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山大佛。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高71米。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歷時約九十年。開鑿時,大佛曾有樓閣覆蓋,也曾稱“閣”,而今,梁柱和屋檐已不見蹤影,而雄偉的大佛依然屹立著。

2012年夏天的一個中午,頂著瓢潑大雨來到了樂山。

迎面而來的是一個佛字。

擦著山邊小道往上,“回頭是岸”。

透過山間密林,看江對岸的樂山市。

色彩斑斕。

雨下大了,有工作人員提醒快速走過這一段,因為上面有石頭掉下來。

樂山大佛山門殿。

千年名剎。彌勒道場。先于大佛建造。

特殊的油燈。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大佛頂上的頭發(fā),共有螺髻1021個。其實發(fā)髻不是整體鑿出的,而是以石塊一個個嵌進(jìn)去的。

據(jù)說大佛的鼻梁也是木頭做的。

大佛的腳和游船比較一下。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據(jù)說腳背上可坐百人。

佛高71米。
大佛的耳朵也是木頭做的。

初建時有個木制的大佛閣。大佛左右?guī)r壁上可見柱礎(chǔ)和樁洞。

岷江和大渡河交界處,江河水洶涌澎湃,一瀉千里。

碑林。

云開天地色,日照山河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