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高中畢業(yè)后曾先后任職于香港貿(mào)易發(fā)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于不滿小職員的單調(diào)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qū)業(yè)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后,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么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事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后來,學友再次奮發(fā)圖強,為了轉(zhuǎn)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diào)整心態(tài)從頭再來,之后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里,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jīng)被臺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主人翁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xiāng)之旅,充滿了挑戰(zhàn)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面對事業(yè)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tài)度處之。在經(jīng)歷過的日子里,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薄敖裉煳也慌旅鎸诎岛臀粗膶?,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恒,那又何懼,我并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jīng)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F(xiàn)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于他的事業(yè),他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唱到70歲!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癡心的我》時墜入情網(wǎng)。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叵肫鹉嵌稳兆樱瑢W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愛?!?/di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