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電氣石(Tourmaline) 電氣石,是一種硼硅酸鹽結(jié)晶體,并且可含有鋁、鐵、鎂、納、鋰、鉀等元素。正是由于這些化學(xué)元素,碧璽可呈現(xiàn)各式各樣的顏色。電氣石具有玻璃光澤,無解理,硬度7.0--7.5,具脆性,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 ![]() ![]() ![]() 2.硅鐵灰石(Babingtonite) 黑色至黑綠色,灰色條痕。短柱狀、板狀晶形?;静煌该鳎∑赏腹?。玻璃光澤,摩氏硬度5,具弱磁性。
3.雄黃(Realgar ) 板狀解理良好。雄黃常呈橘紅色,條痕呈淡橘紅色,與辰砂相似,用炭火加熱,會冒出有大蒜臭味的白煙。不溶于水和鹽酸,可溶于硝酸,溶液呈黃色。摩氏硬度低,為1.5-2。
4.尖晶石(Spinel) 通常呈紅色(含Cr)、綠色(含F(xiàn)e3+)、褐黑色(含F(xiàn)e3+和Fe2+),無色者少見。玻璃光澤,摩氏硬度8,無解理。
5.鋯石(Zircon) 鋯石顏色多樣,有紫紅、黃褐、淡黃、淡紅、綠、灰、無色等。金剛光澤,莫氏硬度7.5~8,比重4.4~4.8。
6.天藍(lán)石(Lazulite) 常見顏色有深藍(lán)、藍(lán)綠、紫藍(lán)、藍(lán)白、天藍(lán)。玻璃光澤。解理不清晰,少見。摩氏硬度5---6,密度3.09 。不透明的天藍(lán)石一般為集合體,沒有明顯的晶體形態(tài),顏色為藍(lán)白混雜。
7.釩鉛礦(Vanadinite) 各種紅色、黃色乃至無色、白色,條痕白色黃色,透明至不透明,金剛光澤,斷口松脂光澤,斷口貝殼狀,性脆,摩氏硬2.5-3
8.藍(lán)錐礦 (Benitoite) 藍(lán)色、無色或黃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白色條痕。摩氏硬度6---6.5,解理無,斷口參差狀,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熒光。
9.鋰輝石(Spodumene) 單斜晶系,晶體常呈柱狀,粒狀或板狀。顏色呈灰白、灰綠、紫色或黃色等,硬度6.5-7
10.鎳華(Annabergite) 柱狀晶體,或沿呈板狀,集合體常呈皮殼狀、土狀或粉末狀。硬度1.5--2.5,比重3.05,解理完全,參差狀斷口,顏色有白色、灰色、淡綠色或黃綠色,條痕淡綠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澤。
11.赤銅礦 通常為致密粒狀或土狀集合體,有時呈針狀或毛發(fā)狀。單晶體為等軸粒狀,主要單形有八面體或立方體與菱形十二面體的聚形,但后者少見。
12.金綠寶石(chrysoberyl) 顏色為棕黃、綠黃、黃綠、黃褐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硬度8.5,密度3.71~3.75。貝殼狀斷口。韌性極好。大多數(shù)金綠寶石貓眼產(chǎn)自斯里蘭卡和巴西。
13.臭蔥石(Scorodite) 臭蔥石是磷鋁石族礦物中的一種,它為含水的砷酸鐵,是砷酸鹽礦物。臭蔥石具有多種顏色,從綠到灰或褐色,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
14.菱鋅礦(Smithsonite) 菱鋅礦顏色有白、灰、黃、藍(lán)、綠、粉紅及褐色等多種,條痕則為白色。硬度5,密度4.1~4.5,味微澀。
15.菱錳礦(Rhodochrosite) 菱錳礦也是碳酸鹽礦物,它常含有鐵、鈣、鋅等元素,常呈淡玫瑰紅色,氧化表面呈褐黑色。玻璃光澤。具完全的菱面體解理。莫氏硬度3.5~4.5。
16.綠柱石(Beryl) 綠柱石又稱為“綠寶石”,是鈹---鋁硅酸鹽礦物。多為淺綠色,成分中富含銫時,呈粉紅色,稱為玫瑰綠柱石;含鉻時,呈鮮艷的翠綠色,稱為祖母綠;含二價鐵時,呈淡藍(lán)色,稱為海藍(lán)寶石;含三價鐵時,呈黃色,稱為金綠柱石。玻璃光澤,解理不完全,摩氏硬度7.5-8。
