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并忘了吃飯。在《黃帝內經》有一個詞叫“寢汗”,“寢”是指睡覺,“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y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癥狀。自此以后,歷代醫(yī)家均沿用此名。 出汗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然而出汗“過了頭”就要重視了。 1 輕型盜汗的人 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睡醒前1~2小時,汗液易出并且出汗量較少,僅在睡醒后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jié)?,醒后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沒有不舒適的感覺。 2 中型盜汗的人 入睡后不久汗液即泄出,甚至可使睡衣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也不再出汗。這種類型是屬于熱作汗出,常有烘熱感,睡醒后有時出現(xiàn)口干咽燥的感覺。 3 重型盜汗的人 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大量汗液涌出,出汗后,人可能會被驚醒,醒后汗液即霎時收斂,再入睡再次出汗。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混有汗臭,甚至使床單被子浸濕,晚上需要替換衣服多次,否則無法安睡,更嚴重的是,床板上也印出汗跡。 如果是重型盜汗的人,建議去醫(yī)院做詳細檢查,有可能是甲狀腺、結核、糖尿病等病癥,需要及時治療。 是不是盜汗,還要考慮睡眠的環(huán)境溫度,如果是因為房間溫度太高或被子蓋得太多,則不算盜汗。 中醫(yī)認為,盜汗多由于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 如果是輕型、中型盜汗的人,日常該如何調理身體,解決盜汗問題呢? 1、在飲食方面,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宜滋陰降火,多吃一些滋陰清熱的新鮮蔬菜,如百合、蘿卜、蓮藕、甘蔗等等。 2、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jié)一下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huán)境就應稍偏涼一些,同時還要注意保持居住環(huán)境的干爽。鋪板、被子、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干燥。勤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3、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