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本是國家的開國功臣,但其死后卻受盡了侮辱,百年后才翻案談及多爾袞,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之后,他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并獲得傳國玉璽、追擊朝鮮國王家屬、松錦大戰(zhàn)中立下卓越戰(zhàn)功... ...皇太極死后,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 可以說,他留給世人的印象莫過于“攝政王”,這個稱號背后,是皇權(quán)在握的象征。許多人會把多爾袞劃至“亂臣賊子”一列,殊不知,他是皇家血統(tǒng),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同時,也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雖然,多爾袞生前專權(quán)一時,且安穩(wěn)落得善終,但是,他在死后卻依舊難逃削爵、撤廟、罷謚的下場。那么,為何會造成這種局面? 拋開攝政專權(quán)不說,且論多爾袞害死豪格一事,就注定了他要遭受清算。 豪格是順治帝的哥哥,又是大清王朝的開國元勛,地位崇高,卻被多爾袞構(gòu)陷而死。此事在順治帝看來,顯然是不可饒恕的罪行。根據(jù)歷史記載,順治帝曾追封多爾袞為“義皇帝”,但是,不久后,即收回了追封稱號,并且,下令對多爾袞進行削爵、撤廟、罷謚。 顯然,多爾袞害死豪格一事,真正觸犯了龍之逆鱗。不過,也有學(xué)者認為,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順治帝皇權(quán)受到架空,早已心生怨氣,特意借豪格之死對多爾袞進行報復(fù)清算。當(dāng)然,多爾袞攝政期間,順治帝是沒有實際權(quán)力的,真正的政治權(quán)力控制在多爾袞手中。 豪格死后,順治帝雖想要報仇,奈何有心無力,只能憂愁度日。兩年后,即順治七年秋,多爾袞膝蓋出現(xiàn)問題,時常疼痛不斷。治療過程中,他聽信民間偏方,使用石膏敷治,結(jié)果,使病情加重,叫苦不迭。 同年十一月,耐不住寂寞的多爾袞,不顧身體疾病,帶著麾下的親王貝勒們到塞外打獵。時值冬初,塞外天氣十分寒冷,加之隊伍的數(shù)天趕路,多爾袞早已疲勞不堪,最終導(dǎo)致病情加劇,死在了塞外,終年39歲。 多爾袞死后,實際權(quán)力就回到了順治帝手中。這一年,順治帝十三歲,親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多爾袞展開清算,一解之前的怨氣。雖然,順治帝掌控了皇權(quán),但是,朝中勢力的錯綜復(fù)雜,還是令他有些意外。 當(dāng)時,朝廷內(nèi)主要有兩方勢力: 一方是長期飽受多爾袞壓迫的大臣諸王們; 另一方則是受到多爾袞培養(yǎng)、重用的臣子。 多爾袞死后,前者希望奪回原本屬于自己的利益,而后者,則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與前者進行明爭暗斗。兩方勢力相互交織,矛盾沖突不斷,此時,順治帝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趁此良機,樹立君主威嚴,鞏固皇權(quán)統(tǒng)治。 兩方勢力爭斗初期,多爾袞的親信勢力占據(jù)上風(fēng)。主要代表人物有鰲拜、羅什等人,他們?yōu)榱吮W∽约旱睦?,選擇在葬禮上面動心思。如安排隆重的迎靈儀式,順治帝及朝中王公皆有出席,諸王、大臣、公主福晉們也都痛哭跪地,迎接靈車。 同年十二月,順治帝封多爾袞為“義皇帝”,其親信勢力借此大做文章,把多爾袞供奉在太廟中,想要塑造出豐功偉績的人物形象。但是,那些長期飽受多爾袞壓迫的大臣們,自然不愿看到這樣的場景。 這些大臣對于多爾袞的專權(quán)統(tǒng)治十分不滿,但迫于威脅,他們只好把這種不滿壓在心底。如今多爾袞已死,他們長期積郁的仇怨,終于找到一個發(fā)泄的出口。保守派一方為首人物是濟爾哈朗,他利用順治帝急于親政的心情,特意策劃了一系列活動,用于瓦解多爾袞勢力。 保守派首先下手的地方,就是收回多爾袞的印符,至此,“削爵”已成。不久后,清廷即開始向著多爾袞的軍事力量下手。須知,在多爾袞攝政時期,他把最重要的軍事要塞及軍隊,都交給了自己的親信勢力,數(shù)年發(fā)展中,已經(jīng)達到根深蒂固的地步。 但是,在保守派看來,這是一個很好利用的地方,最終,在濟爾哈朗的周旋下,順治帝對多爾袞麾下勢力進行清剿,最終,奪了阿濟格的軍權(quán),并進行削爵、幽禁、抄家。 其實,在歷史上,多爾袞對于大清是勞苦功高的典型,即便是在專政時期,依舊勤于國事,專注理政。然而,僅在死后兩個月,多爾袞就成了后世人眼中的千古罪人,未免令人感嘆。 人們常說,多爾袞最后失敗,是源于高度封建化政策。 但是,筆者覺得,這點更加符合歷史規(guī)律,且當(dāng)時的清朝皇帝畢竟是順治,多爾袞就算專政統(tǒng)治,也有著時間限制,待順治帝到達親政年齡后,就會完成權(quán)力對接,到時,多爾袞勢力集團依舊會受到清剿。 遲至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在1778年的時候,乾隆帝發(fā)布詔令,正式為多爾袞翻案,下令:為多爾袞修復(fù)墳塋,復(fù)其封號,并且,“追謚曰忠,補入玉牒”。如此鐵案又再度被翻了過來,到此時,有清一代對多爾袞的評價算有了定論。 參考資料: 【《滿文老檔》、《從孤兒弱主到和碩睿親王》】 |
|
|
來自: Confucius365 > 《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