17.雌黃(Orpiment) 檸懞黃色,有時淺褐色。金剛光澤至油脂光澤,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澤。暴露空氣中色澤易變暗,硬度1—2。
18.辰砂(Cinnabar) 辰砂晶體主要是菱面體和厚板形,少數(shù)為短柱形,貫穿雙晶常見。礦物和條痕都呈朱紅色。紅色及紅色條痕,比重大,達(dá)8.0,摩氏硬度為2--2.5,金剛光澤。
19.金紅石(Rutile) 金紅石是就是較純的二氧化鈦,通常呈紅棕色、紅色、黃色或黑色,條痕淺褐色,金剛光澤到半金屬光澤,柱面解理清楚。摩氏硬度6.5,半金屬光澤,金紅石可產(chǎn)于片麻巖、偉晶巖、榴輝(閃)巖體和砂礦中。
20.天河石(Amazonite) 它屬于長石礦物中的一種,顏色一般與正長石相同,但有綠色的變種,叫做天河石,色調(diào)不均。玻璃光澤,解理面微具珍珠光澤,硬度6。
21.黝簾石(Zoisite) 黝簾石硬度6--6.5。具有玻璃光澤,透明或半透明,顏色有無色、白色、灰色、綠色、黃棕色、黃色、藍(lán)色、粉紅色等;黝簾石具有多個變種,僅有帶藍(lán)紫色的黝簾石變種-----稱之為坦桑石
22.榍石(Titanite) 榍石是屬單斜晶系的島狀結(jié)構(gòu)硅酸鹽礦物。常含釔和鈰。蜜黃、褐、綠、黑、玫瑰等顏色。其成分中經(jīng)常有類質(zhì)同象混入物而形成變種,如(Y,Ge)2O3含量達(dá)12%的稱釔榍石,MnO含量達(dá)3%的稱紅榍石。金剛光澤。莫氏硬度5。常形成砂礦。
23.砷鉛礦 硬度3.5,斷口不平坦到次貝殼狀。顏色有綠、黃、黃褐、灰、白色等。條痕白色帶黃。透明。樹脂到金剛光澤。
24.銀銅氯鉛礦(Boleite) 深藍(lán)色至靛青,光下呈藍(lán)綠色。玻璃光澤、珍珠光澤,半透明,條痕藍(lán)和綠色,硬度3-3.5。
25.冰長石(Adularia) 莫氏硬度:6--6.5,斷口參差到平坦。通常是無色至白色,也可呈淺黃、橙至淡褐、藍(lán)灰或綠色,條痕無色,透明或半透明,性脆
26.紫水晶(Amethyst) 紫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硬度7 ,比重2.65,折射率1.54-1.55,具二向色性。從不同角度觀賞,可顯示出藍(lán)或紅的紫色調(diào),天然產(chǎn)出的紫水晶因含鐵、錳等礦物質(zhì)而形成漂亮的紫色,主要顏色有淡紫色、紫紅、深紅、大紅、深紫、藍(lán)紫等顏色,以深紫紅和大紅為最佳,過于淡的紫色則較為平常。
27.閃光拉長石(Labradorite) 顏色有白色、灰色、褐色、淡綠色等。常有美麗的淡黃色、藍(lán)色、綠色、紅色等變色,條痕白色,硬度6--6.5,斷口參差狀,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
28.天青石(Celestite) 天青石屬于正交(斜方)晶系的硫酸鹽礦物。其顏色有藍(lán)、綠、黃綠、橙色、淺藍(lán)灰色等,有時也為無色透明。
29.藍(lán)柱石(Euclase) 多為長柱狀晶體。無色,帶白色色調(diào),淺綠,淺藍(lán)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5,多色性強,紫外熒光性。
30.硅鈹石(Phenakite) 硅鈹石又分為似晶石和羥硅鈹石,前者為硅酸鹽礦物,后者含羥基,短柱狀或粒狀,無色、黃色、淺紅色、褐色,具有玻璃光澤。它的折射率很高,因而非常亮,有時會被人誤以為是金剛石。
31.透輝石(Diopside) 透輝石是輝石中常見的一種,屬單斜晶系,它屬于硅酸鹽礦物,是鈣和鎂的硅酸鹽。顏色有無色、灰色、淡綠、深綠、褐色和黑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澤,硬度5.5-6.5,斷口不整齊。品種有:①鉻透輝石:為鮮艷的綠色,顏色由鉻所致②星光透輝石:黑色,為四射不對稱星光;c青透輝:晶體細(xì)小,顏色為深紫色、藍(lán)色,極少見。
32.薔薇輝石(Rhodonite) 薔薇輝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產(chǎn)于各種錳礦石中。淺粉紅至玫瑰紅色,是由Mn2+引起的。表面氧化后,?,F(xiàn)黑色的錳的氧化物、氫氧化物薄膜。條痕灰色或黃色,玻璃光澤,透明,三組解理完全或中等,斷口不平坦,硬度5.5-6.5。
