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個角度看大理 我的博客已經十周年了,《我眼中的大理》共發(fā)表博文200篇,涉及到大理州的12個縣、市,今天就從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角度來看看下關。 下關與上關南北相距50多公里,亦稱龍尾關和龍首關,是拱衛(wèi)南詔、大理國的兩個關口。歷史上當?shù)厝肆晳T將下關西洱河北岸稱為“關迤”,即龍尾關古城附近;西洱河南岸稱為“關外”,即現(xiàn)在的下關市區(qū)。 下關自古就是茶馬古道通往西藏和緬甸的通衢要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經是滇藏公路的起點(現(xiàn)214國道),現(xiàn)在最繁華的建設路當年就是滇緬公路的過境通道(現(xiàn)320國道)。唐代的天寶戰(zhàn)爭就發(fā)生在下關,“關外”即古戰(zhàn)場,我的老家紫云街過去就稱為“戰(zhàn)街”?,F(xiàn)在天寶公園內還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唐天寶戰(zhàn)士?!保蠲軐④娮鳛橄玛P上村的本主,還供奉在將軍洞。因此,下關也是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部分。 1951年設為下關市,是大理自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云南省最早建市的四個城市之一(昆明、東川、下關、個舊)。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并成立大理市,下關、大理分別成為鎮(zhèn),市政府在下關。 歷經千年的滄桑演變,大理古城還保持著一些歷史風貌,下關透出的卻是一股濃濃的現(xiàn)代氣息。成為大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滇西地區(qū)的交通樞紐。
28
|
|
|
來自: 木香草堂 > 《古村鎮(zhèn) 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