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 祖 習 俗 很多地方都有春節(jié)祭祖(過年上墳)的習俗,有些地方稱之為“拜祖先”。 春節(jié),出門在外的親人都回來了,去上墳是為了給已經(jīng)去世的家人報平安。 告訴他們活著的人生活的很好,沒有將他們忘記,以安慰逝者。 同時也是為了寄托哀思,燒點紙錢撒點黃酒之類的,和離去的親人一起過節(jié)。 上墳祭祖有著很多講究。若是違反禁忌,容易影響到自己的運勢。 上墳時間 春節(jié)上墳的最佳時間是除夕日的上午。 當然,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對于春節(jié)上墳的時間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地方的習俗中,新墳和舊墳的上墳時間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選擇上墳時間的時候應該是按照自己家鄉(xiāng)的習俗來決定。 如果不能回鄉(xiāng)祭祖,可以在除夕晚上到十字路口燒些錢紙。 注意要在錢紙上寫明祖先埋葬的地址,落款寫燒紙的地址就可以了。 燒紙前要在地上用木棍畫一個圓圈,錢紙在圈里面燒,以防被別的鬼搶去。 燒紙的時候要向圈外扔幾張,打發(fā)外鬼。 祭拜程序 要先擺供品、酒水,點上香。 在香火落下去以后再燒紙錢。 紙錢燒完后在墳墓周邊燃放爆竹。 爆竹不要在擺供品的地方或者墓頂上燃放。 個人不贊成放鞭炮。 就如我們正在休息,不喜歡突然被鞭炮聲打擾。 先靈也是如此。 有的人喜歡供奉、燒紙和放炮一起來,這是不行的,供了也白供。 祖先在享用祭品時沒有時間收錢財,顧了收錢吃的又被搶走了。 有的剛一伸手拿錢又被鞭炮炸跑了,結果是沒吃好,錢也沒拿著。 接神送神 有條件的在吃年夜飯前把祖宗供奉起來。 年夜餃子煮好了先把第一盤供在祖先牌位前面,倒上酒、燃起香,在屋外燃放鞭炮,這叫接神。 農村平房一般是在院子里燃起篝火,擺上供桌接神。 初五送老祖宗回家,就是把祖宗送回墳地去了。 也有的地方是過了元宵節(jié)送老祖宗,或者是初三送。 初三早上,用三張黃紙點燃后帶著火送出房門,這是送神,把祖先送回墓地老家。 祖宗在家過年的期間禁止罵孩子,因為罵孩子就會把祖宗捎帶上了。 燒 紙 事 項
1、買燒紙時,不要買那種成摞的印刷品,一張就好幾億,那錢不實,都不如舊盧布、越南盾值錢。一摞下在下面連根冰棍兒都買不了。太毛了。不過在燒大錢的同時,多少燒點兒這樣的也未嘗不可,下面有不少討債鬼,死皮賴臉地跟你要錢,不給就磨你,那就得這種小錢兒答對他們。 2、要買黃草紙,鋪開后拿一張一百元的真錢在紙上壓,要感覺這一百元是個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蓋上去,直到把整張紙鋪滿。這樣的燒紙在下面才是硬通貨。錢才實成,揣在兜里才有面子。 3、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不然一摞紙想要它燃燒起來是很費事的。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4、準備去燒紙前,你最好預備好火機(最好是防風的,七月十五陰氣重,風大)和一根小棍。這樣方便你在燒紙的時候拔起壓在一起的燒紙,讓空氣流通,方便燃燒,家里用廢的拖布桿就是不錯的選擇,但注意,用完之后就不要再拿回來,直接扔掉好了。 5、要天黑透才去燒,天亮沒誰敢出來取錢的。去燒紙的來回路上,遇到燒紙盡量繞開,不要踩到,有時候一個路口排滿了紙灰堆,想繞都繞不開,那只好請你小心地穿插過去,有時候還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過去之前你要先說一句,對不起,借過。 6、要燒紙前在要燒的地面畫個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里面,西北角要留個缺口,方便下面的親人進來拿錢。 7、燒紙時要表情嚴肅,不要嘻笑打鬧,既然來都來了,你就恭敬點。 8、給親人燒紙前先點燃兩張扔到圈外,答對一下沒有親人送錢的孤魂野鬼。 9、燒紙時要念念有詞,如:XXX,給您送錢花來了。今天孫男弟女都來看您來了云云。 10、一定要堅持看著把紙燃盡才可以走,這樣既可以防止火災,又能防止風把紙吹出來,被其他路過的拾去,惹老人不高興。 信仰佛道教的也可以念誦相關咒語或焚燒咒輪等回向給亡者,效果更好,更究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