33.藍(lán)鐵礦(Vivianite) 藍(lán)鐵礦是一種含水的鐵磷酸鹽類礦物。顏色為淺藍(lán)色或淺綠色,強氧化后呈深藍(lán)色、暗綠色或藍(lán)黑色。條痕是白色或藍(lán)綠色,具玻璃光澤,硬度1.5-2.0,參差狀斷口。
34.孔雀石(Malachite) 呈綠色,玻璃光澤,半透明,摩氏硬度3.5-4。遇鹽酸起泡。產(chǎn)于銅礦床氧化帶中,是含銅硫化物氧化的次生產(chǎn)物,常與藍(lán)銅礦、赤銅礦、褐鐵礦等共生,可用作尋找原生銅礦的標(biāo)志。
35.黃玉(Topaz) 無色或黃、藍(lán)、紅等色,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一組與柱面垂直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產(chǎn)于花崗偉晶巖、酸性火山巖的晶洞、云英巖和高溫?zé)嵋烘u錫石英脈中。
36.銀星石(Wavellite) 顏色有綠白、黃綠、暗藍(lán)、黃、暗黑、粉紅等,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油脂光澤,解理面珍珠光澤,硬度3.5一4,斷口參差狀或貝殼狀,易碎。由含磷的水溶液作用于含鋁較富的礦物而成,多產(chǎn)于巖石的表面或裂隙內(nèi)。熱液礦脈晚期亦可形成,但少見。
37.祖母綠(Emerald) 祖母綠是一種含鈹鋁的硅酸鹽,屬于綠柱石家族中最“高貴”的一員。集合體呈粒狀、塊狀等。翠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雙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顯。非均質(zhì)體,硬度7.5,解理不完全,貝殼狀斷口,具脆性。
38.赤鉛礦(Crocoite) 是次生礦物,與磷酸氯鉛礦、白鉛礦、鉬鉛礦、釩鉛礦等共生。鮮艷的桔紅色,桔黃色條痕。金剛光澤,半透明。平行柱面解理中等。貝殼狀至參差狀斷口。硬度2.5-3,性脆。
39.綠銅礦(Dioptase) 產(chǎn)于銅礦床氧化帶與孔雀石和方解石共生,顏色翠綠、深淺藍(lán)綠。條痕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貝殼狀到參差狀斷口,三組完全解理,硬度5。
40.石榴石(Garnet) 有鎂鋁榴石、鐵鋁榴石、錳鋁榴石、鈣鋁榴石、鈣鐵榴石、鈣鉻榴石、水鈣鋁榴石。屬等軸晶系,集合體為粒狀或塊狀。呈現(xiàn)多種顏色,有紅、紫紅、暗紅、橙、黃、綠、褐、黑等色。晶面顯玻璃光澤、金剛光澤,斷口顯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均質(zhì)體,不具多色性,沒有雙折射現(xiàn)象。折光率1.74---1.88,硬度6.5---7.5。
41.光鹵石(Carnallite) 純凈者無色至白色,含氧化鐵而呈淡紅色或褐色,透明至不透明。在空氣中極易潮解,易溶于水。味咸,性脆,無解理,具強熒光性,摩氏硬度2~3。具苦味和咸味,并有潮解性。易溶化,火焰紫羅蘭色,表明含鉀。
42.十字石(Staurolite) 十字石是富鐵、鋁質(zhì)的泥質(zhì)巖石經(jīng)區(qū)域變質(zhì)作用的產(chǎn)物,呈短柱狀,十字形貫穿雙晶常見。棕紅、紅褐、淡黃褐或黑色,條痕灰色,玻璃光澤,不透明,斷口次貝殼狀,硬度7.5。
43.水膽礬(Brochantite) 水膽礬是一種次生礦物,常生于銅礦床上部的氧化帶中。顏色為翠綠色、黑綠色甚至為全黑,灰綠色條痕,具有玻璃至珍珠光澤,硬度3.5~4。
43.菱鍶礦(Strontianite) 通常為白色,有時因含雜質(zhì),而成灰、黃、白、淺綠或褐色等,條痕白色,完全菱面體解理,玻璃光澤,斷面呈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3.5,性脆。
