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醫(yī)生建議的痛風治療,少吃含嘌呤高的食物,但無法治療痛風,而用低碳飲食的方法改善身體代謝尿酸的功能,痛風出奇的好了。 這篇文章,我想深入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面對痛風,你到底應該怎么吃?痛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吃,才能根治痛風? 沒有痛過,永遠無法了解它的痛 提起痛風,很多人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認為它就是個老人病,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被診斷出高尿酸、痛風。 痛風爆發(fā)的時候,會出現(xiàn)哪些癥狀呢?腳踝、腳趾、手臂或者手指關節(jié)處疼痛、腫脹、發(fā)紅,并且常常伴有劇烈疼痛。 到底有多疼呢?這么說吧,堂堂七尺男兒也能被痛風折磨的流淚,甚至彪形大漢,也會不停地苛求超劑量使用嗎啡來止痛。 ![]() 想當年小王子曾志偉,和主持大神汪涵還因為痛風上了新聞。 ![]() 這么折磨人的痛風,傳統(tǒng)的醫(yī)療方式拿他沒有辦法,很多人嚴格遵醫(yī)囑,嚴格忌口,痛風卻還是依然復發(fā),永遠無法根治,難道是我們的診治方法有問題? 痛風真的不能吃海鮮和肉嗎? 痛風需要少吃海鮮的邏輯來源:海鮮等肉類嘌呤高,攝入太多會導致尿酸升高,尿酸高可能直接導致痛風。 按照這個邏輯,為了避免痛風,那我們少吃含嘌呤高的大魚大肉海鮮,好像并沒毛病。 可是,有的人一點肉也不吃,還會得痛風,參考咱一個網(wǎng)友的留言。 國外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肉食者,魚食者和非嚴格素食者相比,純素食者的尿酸濃度最高,尤其是男性。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我們?yōu)槭裁磿兣帧罚╓hy we get fat)的作者Gary Taubes,在一篇關于痛風的科普文章中提到: 早在1984年,就有一個名叫Irving Fox痛風??漆t(yī)生經(jīng)手大量臨床案例后表示:“因為收效甚微,無嘌呤飲食(purine free)不再被采納為痛風治療意見。” 出現(xiàn)這種矛盾的根源在于:我們有個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進食高嘌呤食物會導致尿酸偏高,從而引起痛風,實際上它只是導致尿酸高的原因之一,而且還不是主要原因。 體內的尿酸約 20% 來自食物分解,而 80% 為自身代謝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食物代謝只占身體總尿酸的20%,而我們太過關注這20%,卻忽略了那80%,換句話說,咱可能錯怪肉肉了。② 被我們忽視的“真兇” 前面提到,身體中80%的尿酸是自身代謝產(chǎn)生的,那么大部分人尿酸高是因為代謝問題,如果能改善代謝,就能讓尿酸降低,而且把大量的尿酸排出去,是不是就會好很多?答案是肯定的。 我開個腦洞,給大家舉個栗子: 假設你是小游泳池的管理員,池子里每天有1800升的水,每天要用管子抽出去900升,與此同時再放進去900升水,從而保證水的質量。 但是有一天,抽水的管子堵住了,每天只能抽出300升的水,管理員為了省事,就只放進300升水,看似解決了問題,卻是一個很懶的做法,因為這樣水質會越來越差。 更加明智的做法是:修好水管! 痛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身體自身尿酸產(chǎn)量高的同時,排尿酸功能又出了問題,僅僅靠少吃點肉,減少飲食中的嘌呤攝入量,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辣么,到底是誰激發(fā)你身體產(chǎn)生尿酸,并“堵”住了你負責排泄的腎臟? 糖,尤其是果糖 果糖會引起胰島素抵抗,降低腎排泄尿酸的能力,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也就是說,果糖才是堵上你“抽水管子”的兇手! 果糖是如何影響尿酸水平的呢? →加速ATP(腺苷三磷酸)分子在細胞中分解成嘌呤和尿酸 →刺激嘌呤的生產(chǎn) →如果肝臟處理過多的果糖,結果就是尿酸過高 →乳酸是由果糖代謝產(chǎn)生的,它抑制腎臟排泄尿酸(UA)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葡萄糖不會增加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但會加速果糖的吸收。 