛之千層肚也,黃牛之千層肚肉刺較細(xì),水牛之千層肚則肉刺森森,乍看猶毛也。四川多回教徒,故吃牛肉者眾。 自流井、犍為、貢井、樂山產(chǎn)巖鹽掘井甚深,車水熬鹽,車水之工,則賴板角水牛〈今已逐漸改用電力、機(jī)力)。天氣寒濁,水牛多病死,工重,水牛多累死,歷時久,水牛多老死。故自貢、犍、樂一帶產(chǎn)皮革,則吃水牛肉。水牛肉味酸肉粗,非佳饌,故吃之者多貧苫人。 自貢、犍、樂之水牛內(nèi)臟如何吃法,不得知,而吃水牛之毛肚火鍋,則發(fā)源于重慶對岸之江北。 最初是一般挑擔(dān)零賣販子將水牛內(nèi)臟買得,洗凈煮一煮,而后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于擔(dān)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只,盆內(nèi)翻煎倒?jié)L煮著一種又辣又麻又咸的鹵汁。 于是河邊的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和討得了幾文而欲肉食的乞丐等,便圍著擔(dān)子,受用起來。各人認(rèn)定一格鹵汁,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jīng)濟(jì),而又能增加熱量。 其后傳到成都(民國三十五年)便漸漸研制極精,而且漸漸踵事增華,反而比重慶作得更為高明。泥爐還是泥爐,銅鍋則改為沙鍋,豆母則改為陳年豆豉,格外再加甜糟。主品的水牛毛肚片之外,尚有生魚片,有帶血的鱔魚片,有生牛腦髓,有生牛脊髓,有生牛肝片,有生牛腰片,有生的略拌豆粉的牛腰肋、嫩羊肉,近年更有生鴨腸,生鴨肝,生鴨肝以及用豆粉打出的細(xì)粉條。 然亦以此而有季節(jié)性焉,必候蒜苗上市,而后圍爐大嚼,自秋徂冬,于時最宜。 吃牛肚火鍋,須具大勇,吃后,每每全身大汗,舌頭通木,難堪在此,好過亦在此。高雅而講衛(wèi)生的人,不屑吃;性情暴躁,而不耐煩劇的人,不便吃;神經(jīng)衰弱,一受激刺便會暈倒的高等華人,不可吃;而吃慣了淡味甜味,一見辣子便流汗皺眉的外省朋友,自然更不應(yīng)吃,以免受罪。 茶鋪,這倒是成都城內(nèi)的特景。全城不知道有多少,平均下來,一條街總有一家。有大有小,小的多半在鋪子上擺二十來張桌了;大的或在門道內(nèi),或在廟宇內(nèi),或在人家祠堂內(nèi),或在什么公所內(nèi),桌子總在四十張以上。 茶鋪,在成都人的生活上具有數(shù)種作用:一種是各業(yè)交易的市場。貨色并不必拿去,只買主賣主走到茶鋪里,自有當(dāng)經(jīng)紀(jì)的來同你們做買賣,說行市。這是有一定的街道,一定的茶鋪,差不多還有一定的時間。這種茶鋪的數(shù)目并不太多。 一種是集會和評理的場所。不管是固定的神會、善會,或是幾個人幾十個人要商量什么好事或歹事的臨時約會,大抵都約在一家茶鋪里,可以彰明較著地討論、商議、乃至爭執(zhí);要說秘密話,只管用內(nèi)行術(shù)語或者切口,也沒人來過問。 假使你與人有了口角是非,必要分個曲直,爭個面子,而又不喜歡打?qū)m司,或是作為打官司的初步,那你盡可邀約些人,自然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相約到茶鋪來。這理很好評,也很好解決,大家聲勢洶洶地吵一陣,由所謂中間人兩面敷衍一陣,再把勢弱的一方數(shù)說一陣,就算他的理輸了。輸了,也用不著賠禮道歉,只將兩方幾桌或十幾桌的茶錢一并開消了事。 如其兩方勢均力敵,而都不愿認(rèn)輸,則中間人便也不說話,讓你們吵,吵到不能下臺,讓你們打,打的武器,先之以茶碗,繼之以板凳,必待見了血,必待驚動了街坊怕打出人命,受拖累,而后街差啦,總爺啦,保正啦,才跑了來,才恨住吃虧的一方,先賠茶鋪損失。 這于是堂倌便忙了,架在樓上的破板凳,也趕快偷搬下來了,藏在柜房桶里的陳年破爛茶碗,也趕快偷拿出來了,如數(shù)照賠。所以差不多的茶鋪,很高興常有人來評理。 假使認(rèn)為是朋友,就必要約你去吃茶。這期間有三層好處。第一層,是可以提高嗓子,無拘無束地暢談,不管你說的是家常話,要緊話,或是罵人,或是談故事,你盡可不必顧忌旁人,旁人也斷斷不顧忌你;因此,一到茶鋪門前,便只聽見一派絕大的嗡嗡,而夾雜著堂倌高出一切的聲音在大喊:“茶來了!……開水來了!……茶錢給了!……多謝啦!“ 如其你無話可說,盡可做自己的事,無事可作,盡可抱著膝頭去聽隔座人淡論,較之無聊賴地呆坐家中,既可以消遣辰光,又可以聽新聞,廣見識,而所謂吃茶,只不過存名而已。 如此好場合,假使花錢多了,也沒有人常來,而當(dāng)日的價值:雨前毛尖每碗制錢三文,春茶雀舌每碗制錢四文,還可以搭用毛錢。并且沒有時間限制,先吃兩道,可以將茶碗移在桌子中間,向堂倌招呼一聲:“留著!'隔一二小時,你仍可去吃。 不過,茶鋪都不很干凈。不大的黑油面紅腓腳的高桌子,大都有一層垢膩,桌栓上全是抱膝人踏上去的泥污,坐的是窄而輕的高腳板凳。地上千層泥高高低低;頭上梁桁間,免不了既有灰塵,又有蛛網(wǎng)。 茶碗哩,一百個之中,或許有十個是完整的,其余都是千巴萬補(bǔ)的碎磁。而補(bǔ)碗匠的手藝也真高,他能用多種花色不同的破茶碗,并合攏來,不走圓與大的樣子,包你不漏。 總而言之,坐茶鋪,是成都人若干年來就形成了的一種生活方式。 編輯 | 黑鳳梨 圖片 | 網(wǎng)絡(luò)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xué) | 趣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