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郎機是15世紀后期至16世紀初期流行于歐洲的一種火炮,佛郎機炮來源于鷹炮,15世紀的鷹炮(falconetto)[意],其名源于老鷹(falcone)[意]。佛郎機,能連續(xù)開火,彈出如火蛇,又被稱為速射炮。當時是由葡萄牙人傳入中國的,明代稱葡萄牙為佛郎機,所以就將此炮命名為佛郎機炮。 佛郎機大炮是一種鐵制后裝滑膛加農(nóng)炮,整炮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開炮時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佛郎機的炮腹相當粗大,一般在炮尾設(shè)有轉(zhuǎn)向用的舵桿炮管上有準星和照門。但限于當時的技術(shù)水平,佛郎機大炮的缺點是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大,造成火藥氣體泄漏,因此不具備紅夷大炮的遠射程。 明人對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稱謂。本是近代以前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東方民族泛指歐洲人所用的名稱。印度斯坦語作Farangi﹐波斯語作 Firangi﹐均為法蘭克(Frank)一詞的誤讀。法蘭克是6世紀征服法蘭西地方的一個日耳曼族部落集團。伊斯蘭教徒同他們早有接觸﹐故後世稱歐洲人 ﹐同時也稱西方的基督教徒為佛郎機。中國人稱葡萄牙為佛郎機則是從東南亞的伊斯蘭教徒口中傳來的。 佛朗機炮射速快。以重型佛郎機大炮“無敵大將軍”為例“每炮母炮載以炮車,配子炮3門,射時子炮裝入母炮,射畢取出。再裝填第二個子炮?!备鶕?jù)實際操演,前三炮射擊總共費時不到20秒,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 佛朗機炮散熱快。由于后裝炮前后相通,空氣流通,且炮管較薄,易于散熱。散熱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續(xù)射擊的能力,也減少了火藥自燃的可能性。子炮是鐵鑄的,可以承擔一部分火藥壓力,使炮腹的壽命增長,此外子炮損壞了(多是出現(xiàn)裂縫)一個,不影響火炮的射擊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