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又源遠流長,在這簡單的姓氏中暗藏著無數(shù)的玄機,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一說到姓氏,我們就要回溯歷史,去遠古的中華大地上探尋,早在遠古時期,姓氏就已經是中華民族血脈的一個粘和劑。 也是劃分家族之間血緣親近的一個重要標準,姓氏是用來表示各個氏族身份的標志,最早的姓氏基本上是女字旁的,因為古代最早時期乃是母系氏族社會,而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上古8大姓氏中,7個姓氏都是女字旁的。上古八大姓氏: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祖輩能夠用姓氏來辨別這個人是什么族的后代,而對于中國文明來說,姓氏的產生就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中國,孩子的姓一般是跟著男方姓的,而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男性具有Y染色體,Y染色體能夠遺傳給后代。姓氏就是代表孩子繼承了家族男性的Y染色體,而從現(xiàn)在的調查研究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遺傳病也會在同樣姓氏的人群之中傳播,所以我們才會提倡異姓通婚,這樣能夠更好的防范家族的遺傳病。 而中國的姓氏不光和文化遺傳有關,也和生物遺傳有關,在生活中人們在交談之余,第1件事情就是要互相知道一下姓名。在發(fā)現(xiàn)對方和自己是相同姓氏的時候,還會有一些親切的感覺,言語之中也會調侃說,說不定幾百年前我們兩個是一家人。實際上一個姓氏并不一定是一個家族的,我國的大姓很多,這些姓氏的來源更多,姓氏的來源就有幾百多種,更不用說這些姓氏還有改姓之說。 作為世界文化的傳承符號,姓氏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不過除了中國,并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著如此具有內涵并且完整的姓氏傳承。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只有上層貴族才有姓的權利。普通百姓是有名無姓的,所以并沒有幾個姓氏,而在明治維新之時,天皇要求所有的百姓都要有姓氏,在幾年之間出現(xiàn)了8萬個姓氏,不過這些姓氏并沒有確實的源頭和含義。 更不用說美國的歷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沒有什么文化傳承,美國人的構成也比較復雜,憑借姓氏我們也不能夠判斷出這個人是不是美國人。而英國歷史悠久,姓氏文化比較復雜,他們的姓氏是由宗教的名稱再加上一些標志有血緣關系的詞綴來表示他是哪個族的后代,有的可能還會加上地名,環(huán)境,職業(yè),身份之類的詞匯。 |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人物一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