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中越戰(zhàn)爭打響,越南在打敗美國,擊碎美國武力威懾之后,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掌握當時越南大權的黎筍產生了一種自傲心理,敵視并輕視中國,在中越兩國矛盾加劇之后,越南戰(zhàn)爭便爆發(fā)了。 對于越南來說,諒山是個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攻下了諒山,便一馬平川,首都河內也無險可守,因此對于越南來講,諒山之戰(zhàn)是無論如何都要勝的。而對我軍來說,拿下諒山,攻占此戰(zhàn)略要地,對越南形成俯視和威懾之勢,是必不可少的,況且此地也是通向越南的最佳途徑,拿下此地,有好處沒壞處。 既然雙方都知道此地的重要性,一場激烈的爭奪戰(zhàn)就在所難免了,黎筍更是下了戰(zhàn)書,說要在此地與我軍決一死戰(zhàn)。越南方面派出了三四倍的兵力出擊,我軍則是利用諒山的地形,像包餃子一樣圍成了一個口袋陣型,然后用重炮火力對準山上,進行了轟擊。 越軍雖然早早就占據了諒山高地,然而在此情況下也是死傷慘重,他們將兵力基本部署在高地上,卻忽略了周邊,給了我軍可乘之機。而此戰(zhàn)術,其實也是在戰(zhàn)爭中總結出來的,我軍曾因為敵人的重火力很多次攻下高地之后守不住,教訓十分慘重。 在300多門大炮近30分鐘的轟炸下,諒山的主要建筑都成了一片廢墟,越軍也使用化學武器進行還擊,但已無力回天,不過一天半的時間,諒山就在我軍的總攻下被拿下。黎筍聽聞諒山被打下后慌得想要遷都,因為諒山被攻,首都危在旦夕。然而我軍在攻下諒山一線后卻很快撤離了,而且是有組織有紀律地撤離,顯然目標只是諒山而已,不過沿途摧毀了鐵路要線等。考慮到當時美蘇的冷戰(zhàn)格局,這樣的決定無疑是冷靜而客觀的。戰(zhàn)爭帶來的愴痛是深刻的,給彼此都增加了負擔,而且戰(zhàn)爭帶來的傷痛很久都難以平復,是不值當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