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的工匠精神 來自國輝文化藝術傳媒 00:00 07:37 歐洲的工匠精神 作者 沈伯文 朗誦 果子 中國文人喜歡用“書有一卷傳,亦抵公卿貴”作為勵志語,啟迪人們啃書本做學問,著書立說。從而使得泱泱華夏五千年輝煌文明躍然紙上,歷代著書立傳之人不乏。而歐洲人則信奉“個個工匠一如貴族”。帶著這樣的比照和探究,我踏上了歐洲的土地。歐亞遠隔重洋,膚色、信仰具有本質(zhì)差異,但各自對“公卿”、“貴族”還是認可的。不排斥公卿貴族似乎是一種理想王國。
歐洲高速公路上穿行的大巴不多,但轎車和貨車較多,運貨的卡車無一例外都是箱式,未見一星半點雜物掉落在高速行車道上,干凈的箱式貨車上都印著花花綠綠的招貼,行駛在高速路上,如同流動的畫卷。藍天白云下,漆黑的柏油路面,路旁是綠茵茵的草坪山丘。極目遠眺,一派風光無限,乍看都覺得舒坦,天地吻合,匠心而縝密。很多卡車后拖掛著一節(jié),使效益增倍。運輸車輛干凈而整潔,鮮見油污塵土的臟車。我仔細觀察了那些卡車司機大多兩鬢染白,上歲數(shù)不假,但衣著鮮亮,戴著腕表,格調(diào)豐滿,干練而自信。看表象便知,他們十分在意手中的方向盤,有如貴族的自豪感。我們在高速公路上橫跨七國,來回穿越阿爾卑斯山脈,行程近萬公里,未見一起交通事故??梢姎W洲司機的敬業(yè)與工匠素養(yǎng)。 一個民族倡導什么,久而久之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順勢而下,把價值觀滲透進這個民族的每個角度和各行各業(yè),從而形成這個民族的氣質(zhì)。工匠氣質(zhì)已然滲透進歐洲人的毛孔之中,專注、耐心、極至做好一件事,便是貴族。一個螺釘,一件皮具,一瓶香水,是爺爺?shù)臓敔斒职咽謧鞒邢聛淼?。還將傳承下去。亦如艾菲爾鐵塔1889年建成以來,312米高的龐然大物至今紋絲不動??繑?shù)千萬根木樁扎進爛泥巴灘里建成的威尼斯水城自公元452年始建至今依然風情不減,巴黎的羅浮宮、圣母院、凡爾賽宮匆匆一瞥,就使人受到一次次震撼,巧奪天工、價值連城、奢華大氣,歷經(jīng)塵世蒼桑,依然光彩照人,我的內(nèi)心發(fā)出驚嘆,工匠即專注,專注才是值得人們永久的追逐。再回望馳名世界的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羅丹的《思想者》;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羅浮宮真切看到這些,再坐上游船到塞納河上,欣賞巴黎風光,你看到著名的16處景點包含各類大學,圖書館、博物館,你就對巴黎藝術之都的稱謂有了更深的體悟。立體地感受到西方文明與輝煌。巴黎市容200年前就是如此,至今依然煥發(fā)迷人的光彩,想來當初是何等的驚人,這里能走出一批藝術大師、文學巨匠則是順理成章的。 巴黎當是一座值得銘記的城市。 作者 沈伯文 江蘇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書話、書評、散文等,作品約120萬字。文章常被《新華文搞》等報刊雜志轉(zhuǎn)發(fā)。 朗誦 果子 朗誦愛好者。 來源:足跡私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