44.巖鹽(Halite) 純凈的石鹽無色透明,含雜質(zhì)時呈淺灰、黃、紅、黑等色,玻璃光澤。三組立方體解理完全,摩氏硬度2.5,性脆,易溶于水,味咸。
45.光彩石(Augelite) 晶體呈棱柱狀、厚板狀。無色、黃色、黃綠色、白色、淺藍(lán)色,條痕白色,硬度4.5---5,透明至半透明,珍珠至玻璃光澤。
46.滑石(Talc) 白色灰白色,常因含F(xiàn)e、Mn、Ni等雜質(zhì)而被染成各種顏色。莫氏硬度1。底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澤。具滑膩感。
47.硅孔雀石(Chrysocolla) 產(chǎn)于銅礦床的氧化帶里,常見綠色、淺藍(lán)綠色,含雜質(zhì)時可變成褐色、黑色。條痕淺綠色。蠟狀光澤,具陶瓷狀外觀,玻璃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2-4,有時可達(dá)6。
48.鈷華(Erythrite) 形成于鈷礦脈的氧化帶,粉紅至鮮紅色,有明珠灰色,條痕淡紅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澤,硬度1.5-2.5。
49.藍(lán)寶石(Sapphire) 主要產(chǎn)于堿性巖巖漿礦床或堿性偉晶巖脈晶洞中,顏色有靛藍(lán)色、藍(lán)色、淺藍(lán)色、綠色、灰藍(lán)色、黃色、無色等。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非均質(zhì)體。有時具有特殊的光學(xué)效應(yīng)-星光效應(yīng)。硬度為9,無解理,裂理發(fā)育。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產(chǎn)生美麗的六射星光,被稱為“星光藍(lán)寶石”。
50.紅寶石(Ruby) 晶體常呈柱狀、桶狀、腰鼓狀,還有粒狀、塊狀。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二色性明顯,非均質(zhì)體。硬度為9,無解理,裂理發(fā)育。
51.磷灰石(Apatite) 常呈短柱、短柱狀、厚板狀或板狀晶形。集合體呈粒狀、致密塊狀。無雜質(zhì)者為無色透明,但常呈淺綠、黃綠、褐紅、淺紫色。沉積成因的磷灰石因含有機質(zhì)被染成深灰至黑色。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解理及不完全,性脆,斷口不平坦,硬度5。
52.鉆石(Diamond) 純凈的鉆石無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xiàn)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zhì)體。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fù)簟?/p>
53.銅鈾云母(Torbernite) 顏色鮮艷,翠綠色。條痕較淺,淡綠色。透明。玻璃光澤,解理面珍珠光澤。參差狀斷口。摩氏硬度2-2.5,解理完全。性脆,具放射性。紫外光下發(fā)黃綠色熒光。
54.冰晶石(Cryolite) 無色、白色,有時呈淺灰、淺棕、淺紅或磚紅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無解理,性脆,斷口參差狀,硬度2-3。極易熔化,火焰黃色,表明含鈉,熔化后形成的透明小球因溫度下降變得不透明。濃硫酸中完全分解。
55.鋰云母(Lepidolite) 玫瑰色、淺紫色,有時為白色,含Mn呈桃紅色。透明。玻璃光澤,解理面珍珠光澤。解理完全,薄片具彈性,硬度2-3。與白云母相似,區(qū)別在于鋰云母折射率略低。薄片中呈淺粉色時,可據(jù)多色性區(qū)別。
56.白鉛礦(Cerussite) 白鉛礦,可以從比重很大,白色或淺黃褐色等。白色條痕。玻璃至金剛光澤,硬度3-3.5,有一組較明顯的柱狀解理,貝殼狀斷口。
57.瑪瑙(Agate) 屬隱晶質(zhì),集合體常為鐘乳狀、腎狀、結(jié)核狀、致密塊狀。一般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至7,折光率1.535至1.539。脂肪或臘狀光澤,半透明,貝殼狀斷口。
