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樸這首小令《天凈沙,秋》,此題目雖為“秋”字,也寫盡了秋意,卻找不到一個“秋”字。“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p> 大家一齊欣賞以下:太陽漸沉,已銜西山,天邊晚霞也逐漸消散,只殘留幾分黯淡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村莊,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飄起,幾只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這曲開篇即繪出一幅秋日黃昏圖,他營造了寧靜、寂寥的氛圍,用一連串名詞組合形式,選取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由遠及近,呈現出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先前是蕭瑟、寂寥,而后是明朗,清麗。這種對比變化表達出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tài)度。 此曲從“一點飛鴻”為轉折點,活力頓生,接著又是“青、綠、白、紅、黃”五色交叉互映,一幅秋日美景,便躍然紙上,此曲不失為一篇寫秋杰作。 再來看看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很短,只有二十八字五句。全曲無一“秋”字,卻描繪出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并且準確傳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釆用悲秋這一審美情感體驗方式,來抒發(fā)羈旅游子的悲苦情懷,使個人的情感獲得普遍的社會意義。這就是為什么白樸之作趕不上馬致遠作品的地方。 就是情感共鳴產生的社會效應比不上馬致遠作品,白樸是抒發(fā)個人情懷,但有同感的人太少,社會意義影響就少! 感謝邀請,希望大家從古詩文中,吸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學習,開闊眼界,才能深刻領悟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社會進步之美!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