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條,是用谷物或豆類磨成的粉加水和成面團,經過揉搓,或壓或切,成為條狀或片狀的食物,我國精致美味的面條,有千變萬化的烹煮方法,和各式各樣的料頭臊子。 骨頭湯是最家常的一種高湯,做法不少,材料有豬大骨、排骨等,自己吃應選擇油脂較多的豬小排來增加高湯的香味,如果擔心吃太油,可濾出油脂。高湯一次用不完可放冰箱冷藏,下次取出使用。 材料:豬小排500克,自蘿卜1個,水2升,姜2片,蔥2根切段。 做法:白蘿卜去皮切塊,把豬小排剁塊氽一道水,洗凈豬小排。鍋中加水放入所有材料煮開后,不加蓋以中火煮至湯汁泛白即可。 紅燒牛肉面,湯最重要。烹調時,將蔥、蒜等爆香時一定要用奶油炒,香氣才夠。注意用奶油炒香辛料時需用小火,以免材料變焦。煮高湯時最好能蓋上鍋蓋以小火慢煮,以免湯汁蒸發(fā)太快。 材料:牛肉500克切塊,蔥2根切段,蒜5瓣切片,姜2片,洋蔥2個切片,奶油50克,鹵包一個(八角1個、桂皮1片、陣皮1片、山奈1個)辣椒2個,清水2千克,胡蘿卜1根切塊,豆瓣15克,醬油20克。 做法:鍋中加入奶油,洋蔥、姜蔥蒜爆香,放入豆瓣,醬油炒香。加入牛肉塊,用小火炒約10分鐘,倒入水,放入鹵包,辣椒,清水,水開后煮20分鐘,將鹵包撈起。放入胡蘿卜塊用小火慢煮30分鐘左右。高湯煮好后,將胡蘿卜,牛肉撈起,再把湯汁過濾即可。 清燉牛肉湯面,食材的運用非常重要,有的牛肉有股腥膻味,要注意選擇肉質新鮮,有特殊香味的牛肉。要煮好牛肉湯最好不氽水,直接煮,在煮沸前將雜質和浮沫撇出,這樣煮出來的牛肉湯最鮮甜。 材料:牛腩500切塊,白蘿卜1根切塊,胡蘿卜1根切塊,姜2片,蔥2根切段,八角2個,水2千克。 做法:牛腩放入滾水中略燙一下,撈起后用清水快速洗去血漬。在鍋中加入所有材料煮開,不蓋鍋蓋以小火煮約1小時,至牛肉軟嫩為止。高湯煮好后,將胡蘿卜白蘿卜和牛肉撈出,再濾出湯汁即可。 芝麻醬除了芝麻的香味以外,其實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所以要經過調味,才能拿來當醬料。加熱過的芝麻醬香氣較濃,但在加熱過程中,需注意火不要太大,不然醬很容易糊,加熱時間過長,醬還會出現油水分離的現象。 材料:芝麻醬40克,花生醬20克,甜面醬10克,糖10克,味醂30克(類似米酒,能去腥,增加食物香氣和色澤)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開小火熬至醬濃稠即可。 甜面醬是制作炸醬的主要材料之一,又稱為'京醬'。傳統(tǒng)炸醬的質地和口感都較為濃原,咸度較重。 材料:豬絞肉500克,甜面醬100克,黃豆醬100克,姜末10克,紅蔥頭末30克,糖20克,醬油10克,清水50克 做法:鍋加熱倒,油燒熱,爆香紅蔥末、姜末,放入豬絞肉炒至油脂析出,倒入黃豆醬甜面醬加入清水燒開后轉中小火燒到沒有水分醬汁濃稠即可。 做好肉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留絞肉本身的香氣,所以不要炒太長時間,以保留肉的質感,可加入米酒和十三香來提升肉臊香氣。 材料:紅蔥頭末30克,蒜末20克,姜10克,絞肉500克,米酒50克,麻油30克,糖10克,老抽醬油20克,生抽醬油15克,十三香少許,鹽適量。 做法:鍋中放油加熱,爆香紅蔥末至微黃,再放入蒜末、姜、絞肉炒香,再倒入剩余調味料煮開,煮至肉香四溢即可。 川味麻辣肉醬是在肉臊中增加了麻辣的香味,使肉臊的口味更加豐富爽口,很多地方難以接受花椒的味道,可以不添加。 原料:豬絞肉500克,豆瓣50克剁細,老抽醬油10克,姜末蒜末各5克,料酒10克,辣椒面10克,花椒面5克。 做法:鍋中倒油燒熱加入姜蒜爆香,倒入絞肉烹上料酒炒香炒干水份,加入豆瓣醬油辣椒面小火炒香炒出紅油最后加入花椒面即可。 雞骨高湯不同于豬骨湯,牛肉湯的濃厚口感,湯汁清爽甘甜,腥臊味比較少。清淡的高湯配合面條更有暖胃暖身的效果。唯一注意的是,高湯煮沸之前要先將雜質和浮沫仔細撇出,這樣才不會有腥味。 材料:雞架2只,姜2片,蒜2瓣切片,蔥2根切段,花椒5粒,胡椒粉1克 做法:鍋中加入2千克水沒過所有材料煮沸后,再煮半小時,濾出高湯即可。 面食最容易做,或許你全心全意煮一碗面時,掛在臉上的微笑和滿足也許就是幸福的滋味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