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時酒量還行的他,那天只喝了一瓶啤酒,卻顯現(xiàn)出了醉意。酒桌上的幾個人見狀,帶他去了浴室,并提議打牌賭博,迷糊中他答應了,結(jié)果一晚上輸了近100萬元,還莫名其妙簽了一張57萬的欠條。第二天回單位后,越想越不對勁的他報了警。警方對其進行尿樣檢測,測出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陽性反應,民警初步判定這是一起利用迷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目前已有4名嫌疑人落網(wǎng),另有一名嫌疑人仍在抓捕中。對此,警方提醒拒絕賭博的同時藥警惕陌生人邀約,遇到類似情況及時報警。 男子受邀吃宵夜 一杯酒后顯醉意 1月29日中午,湖州小伙子小戴來到吳興區(qū)公安分局愛山派出所,他語無倫次,卻又支支吾吾,民警耐心詢問了半天,他才把自己覺得可能被人“下藥”的事情告訴民警。 1月28日晚,在烏鎮(zhèn)某旅游公司上班的小戴,接到朋友湯某的電話,邀請其過年前到湖州去玩玩。一開始小戴是拒絕的,經(jīng)不起好友再三相邀便答應了。于是,湯某驅(qū)車到烏鎮(zhèn)接上小戴后來到湖州。 小戴和湯某來到湖州某浴室,由于客人太多,他們便在浴室的大廳內(nèi)等候,正在那時,小戴和湯某恰巧碰到了他們都認識的鄭某和吳某,鄭某還帶了另外兩個朋友“商總”和“小偉”,一番寒暄后,鄭某提議先去吃宵夜,于是,一行人來到市區(qū)某火鍋店,酒菜上桌便開始了宴席。 小戴事后回憶,他當時根本就不會想到,那竟然是一場“鴻門宴”。 吃菜、喝酒、聊天,席間,湯某突然喊小戴去添加火鍋調(diào)料,小戴也沒多想,可再回飯桌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喝的啤酒跟剛才的味道明顯不一樣,雖然只喝了一瓶啤酒,卻顯現(xiàn)出了醉意,不僅臉很紅,走路有點晃,而且還特別愛說話,人很興奮,似乎有點不能控制自己。 “商總”見狀,便對小戴說去洗個澡,喝點茶醒醒酒。此時已經(jīng)迷糊的小戴便跟著他們來到一家浴室,洗完后便在浴室的包廂內(nèi)打牌賭博。 賭局上頻頻失手,稀里糊涂簽下57萬借條 據(jù)小戴回憶,當時他跟湯某是聯(lián)合“拼莊”的,自己根本就記不住牌,記賬也是邊上的人操作的,自己稀里糊涂的一直玩到第二天凌晨2點,小戴和湯某兩個人輸了114萬元,兩個人都拿不出這么多錢,小戴和湯某各自寫了三張分別為12萬、15萬和30萬的借條,總計57萬,隨后,小戴又支付了2600元給“商總”,這場牌局才結(jié)束。隨后,湯某把小戴送回了烏鎮(zhèn)。 第二天一早,鄭某就來到了小戴的單位,說自己是他和湯某的擔保人,自己的轎車都被“商總”的等人開走了,叫小戴趕緊去湊錢,甚至提出了可以貸款、賣車來償還債務,越想事情越蹊蹺的小戴隨即來到愛山派出所報警。 尿樣檢測發(fā)現(xiàn)冰毒牽出詐騙案,4嫌疑人落網(wǎng) 民警根據(jù)小戴的講述和異常反應,對其進行尿樣檢測出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陽性反應,這著實讓小戴大吃一驚,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跟毒品粘上關(guān)系。 民警初步判定這是一起利用迷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愛山所迅速向分管局領(lǐng)導匯報有關(guān)情況,吳興分局抽調(diào)精干力量,全力以赴偵破此案。 經(jīng)縝密偵查,警方很快鎖定了嫌疑人的身份。 1月31日,愛山派出所聯(lián)合分局刑大分別在桐鄉(xiāng)某租房和賓館內(nèi)抓獲湯某、鄭某、吳某、商某。據(jù)嫌疑人商某交代,他們一伙人無正當職業(yè),長期混跡在桐鄉(xiāng),平時打臺球時結(jié)交的,臨近年關(guān),就想著弄點錢來花花,于是合計著物色對象,經(jīng)過一番商議后將湯某的朋友戴某作為目標。 受害人原是被下“賭博粉” 警方提醒警惕陌生人邀約 據(jù)商某稱,由湯某將戴某邀約至湖州后,在浴室大廳內(nèi)假裝偶遇后一同去吃宵夜,在宵夜期間,商某將事先準備好的“賭博粉”交給吳某,由吳某趁小戴離開包廂時把“賭博粉”放入一瓶啤酒內(nèi),并晃動啤酒讓粉末溶解。等小戴返回后,吳某等人以勸酒方式讓他喝下了那瓶啤酒。 小戴表現(xiàn)出醉酒、亢奮狀態(tài)后,吳某等人又將他帶至市區(qū)一浴室玩牌賭博。在小戴神志非正常狀態(tài)的情況下,以偷牌方式詐賭,讓他不停輸錢,商某再將事先準備好的借條讓湯某配合著演戲,騙取小戴簽好借條的同時,又騙取其當場支付2600元。 嫌疑人商某還告訴辦案民警,今年是自己的本命年,2月1日還是自己的生日,對于自己的行為后悔不已的他未曾料想這年都要進看守所過了。 目前“小偉”身份不明,還在進一步抓捕中,案件正在深挖中。 據(jù)辦案民警介紹,“賭博粉”,是一種新型的混合類毒品,無色無味,其主要成分為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冰毒。 犯罪分子通常會將“賭博粉”混入茶水、酒水或飲料中。受害者服用后會失去自我控制,變得恍惚、興奮甚至近乎狂妄自大,對人放松警惕,很容易被騙。 “賭博粉”原本流行于境外一些賭場,又叫“殺豬粉”、“打牌藥”。近年來開始在我國出現(xiàn),成為一種用于賭博欺詐他人的新型工具。 所以,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在拒絕賭博的同時,對于陌生人的邀約,始終要提高警惕,如遭遇類似情況,請記得及時報警。 (北青報記者 李濤 戴幼卿 通訊員 施一薈)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