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復旦附屬腫瘤院泌尿外科葉定偉教授在上海泌尿腫瘤國際論壇上指出,我國前列腺癌早診率低,總生存率不高,死亡率居高不下。從數(shù)據(jù)看,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大部分都失去了根治機會,而美國初診只有19%是中晚期患者。13年統(tǒng)計顯示,我國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只為53.5%,而美國則為99%。那么,如何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診率?這其中就要求醫(yī)生對于PSA值尤其是灰區(qū)值的臨床意義做出正確的判斷。 正常值未必正常 PSA是一種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的單鏈糖蛋白,研究認為其具有前列腺組織的特異性,因此被稱為前列腺特異抗原。89年開展的對健康中年男性的觀察顯示,97%的觀察對象血清中PSA≤4ng/mL,因此把0~4ng/mL,視為“正常”指導范圍;4~10ng/mL為灰區(qū),視為患癌可疑;而當PSA>10ng/mL為高度患癌可疑。但也有報道指出,<4ng/mL也有患癌的概率,若把0~4ng/mL為正常范圍,會將有意義的前列腺癌漏診。故有權威專家指出,PSA沒有正常值。這并非無規(guī)律可循,意在警示醫(yī)生不應放松對PSA<4ng/mL患者的監(jiān)測。隨著研究深入,雖認為PSA并不具前列腺癌特異性,但也不能否定其被人為劃分的三段線在篩查中的作用。 五點認識避免糾結 有報道,PSA異常者中有80%處于灰區(qū)(即PSA值處于4~10ng/mL之間),然而灰區(qū)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如良惡腫瘤重疊、難以辨別,PSA不能直接定性等。故要想不被處于灰區(qū)的PSA值所折磨,應明確以下幾點: 給臨床醫(yī)生6點建議 對于醫(yī)生來說,如何解讀灰區(qū)PSA的變化和決策可能會因人而異,但做到早期診斷,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我們的最大目標。筆者建議如下:一般而言,當f/t>0.16時為正常;f/t>0.25時可基本排除前列腺癌;f/t<0.1時癌的可能性約為56%。因此f/t比值可作為診斷的佐證。另外PSA增高速率也是一項參考指標,不能超過0.75ng/mL/年。 PSA灰區(qū)有太多變數(shù),就看醫(yī)生如何把握,患者如何對待,應建立起醫(yī)患共同參與決策模式,只有做到早期診斷,提高無轉移生存率便指日可待。 |
|
|
來自: 還想學習的老頭 > 《中醫(yī)教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