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史公曾寫下過一篇著名的《鴻門宴》,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想在宴會上除掉劉邦,鴻門宴上的驚心動魄自不必說,但最終的結(jié)果是劉邦化險為夷,而項羽的悲劇已經(jīng)注定。在隋末大亂之際,也有這么一場鴻門宴,智力上的斗爭反倒是其次的,那突然的發(fā)難令人猝不及防,雖達到了目的,但是卻也沒有一個贏家,這是李密和翟讓的悲劇,也是整個瓦崗的悲劇。 不錯,這場鴻門宴就是李密為翟讓準備的,為的是徹底的奪取瓦崗的領(lǐng)導權(quán),但因為太過慘烈太過直接,李密失去了人心,瓦崗軍內(nèi)部分裂,失敗也只是早晚的事。 翟讓在瓦崗聚眾為盜,事業(yè)進行的如火如荼,然后來了一個落魄貴族李密,硬生生將盜賊團伙發(fā)展成一個農(nóng)民起義性質(zhì)的割據(jù)勢力,翟讓眼看自己那點本事是不可能帶領(lǐng)瓦崗軍走向美好的未來的,于是在徐世績和王伯當?shù)膭裾f下讓位于李密。先不說這位讓的是不是心甘情愿,單只翟讓的性格和做派就讓李密頭疼不已。 李密靠自己的影響力和謀略讓瓦崗軍迅速擴大到數(shù)十萬的規(guī)模,這讓翟讓的心腹們?nèi)馓鄄灰?,都來攛掇翟讓重新掌權(quán)。 其中王儒信就勸翟讓做大冢宰,統(tǒng)領(lǐng)瓦崗的所有事物,以便于將來奪了李密的權(quán)力;而翟讓的親哥哥翟寬(也叫翟弘)則直接得多,直接對翟讓說: “天子汝當自為,奈何與人!汝不為者,我當為之!” 說的就和誰都能做皇帝似的。這些人的話,翟讓自然是不會放在心上的,畢竟讓位了就是讓位了,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但是李密知道后就不這么想了,再怎么說他這個一把手都是翟讓讓出來的,只要翟讓活著一天,他要是想奪權(quán),李密能怎么辦?這始終是一個隱患,即便現(xiàn)在翟讓沒有奪權(quán)的心思,難保以后沒有,難道翟讓還真的是個不喜歡權(quán)力的人嗎?顯然不是。 況且,翟讓的所作所為也實在是沒有把李密這個一把手放在眼中,已經(jīng)是越界了。翟讓這個人確實也是個英雄人物,但是缺點也很多,比如貪財、殘暴。 這里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隋朝的總管崔世樞很早就投奔了李密,翟讓卻將他囚禁在自己的私宅里,向他索要錢財,不給就動刑,求情也沒有用; 翟讓曾和元帥府的記室邢義期相約賭博,到了約定的日期,邢義期考慮再三沒有去,結(jié)果被打了八十大棍; 翟讓還威脅左長史房彥藻說:“上次你攻下汝南來得了不少財物,都給了魏公,卻沒有給我,這是什么道理?要知道魏公可是我擁立的,將來的事,還說不定會怎樣呢?!?/span>這樣的話也敢說,也是愚蠢至極了。 房彥藻聯(lián)合左司馬就對李密說: “讓貪愎不仁,有無君之心,宜早圖之。” 但是李密想的更多一些,畢竟自己的位子確實是翟讓讓出來的,現(xiàn)在就殺了他會失去人心的,只是左司馬接著說: “毒蛇螫手,壯士解腕,所全者大故也。彼先得志,悔無所及?!?/p> 你如若不早動手,讓對方搶了先就后悔都來不及了,李密又想起了前不久發(fā)生的一件事: 楊廣曾派代理江都郡丞馮慈明去往東都,結(jié)果在半路上被李密抓獲,馮慈明的名聲和才華向來是受人尊重的,李密自然也想拉攏馮慈明,想說服他和自己共建大業(yè),只是馮不理解李密一直以來的行為而且對隋朝只有死而后已的報答。 