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猶如古代支撐國家運轉(zhuǎn)的大運河,奔騰不息地為全身器官輸送營養(yǎng)物質(zhì)。一旦血液過于粘稠,不容易流動,"河道"就容易"淤堵"。這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從某種意義上看,血流是否順暢,直接決定著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尤其關(guān)注血液粘稠這個話題。
下面介紹血液粘稠的危害,以及解決這一問題的3大有小措施。
血液粘稠的危害
(1)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物質(zhì),沉積在血管壁導致的結(jié)果。
黏稠的血液流動不順暢,會加速這些脂質(zhì)沉積在血管壁,大大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速度。好比湍急的水流能攜帶更多泥沙,而水流變慢的水庫容易沉沙一樣。
而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chǔ)。
(2)易形成血栓,引發(fā)心梗、腦梗等
當血液較黏稠的時候,紅細胞相互黏連、形成血栓的風險會增加。一旦它卡在某個細小的官腔,完全堵塞血流,會引發(fā)危險。
若堵塞點在冠狀動脈,就會引發(fā)心梗,若堵塞點在腦部,可引發(fā)腦梗。
(3)末端組織供血不足,出現(xiàn)病變
黏稠的血液容易在毛細血管中堵塞,使得受毛細血管供血的末端組織缺氧缺血,引起一系列癥狀。
例如皮膚暗黃、長斑、長皺紋、脫發(fā)、體表寒冷等問題。此外,還可造成視力模糊、晨起頭暈等。
血液為什么會粘稠?
血液粘稠度與血液中的脂質(zhì)、水的含量關(guān)系最密切。正常情況下,血液中有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等脂質(zhì)。一旦生活方式不健康,使這些脂質(zhì)含量超標,就會導致血液黏稠。
它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血流變慢,誘發(fā)血栓形成。一旦血流速度過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脂質(zhì),就容易被破損的血管壁掛住,變成"垃圾"。
這個過程就像河道中的泥沙,因為水流緩慢而堆積在河底,造成河床抬高最終阻塞河水。
"垃圾"堆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脂質(zhì)斑塊。一旦斑塊脫落釋放出凝血因子,血小板和不溶性纖維蛋白會凝結(jié)成塊,形成血栓。
若血栓卡在某個分支動脈上,可導致器官缺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例如引發(fā)腦中風、心肌梗塞等。
有助于改善血液粘稠的方法
(1)控制好血脂是最關(guān)鍵措施
血脂指標有一項位于黃色、紅色范疇的,就說明血脂異常,需要采取措施。其中:
有任何一項為黃色,但又沒有達到紅色指標,則優(yōu)先以飲食控制、運動控制為主;
有任何一項進入紅色,就需要相應吃藥。如LDL超標,吃他汀,TG超標,吃貝特類。
(2)保持水分攝入量很必要
體內(nèi)缺水,血液粘稠度也會增加。“一天之內(nèi),清晨血液粘度最高;一年之內(nèi),夏季血液粘度最高“就與水分缺失有關(guān)。
建議早起喝一杯水,夏天更是要水不間斷。
(3)可多吃預防血栓形成的食物
血液粘稠本身無直接損害,最可怕的危害是后續(xù)血栓形成。飲食上攝入更多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食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建議您可適量多吃有一定抑制血小板聚集成分的食物:大蒜、菠蘿、檸檬、洋蔥等。
此外,也可在醫(yī)生允許的前提下,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天),預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