JAMA最新的一項研究中,分析了22年的護士健康研究活動的數(shù)據(jù),其中包括79000名女性,結果表明: 每天喝兩杯以上蘇打水(含糖飲料)的婦女,發(fā)生痛風的可能性,比不喝含糖飲料的婦女,高出一倍以上,每天喝340克或者更多橙汁的話,效果大致相同。 CNN也對類似的研究做過報道▽ 在一個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學研究中顯示:痛風發(fā)作和高果糖玉米糖攝入量,存在正比關系▽ 國外確實有人嘗試斷糖,而后發(fā)現(xiàn)痛風癥狀消失。 ![]() 所以,調整飲食治療痛風的真正策略是要開始減糖,多喝水,恢復你身體的自然過濾系統(tǒng),從而改善你的新陳代謝,進而改善身體整體狀況。 低碳生酮飲食和痛風 幾個世紀以來,痛風一直與肥胖和過度飲酒關系密切。正如我以前所討論的,肥胖與胰島素抵抗的發(fā)展有關,胰島素抵抗也會導致甘油三酯升高,高血壓,糖尿病,中風,慢性腎臟疾病和心臟病發(fā)作以及尿酸水平升高。 越胖的人似乎越容易發(fā)展痛風,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痛風),或者體重不斷增加,又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密切相關。 那么低碳飲食是不是會改善痛風?目前來說,可能還沒有確鑿的定論,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體質不同,但是,我們確實在一些研究和案例中看到了令人欣喜的答案。 事實上,以前我痛風的文章中提到的一個研究已經(jīng)顯示,低碳飲食是可以改善痛風的。什么是低碳飲食,請點擊這里 該研究包括13名非糖尿病男性,在飲食研究之前的16周內每個人平均經(jīng)歷2次痛風發(fā)作。 把受試者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減少到每天約160克(一般美國男性每天消耗300-350克碳水化合物),16周后,沒有一個患者有痛風發(fā)作! 此外,受試者的平均體重減輕了17磅,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也有所改善。 ![]() ![]() 而另一項來自耶魯大學Vishwa Deep Dixit實驗室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低碳生酮飲食是對痛風有緩解作用的。 我們知道,痛風的原因是關節(jié)中的尿酸鹽晶體的積聚,它不斷地激活免疫系統(tǒng),導致血液中最常見類型的免疫細胞,嗜中性粒細胞的活化。這些免疫恢復期被稱為耀斑(flare),并被稱為NLRP3炎性體的蛋白質復合物驅動。 該研究發(fā)現(xiàn):給大鼠喂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會增加酮體β-羥基丁酸酯(BHB)的水平,而BHB可以特異性地抑制NLRP3炎性體,并且保護大鼠免受關節(jié)腫脹,組織損傷和全身炎癥。 (實驗中的一組數(shù)據(jù),其中MSU 晶體是痛風的標志特征,白細胞介素-1β (IL-1β)會驅動急性炎癥) 國內外也有人嘗試用低碳生酮飲食治療痛風,收到不錯效果。 ![]() 為什么低碳生酮后尿酸高了? 有些人在嘗試低碳生酮飲食后,出現(xiàn)尿酸升高的情況,也有粉絲給我反饋過類似的情況,我也找了一些相關的研究數(shù)據(jù)。 研究發(fā)現(xiàn),這可能是因為身體尚處在酮過渡期,這時候尿酸和酮會爭相通過腎臟進行排泄,會引起腎臟過于忙碌,尿酸排出不夠順暢,導致體內尿酸水平短暫上升。 事實上,盡管保持低碳生酮飲食,產(chǎn)酮量不變,4—6周后,尿酸的量也會開始回落,6-12周后會恢復,甚至低于低碳飲食前基線,因為身體的代謝問題大大的改善了。 關鍵的瘦龍說 傳統(tǒng)觀念往往深入人心,這讓提出新觀點或者新發(fā)現(xiàn)的人,倍感艱辛,有的人會受到質疑和鄙視,比如日心說的提出者哥白尼,有的人甚至丟掉性命,比如布魯諾。 慶幸的是,依然有那么多人會毅然前行,才推動了這個世界的多元化,以及新規(guī)律被發(fā)現(xiàn)。 愿我的分享,能給各位提供一個更加多方位思考問題的角度,或者說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后,送給大家美國天然藥物醫(yī)生,和營養(yǎng)學家,Josh Ax博士的一段視頻截圖,內容是關于24小時緩解痛風和治療痛風的食療建議~ 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你的家人有痛風問題,請把這個文章分享給他們,希望能給他們一些啟發(fā)。 |
|
|
來自: 昵稱54023156 > 《低碳(SCD)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