58.青金石(Lazuli) 青金石顏色為深藍(lán)色、紫藍(lán)色、天藍(lán)色、綠藍(lán)色等。如果含較多的方解石時呈條紋狀白色,含黃鐵礦時就在藍(lán)底上呈顯黃色星點,玻璃光澤和蠟狀光澤,條痕淺藍(lán)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5-6,解理不發(fā)育,斷口參差狀。
59.薔薇石英(Rose Quartz) 薔薇石英又可稱之為紅水晶、玫瑰水晶、芙蓉石。呈薔薇紅色、玫瑰紅色、粉紅色,透明至半透明,貝殼狀斷口,斷面具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硬度7。
60.透閃石(Tremolite) 晶體常呈細(xì)柱狀、纖維狀,集合體常呈柱狀或放射狀。無色、白色至淺灰色。條痕無色,透明,玻璃光澤,纖維狀者呈絲絹光澤,斷口次貝殼狀,硬度5-6。
61.板鈦礦(Brookite) 顏色常不均勻有淡黃、淡紅、淡紅褐、鐵黑色等。條痕無色至淡黃、淡黃灰、淡灰、淡褐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透明(薄片),黑色變體幾乎不透明,斷口參差狀,硬度5.5-6,性脆。
62.琥珀(Amber) 琥珀為有機物,加熱到150℃即軟化,250℃---300℃熔融,散發(fā)出芳香的松香氣味,琥珀溶于酒精。顏色多呈黃色、橙黃色、棕色、褐黃色或暗紅色,淺綠色和黃色、淡紫色的品種極為罕見。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9-1.545,無多色性。硬度2-3,性脆,無解理,具貝殼狀斷口。
63.鉛礬(Anglesite) 晶體呈板狀、短柱狀或錐狀;集合體成粒狀、致密塊狀、結(jié)核狀、鐘乳狀等。無色至白色,常因包含未氧化的方鉛礦而呈暗灰色。條痕黃色,金剛光澤,解理中等,斷口貝殼狀,硬度2.5-3。
64.綠銅鋅礦(Aurichalcite) 晶體為針狀或細(xì)長的板條狀。顏色為暗綠色、帶綠的藍(lán)色及天藍(lán)色。條痕淡綠色,透明。絲絹光澤至珍珠光澤,斷口參差狀,硬度1-2。
65.硅鈣硼石(Datolite) 顏色多樣,白色、無色、紅色、棕色、綠色等。條痕白色,玻璃至油脂光澤。透明至不透明,硬度5 - 5.,無解理,參差狀斷口。
66.磷鋁石(Variscite) 顏色白色到灰色、粉紅色、淺綠色、淺黃色。條痕白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4-5。
67.冰洲石(Iceland Spar) 主要呈柱狀、板狀。淺黃色至黃色,條痕無色。透明,玻璃光澤,參差狀貝殼狀斷口,解理完全,硬度3。
68.氟磷灰石(Fluorapatite) 無雜質(zhì)者為無色透明,但常呈淺綠、黃綠、褐紅、淺紫色。沉積成因的磷灰石因含有機質(zhì)被染成深灰至黑色。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性脆,斷口不平坦,硬度5。
69.黑電氣石(Schorl) 富含鐵的電氣石呈黑色,條痕無色,具有玻璃光澤,無解理,硬度7.0-7.5。具脆性,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
70.鐵鋁榴石(Almandine) 顏色有褐色,深紅色至黑色。條痕同顏色,不透明,玻璃光澤,無解理,硬度7-7.5。
71.海藍(lán)寶石(Aquamarine) 常見的晶體形態(tài)為六方柱,其次為六方雙錐,集合體多呈柱狀產(chǎn)出。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貝殼狀斷口,淡藍(lán)色,一組不完全解理,硬度7.5。
72.魚眼石(Apophyllite) 常見顏色有無色、黃色、綠色、紫色和粉紅色等。條痕白色,玻璃光澤至珍珠光澤。一組完全解理,硬度4-5。
73.菱沸石(Chabazite) 顏色有無色、白色、黃色和紅色等。條痕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澤。解理不佳、差差狀斷口、硬度4-5。
