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的高潔 作者:曹 矞 朗誦:彩 衣   
 它被世人所喜愛、所贊賞、所敬慕,固然在于它的美,我覺得更在于它高潔的品格。 它沒有山花的恣意野性,沒有桂花的濃郁芳香,更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 它美得清純高潔,美得高貴優(yōu)雅,美得超凡脫俗。它的美早已被世人所確定、所首肯、所公認(rèn)。 李白曾有詩句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商隱曾有詩句云: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楊萬里曾有詩句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蘇軾曾有詩句云: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fēng)味月為香。 周敦頤曾有文句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 
 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當(dāng)屬一年四季之季花,乃花之最愛。“四愛”之中,荷花為最。君以為然否? 每當(dāng)夏季來臨,仿佛與荷花有個約會,我總忘不了去看看那個令人心儀已久的姑娘,和她肌膚相親,心靈對語。 初夏時節(jié),當(dāng)小如銅錢的荷葉初露水面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荷塘,看那些惹人愛憐的小小碧玉一一點綴在綠水清波之間。 而后,我經(jīng)常去看望荷葉,到莖葉日益高大挺拔之時,仿佛水下有千手觀音,用無數(shù)雙手擎著一把把綠意醉人的傘,那傘葉時常滾動著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凝望良久,那偌大的荷葉又仿佛風(fēng)姿綽約舞女的羅裙,令人陶醉,心向往之。 待到荷花含苞綻放時,若選擇寂靜的月夜,置身于月光溶溶如水的清風(fēng)荷塘,你便會領(lǐng)略到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所描繪的荷塘清韻和美好景致。微風(fēng)拂過,空氣中送來絲絲縷縷的清香,仿佛遠(yuǎn)處燈紅酒綠的高樓傳來了陣陣渺茫的歌聲似的。 你瞧,田田的荷葉中間,零零星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或紅花,有的嬌艷如少女,羞澀地笑著;有的嫵媚得像成熟的少婦,裊娜地舞蹈;還有的簡直就是一粒粒明珠,熠熠生輝……恰在此時,有三三兩兩的蝴蝶、蜻蜓之類的小精靈飛來飛去,或在低空飛舞,如秋天飄零的落葉,或在葉花之上作短暫的停留。這讓你突然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麗意境,讓你享受到清風(fēng)明月荷塘那份獨有的閑情逸致。 啊,眼前朵朵荷花,那么妍麗嬌媚,那么清鮮水靈,那么冰清玉潔!宛若一個個聰慧飄逸的美女,微笑著,輕盈地,向你姍姍走來,暗送秋波,進行著一場神秘的心靈對話。此刻,你倍感受寵若驚,不自覺地拋棄一切塵世雜念,一遍又一遍地洗滌心靈,從而達到一種物我兩忘、凈化靈魂、飄飄欲仙的高妙境界。 那實在是一種令人難忘的審美享受啊! 
 宋朝哲學(xué)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中云:“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我以為,所言極是。荷花之所以大受人們的青睞,是因為它不僅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和質(zhì)樸美,而且具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美。故此,我要大聲疾呼:荷花不只是“花之君子者也”,她更是花之王國中的窈窕淑女,冰清玉潔的美麗女神! 古人將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奉為荷花生日,琢磨半日,竟不知其故。六月份這么多的日子,為何單選這一天呢?我知道絕不是說在六月二十四日它才開始開花,也許是因為這一天它綻放得格外旺盛,格外美麗迷人吧。由此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對于荷花的觀察、了解與偏愛之深了。 荷花,它不像幽谷蘭花那樣只習(xí)慣于忍耐寂寞,也不像洛陽牡丹那樣生性貪戀富貴喜歡熱鬧,而它可以三五叢或幾十株孤寂地生于房前屋后或山間溝壑那一方小小的池塘,也可以活潑地群居于都市公園泱泱百頃湖泊之中。無論人們賞識與否,都是那般舒卷自如,寵辱不驚,恪守自己高潔情操,芳香四溢。 雷雨過后的寂靜月夜,我于月光如水、清風(fēng)荷塘的朦朧氛圍之中,尋覓到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那種嫻靜淡泊的高妙意境,陶醉于荷花那份執(zhí)著的高潔情懷,使我深切地感悟到:俗與雅,富貴與高貴,雖然僅僅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人有人品,花有花品,花兒也有靈性,是有品位高低之分的。 “品位”這東西,仿佛可以化為氣、化為魂、化為神韻、化為氣質(zhì),你有時不得不感嘆它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聰明的你,細(xì)細(xì)地品味荷花吧!只有你嘆服于它卓爾不群的芳姿,淡淡迷人的清香,高潔優(yōu)雅的品性, 方知古往今來的文人畫家為何對荷花情有獨鐘的緣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