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安寧 來源:《品讀》2019年第2期
很多與我相識的人都會問我,畢業(yè)之后一定留在北京吧,這是一個多么讓人向往迷戀的城市。而我每次都會微笑地回答: 不,我要去青城,為了愛情。 在未到青城之前,我總是將它想象成沙塵暴會瞬間襲來并使之頃刻黯淡無光的城市。生在泰山腳下的我,還對這個城市的嚴寒充滿了恐懼。 所以感覺里,自己為了愛情,來到這個北疆之城,有悲壯的意味。就像我一個身在南方富庶之城的同學,在前往北方讀書以前,曾經(jīng)很可笑地將整個北方想象成荒蠻之地。 而當我在畢業(yè)前一年的春天即到之時,第一次跨入這個城市,我才發(fā)現(xiàn)它竟是與我遇到的這份愛情一樣美好,干凈,遼闊,溫情。 記憶最深的,是青城的月亮,比其他城市的要明亮溫柔許多倍。初春的夜晚,整個城市都籠罩在這樣柔和的光里,與男友牽手走過北垣東街古舊的城墻,我總是會忍不住抬頭,一次次看天空中碩大到讓我吃驚的月亮。 我驚訝于青城天空那種深邃的藍色,以及雨后大青山猶如美人黛眉的溫潤。 盡管整個城市并沒有想象中的“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致,卻可以隱約聞得到青草的香味,并在那種北京遠不能相比的開闊視野里,心胸隨之也怦然洞開,看得到長期黯淡的內里,開滿大朵大朵燦爛耀眼的葵花。 我猶記得透過火車玻璃上很多年沒有見過的冰棱花,第一次好奇地窺視這個城市的燈火之時,心里涌出的那股氣流的滾燙的溫度。 想到此后要在這個有著“青城”這樣美麗別稱的城市,與一份愛情相守著度過自己漫長的一生,我無法不對它充滿了一種命定般的神秘與向往。 我想像閱讀愛情一樣,一頁一頁地將之打開,看到它最純凈質樸的模樣。 青城的出租車師傅們,總是操一口在我聽起來有點陜西和山西味道的方言,這樣的語言有一股子泥土的樸實與溫暖。 就連郵局的大姐們,普通話里也帶著濃郁的泥土味,這樣的味道讓我覺得心內穩(wěn)妥,也讓我對于這類服務行業(yè)態(tài)度冷硬的懼怕開始慢慢減弱。 我甚至還棄掉之前對陌生人的冷淡,開始喜歡和小商小販們攀談聊天,或者開開玩笑。 而今我與男友租住的小區(qū)里,我常常下樓去門口的超市里購物,或者什么也不買,只是與賣肉的師傅聊一聊肉價的升降,或者青菜的銷售;再或,與那個收銀的女孩以及她優(yōu)雅的母親說幾句閑話。 這樣一對長相極其相似的母女,她們讓我在這個北方的城市里,覺得在粗礪的風沙之下,也可以有優(yōu)雅淡定的人生。 做母親的,聲音里還保有少女的甜美的嗓音,我在她總是微笑的面容上,尋不到時光的痕跡,我總懷疑是時光忘記了這樣一個40多歲的女子。我從未見她生出過急躁,或者無故嘆息,哪怕顧客將貨架弄得再亂,結賬的隊伍排得再長。 而她比我小了幾歲的女兒,則每次見到我,就會笑意盈盈地告訴我,今天我穿的裙子特別漂亮,或者我剛洗過頭發(fā)的味道很好聞。我喜歡趴在柜臺上,看她們不疾不徐地從容結賬,或者整理貨架。 我總覺得她們代表了整個青城給我的感覺——優(yōu)雅,知性,安靜,喜悅。 是的,這是一個懂得自娛自樂的城市,就像我看那些店鋪上方的蒙古語,每一個字詞,我都覺得猶如跳舞的小人兒。 蒙古族個性里的豪爽與豁達,影響著青城人的人生態(tài)度,也讓整個青城的生活速度,較之于一線的繁華都市,緩慢沉靜了許多。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我行走在北京喧囂嘈雜的馬路上,總是覺得世界蒼茫無邊,自己在輕飄的云端之上;而一踏上青城的大街小巷,則瞬間感到身處溫暖瑣碎的塵世之中,腳踏著泥土,手握著花香。 我想起我和男友最初租住的北垣東街一個小區(qū)里的房子,只有十幾平方米,與許多單身的年輕人一起合用衛(wèi)生間與客廳。樓道里很黑,頂層的聲控燈已經(jīng)壞掉。 我與男友為了這一個公共走廊上的燈泡,在夜色下騎車去買,等到裝上,我看著明亮的樓道,還有路過的人臉上突然而現(xiàn)的驚喜,便對男友說,你可以寫一篇文章,名字叫《1.5元的光明》。 后來那篇溫暖的文字,果然在青城的一家報紙上發(fā)表出來,成為我和青城最初的文字記憶。 后來我在那個臥室兼廚房和書房的小屋里,伴著不遠處幾乎每隔10分鐘就會有火車轟隆隆駛過的巨大聲響,寫完了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而后又在新的敞亮起來的出租房里,與男友一起完成了第二部長篇。 我的文字,突然與這個原本陌生的青城,有了這樣那樣的牽引;猶如一株向上攀爬的藤蔓,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盛放愛情的城市,而將成長變得堅定,明亮,一直沿著青城的墻壁,向那藍天上伸展。 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就會完成我在北京的學業(yè),追隨著我的愛情,來到距離故鄉(xiāng)有千里之遙的青城;并將人生的根須,深深地扎入這個城市。 一個城市之于一個人的意義,并非它是怎樣的繁華,或者時尚;而是因為在這個城市的一隅,有一個人,或者一個溫暖的家,在默默地為他守候。 所以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夠感覺到它溫熱的氣息,和從容跳動的脈搏。 而青城,因為愛情,無疑也在我的心里,成為這樣一座無處可以替代的城。 品讀更多 作者:安寧 | 原標題:《愛情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