74.磷葉石(Phosphophyllite) 顏色從無色到綠色、藍(lán)色。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參差狀斷口、硬度3-4。
75.硅鈹鋁鈉石(Tugtupite) 玫瑰紅、粉紅或淡藍(lán)、淡綠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參差狀斷口、性脆、硬度6.5。
76.硬硼酸鈣石(Colemanite) 顏色有灰色、灰色白、黃白、白。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斷口不平坦、硬度4.5。
77.水硅釩鈣石(Cavansite ) 顏色為藍(lán)色,有時呈綠色。條痕藍(lán)色、玻璃光澤、半透明。貝殼狀斷口、一個方向的完全解理、硬度3-4。
78.輝沸石(Stilbite) 顏色有白色、灰色、淺黃色、粉紅色、橙色、棕色等。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一組發(fā)育良好的解理、硬度3.5-4。
79.磷鋁鈉石(Brazilianite) 黃綠色至綠黃色,偶見無色。玻璃光澤、透明。一組中等解理、貝殼狀斷口、硬度5-6。
80.鈣鐵榴石(Andradite) 顏色有黃色、綠色、褐色和黑色。條痕白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具脆性、硬度6.5-7.5。
81.鈣鋁榴石(Grossularite) 顏色為無色、黃、橙、綠色、紅色、灰色和黑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貝殼狀斷口、硬度為6.5-7。
82.玫瑰砷酸鈣石(Roselite) 顏色有暗紅的玫瑰色,粉紅色。條痕淺紅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硬度3.5。
83.基性砷鋅礦(Legrandite) 顏色為黃色、橙黃色。條痕白色。半透明、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4-5。
84.菱鈷礦(Sphaerocobaltite) 顏色紅色、粉紅色。條痕淡粉紅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斷口參差不齊、硬度3-4。
85.藍(lán)磷鋁鐵礦(Vauxite) 顏色天藍(lán)色、深藍(lán)色。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脆性、硬度3.5。
86.磷鋅礦(Hopeite) 顏色有黃褐色、無色、白色、綠色及藍(lán)色。條痕棕紅色、白色、棕紅色。玻璃光澤、透明、硬度3。
87.重晶石(Baryte) 顏色在質(zhì)純時無色透明,含雜質(zhì)時被染成各種顏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為3-3.5。
88.云母銅礦(Chalcophyllite) 顏色有翡翠綠、藍(lán)綠、草綠。條痕淡綠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硬度2。
89.錳鋁榴石(Spessartine) 顏色桔黃色到紅色。條痕無色。玻璃至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貝殼狀斷口、硬度6.5—7.5。
90.碳硅堿鈣石(Carletonite) 顏色有無色、淡藍(lán)色、深藍(lán)色、粉紅色等。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4-4.5。
91.鎂橄欖石(Forsterite) 顏色有橄欖綠色、黃綠色、深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中等、貝殼狀斷口、性脆、硬度6-7。
