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鄴城,已經(jīng)晉升魏王的曹操,可謂流年不利。 正月,太醫(yī)吉本聯(lián)合耿紀、韋晃等,不滿曹操加封魏王、意欲篡漢的行徑,在許昌反叛;四月,代君、上谷的烏丸首領無臣氏等又一次率眾叛亂;而在西面,漢中之戰(zhàn)打得極為焦灼,雖然曹洪破吳蘭,徐晃敗陳式,但劉備的攻勢絲毫不見減弱,反倒把戰(zhàn)線步步壓縮到陽平關一線。 就在內憂外患的時候,曹魏心腹地帶,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出事了。 宛城,屬荊州南陽郡,北達洛陽,東北連許昌,西北接長安、南抵樊城、襄陽,是中原的南大門。 自制地圖:宛城古今地理圖 漢中之戰(zhàn)打響后,為給西線減壓,曹操派曹仁駐兵漢水北岸的樊城,以坐鎮(zhèn)荊州,并且主動出擊,襲擾關羽。要打仗就要征兵,樊城北面的宛城,自然成了征兵重點地區(qū)。 宛城守將侯音不堪徭役,七月,曹操從鄴啟程赴漢中,九月,抵達長安。侯音看準中原空虛,于是在十月,反叛了。 侯音的反叛,一方面劫持南陽郡的太守東里袞,率領幾千民眾,固守宛城;另一方面向關羽求救,以成呼應之勢。 這幾個月來,關羽一直被曹仁騷擾,本就一肚子火,現(xiàn)侯音在宛城起事,曹操又遠在漢中路上,相當于樊城、襄陽,這兩個劉備集團夢寐以求的地方,被暫時性隔絕了,可謂天賜良機。關羽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或者說,至少可以一試,成功,則從荊州北伐中原的通道被打通,又與漢中連城了一片,隆中對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又極大地向前邁進一步;不成功,大不了撤回來,反正中原空虛,荊州也剛和孫權劃江而治,不會有什么后顧之憂。 于是,關羽自然答應侯音的求助,與其聯(lián)合,并派兵前往了。 央視三國演義網(wǎng)絡截圖:關羽 而然,世間之大不幸,某過于碰上豬隊友。 就在侯音起義后,南陽郡的一個功曹,叫宗子卿,對侯音說“您這次順應民心,舉大事,遠近莫不望風而服;然而您把郡守關押起來,會出現(xiàn)很多矛盾,這樣對您是不利的,何不把他遣走,我和您一起努力,曹公的軍隊來了,關羽的增援也會到,我們怕什么”。侯音豬腦子竟然相信了宗子卿,釋放了郡守。結果宗子卿趁夜翻城墻,與被釋放的太守東里袞一起,又聯(lián)合了一幫民眾,反把侯音圍困了起來。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曹仁率兵抵達宛城,又與龐德的援軍匯合,很快將侯音擒殺,并屠城。直至此時,關羽的部隊,還未抵達。 也就在這段時間,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一舉斬殺夏侯淵,劉備進入戰(zhàn)略反攻階段,而曹操,還在褒斜道去漢中的路上。 曹仁平叛有功,被封為“征南將軍”, “征”者,討伐也。在兩漢三國,征南將軍,可不是雜號將軍,是征討一方之大將,與其對應的是鎮(zhèn)南將軍,此為鎮(zhèn)守之將,負責區(qū)域防務而非進攻。曹仁受“征南”封號,又因關羽出兵響應侯音,豈有不“征”之理。 央視三國演義網(wǎng)絡截圖:曹仁 于是,在漢中之戰(zhàn)遠沒有結束的時候,曹仁、龐德就已經(jīng)出手了,他們平定宛城后,迅速回師樊城,并很快向關羽發(fā)起了進攻。 所以,歷史上的樊城之戰(zhàn),既不是關羽主動發(fā)起,也不是劉備暗中授意,乃是曹仁屯樊城,給關羽很大壓力,恰逢侯音叛亂,關羽響應,曹仁主動發(fā)起進攻而打響的。 面對曹仁、龐德來勢洶洶的進攻,關羽如何應對,真正的大戰(zhàn)即將開始,請多多關注,敬候下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