李密很生氣,把馮給關(guān)了起來,只是馮說服看守將他給放了。但合該馮倒霉,又再次被李密的手下抓獲,這次李密并沒有為難馮,隨即就把他放了。但是李密沒有預料到的是,他放了馮慈明,翟讓卻沒有搭理他的命令,馮還沒有走出營門,就被聞訊趕來的翟讓給殺了。 這件事說明,在潛意識中,翟讓依舊把自己當做一把手,至少在很多事上有處決權(quán),完全可以和李密平起平坐,這無疑是挑戰(zhàn)李密的權(quán)威。 李密想到這里,認為翟讓確實不能再留了,他只有死了,瓦崗的最高領(lǐng)導權(quán)才真正是李密的。 于是在大業(yè)十三年的一個冬日,日子選的比較好,十一月十一日,李密專門為翟讓設(shè)下了鴻門宴。 宴請的人員還是比較多的,有翟讓、翟寬、翟摩侯(翟寬子)、王儒信、裴仁基、郝孝德等,當然裴仁基和郝孝德本就是早先投奔李密而來的,自然是站在李密這一邊的。徐世績和單雄信等大將則是保護翟讓的,都站在翟讓身后。 李密一看這樣是不可能殺掉翟讓的,于是說:“今天大家是來飲酒的,不需要很多人伺候,左右服侍的人都下去吧?!?/span>李密身后站立的基本就退出去了,但是翟讓身后的人并沒有動。房彥藻又出來說話了:“今天是飲酒作樂的好日子,天氣比較寒冷,給司徒身邊的人也準備上酒菜?!?/span> 李密看著翟讓說:“全聽司徒的意思?!?/span>翟讓只好說:“好!” 然后單雄信和徐世績等都出了這屋到外面的房間去吃酒。屋中只有一個李密的帶刀侍衛(wèi)蔡建德并未出去。屋中安靜下來之后,李密告訴翟讓自己得了一個寶貝弓箭,并拿出來讓翟讓看,翟讓剛拉開弓,還沒有拉滿,就被身后的蔡建德給砍了一刀。 翟讓身負重傷,大聲呼喊,而蔡建德又接連砍死了翟寬、翟摩侯和王儒信,外間的徐世績聽到后想進來護主,結(jié)果被人砍傷了,如果不是王伯當及時制止,徐世績很可能就被砍死了,而在李密等人出來之后,單雄信直接跪下求饒,李密將其扶起來,對大家說: “與君等同起義兵,本除暴亂。司徒專行暴虐,陵辱群僚,無復上下;今所誅止其一家,諸君無預也。” 然后,李密又讓單雄信去傳達他的慰問,并親自到翟讓的軍營中安撫眾人,將翟讓的部隊分給徐世績、單雄信和王伯當統(tǒng)管,之后就是死一般的沉寂。 說實話,翟讓的死并沒有讓他的部下感到難過,但是這件事卻引起了瓦崗軍內(nèi)部的恐慌,大家見識到了李密的殘忍,居然直接就殺死了讓位給他的翟讓,這實在是讓人寒心,那么,他們這些部將,是不是在失去了作用之后,也會被李密丟棄呢? 而李密本身就是為了拉攏更多的人來瓦崗,對歸降的人給予很多的封賞,卻對老部下沒有什么表示。李密在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失去了人心。 第二年,瓦崗軍空前的統(tǒng)一,也空前的分裂,最終還是在與王世充的洛陽之戰(zhàn)中敗下陣來,即便這一戰(zhàn)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說,瓦崗內(nèi)部的分裂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李密失敗之后投奔了李淵,不過半年的時間,就被李淵逼著反了,然后為盛彥師所殺,一代梟雄魂歸西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