92.紅硅鈣錳石(Inesite) 顏色為玫瑰紅色、橙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斷口參差狀、硬度6.0。
93.水晶(Rock Crystal) 純凈的石英無色透明,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上具油脂光澤,無解理,摩氏硬度7。
94.螢石(Fluorite) 有黃、淡紫、玫瑰、綠黑等各種顏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八面體解理完全。摩氏硬度4。
95.重晶石(Baryte) 顏色在質(zhì)純時無色透明,含雜質(zhì)時被染成各種顏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為3-3.5。
96.水砷鋁銅礦(Liroconite) 顏色為藍(lán)色至藍(lán)綠色。條痕淺藍(lán)色。晶體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2-2.5。
97.磷氯鉛礦(Pyromorphite) 常呈黃綠色,有時呈褐色或桔黃色。條痕白色、樹脂光澤。硬度3.5-4。
98.方解石(Calcite) 通常為無色、乳白色,含雜質(zhì)則染成各種顏色,有時具暈色,其中無色透明的晶體稱冰洲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3,三組完全菱面體解理,故名方解石,性脆。
99.葡萄石(Prehnite) 葡萄石 的顏色從淺綠到灰色之間,還有白、黃、紅等色調(diào)的,但常見的為綠色,黃色極為稀有和珍貴。透明和半透明都有。 它們的形狀有板狀、片狀、葡萄狀、腎狀、放射狀或塊狀集合體等。
100.煙晶(Smoky Quartz) 煙晶又稱茶晶,特指顏色為煙熏色或茶湯色的水晶。硬度7。
101、黃鐵礦(Pyrite) 黃鐵礦是鐵的二硫化物。黃鐵礦因其淺黃銅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rèn)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黃鐵礦成分中通常含鈷、鎳和硒,具有NaCl型晶體結(jié)構(gòu)。淺黃銅黃色,表面常具黃褐色錆色。條痕綠黑或褐黑。具有強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斷口參差狀,硬度6~6.5。
102、黃銅礦(Chalcopyrite) 黃銅礦是 一種銅鐵硫化物礦物。常含微量的金、銀等。晶體相對少見,為四面體狀,黃銅礦多呈不規(guī)則粒狀及致密塊狀集合體,也有腎狀、葡萄狀集合體,有時呈脈狀。銅黃色,常有暗黃或斑狀錆色。綠黑色條痕。金屬光澤,不透明、具導(dǎo)電性,硬度3~4,性脆。
103、角閃石(Amphibole) 角閃石是角閃石族礦物的總稱,角閃石屬閃石族中一員。主要的有透閃石、陽起石、普通角閃石和鈉閃石、藍(lán)閃石等。晶體呈長柱狀,集合體呈粒狀、纖維狀、放射狀等。一般為深色,從綠色、棕色、褐色到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 6 。
104、石棉(Asbestos) 石棉是天然的纖維狀的硅酸鹽類礦物質(zhì)的總稱,共計6種礦物(蛇紋石石棉、角閃石石棉、陽起石石棉、直閃石石棉、鐵石棉、透閃石石棉),一般所稱的石棉,多指蛇紋石類石棉。石棉呈纖維狀,綠黃色或白色,分裂成絮時呈白色,絲絹光澤,纖維富有彈性。
105、鏡鐵礦(Hematite) 鏡鐵礦形成于各種地質(zhì)作用之中,但以熱液作用,沉積作用和沉積變質(zhì)作用為主。條痕為櫻紅色,性脆,無解理,具磁性,顏色紅棕色,不透明,金屬光澤至半金屬光澤或土狀光澤;細(xì)薄片或晶體碎片邊緣透光,硬度:5.5-6。
106、方鉛礦(Galena) 方鉛礦是提煉鉛的重要礦石礦物,是分布最廣的鉛礦物。呈鉛灰色﹐強金屬光澤﹐摩斯硬度2.5﹐比重達(dá)7.5﹐具完全的立方體解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