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寶的《搜神記》里,講到一種奇葩妖怪叫做“落頭氏”。
某游戲中朱桓丫環(huán)的技能被移植到主人身上 這故事的歷史背景是三國的東吳,大家都知道有個曾經(jīng)大敗曹仁的朱桓。朱桓家里有一個丫環(huán),長得不丑也不算很漂亮,但她有一個誰也比不了的絕招,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著之后,她的首級,也就是人頭會和身體分離,而后滿世界亂飛,直到天亮?xí)r分,方才作罷,回歸她的身體——好嘛!這不就是頭領(lǐng)戰(zhàn)士的古典版么?這天晚上,丫環(huán)的分離程序又啟動了,問題是身邊有個馬大哈,發(fā)現(xiàn)棉被滑落下去了,就幫她拉了上來——為什么說此人是馬大哈呢?因為她居然沒發(fā)現(xiàn)身邊同伴的頭沒有了。 但問題在于,棉被拉了上來,便阻擋了人頭的歸路。眼看到了凌晨,這首級在外頭野夠了,回歸原位之際,卻發(fā)現(xiàn)回不去了。于是能量耗竭,墜落在地,眼看就要報廢。 這個時候,恰巧朱桓進(jìn)屋來了(要上早朝?。?,看見滿地轉(zhuǎn)悠的丫環(huán)腦袋,大吃一驚。但畢竟是武將,所以沒失魂落魄。 而這時候,丫環(huán)腦袋就示意朱桓:“棉被!棉被!” 朱桓想:“呦呵,這是啥密碼么?”上前一把將棉被拉開,頓時那腦袋就竭盡全力再度起飛,最終回歸原位,與脖子接攏。 于是一切恢復(fù)正常,只是朱將軍的嘴巴因為張得太大,好幾天都合不攏。當(dāng)然,那丫環(huán)醒來之后,也覺得自個暴露了。隨后便舉族失蹤,去了何處呢?有人說:這便去了日本。 何時去的日本呢?有人說在西晉那會中國還有此物,只不過改名叫作“落頭蟲”。 “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其種人常有所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為翼,將曉還,復(fù)著體,吳時往往得此人也?!?/span> 到了唐朝的《酉陽雜俎》,則說南方有一種奇妙的人叫做解形之民,就好像咱現(xiàn)在看的合體金剛,大力神嘩啦一下就分解成挖地虎,而這些解形之民呢,能一分為四,頭部飛到南海,左手飛到東海,右手飛到西海,其他軀干部分則留守原地。到了晚上,嘩啦一下,頭回來了,可是兩只手卻沒回來,為啥呢?說是遇見了臺風(fēng),給吹海外美利堅去了。 宋朝那會,一部叫做《太平廣記》的書又告訴我們,落頭氏主要是在嶺南,也就是廣西廣東的大山溪洞里,又叫飛頭獠子。每次人頭起飛之前還有預(yù)兆,就是脖子會出現(xiàn)一道紅圈,老婆一看到這個就知道他要起飛了,于是安排好各種看護(hù)。 到了晚上,人頭果然啟動,嗤一下就飛到了空中,然后到河邊找點(diǎn)小蟹蚯蚓之類的東西吞食嚼爛咽下去——奇葩的地方就是脖子都沒了,你往哪里咽?。?/span> 一直折騰到黎明時分,這頭才會飛回來回歸原位,然后如夢初醒,說真累啊,不過肚子感覺有點(diǎn)撐——難道是小蟹蚯蚓都沒往下咽,而是先吞在嘴巴里,回歸之后在下肚? 大抵是在此時,扶桑也發(fā)來報道,說有一種奇葩生物入侵了,啥呢?日本人管這個叫轆轤首。也就是說,飛頭蠻移居日本之后,增加了一項細(xì)節(jié),就是起飛之前會將脖子大幅度伸長(難道是在蓄力)。
大白天,這些轆轤首完全和常人一樣。直到夜深人靜時分,他們的脖子便開始伸長伸長再伸長——到最后,與大陸版本一樣,分離起飛,而后便在滿世界轉(zhuǎn)悠,將近雞叫才回歸,恢復(fù)正常。 然,所謂環(huán)境改變?nèi)松?,到了日本之后,這些飛頭蠻也殘暴起來,居然不只是吃小昆蟲小蟹,而是在夜色中偷襲人類,一旦得手就咬開凡人的肌膚,吸食鮮血。 哎呀!咋這么暴力了呢?
實際上,這種傳說中的飛頭族就是緬泰邊境的一個民族 那么日本人又是怎么對付這些夜空中亂飛的狂暴頭顱呢?很簡單,甚至不用與他們動手,只消將失去頭顱的身體隱藏起來,到了黎明,飛頭蠻找不到自己的身體,一切皆休! 實際上,這種傳說中的飛頭蠻,就是如今生活在緬泰邊境的長頸族。他們的脖子為什么會那么長呢?請看上面的照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