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字 就像一個人正在走路的樣子。 走路不僅是為了讓我們保持身體健康, 還能幫助我們從疾病中恢復過來。 1、預防乳腺癌。 2、降低患腸癌風險。 3、可防患胰腺癌。 4、抵抗前列腺癌。 5、提高免疫力。 6、預防心臟病。 7、防治糖尿病。 8、避免脂肪肝。 9、預防動脈硬化。 10、延緩關節(jié)、腿力衰老。 11、緩解骨質疏松。 12、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13、遠離老年癡呆。 14、調節(jié)睡眠,消除壓力。 15、走路快有益長壽。 1、糖尿?。和砩巷埡蟀胄r慢走 糖尿病人飯后一定要走路,這樣可以幫助血糖平穩(wěn),從而減輕胰島負擔,最大化降糖,遠離外置胰島素的可能。 走路不要急,比散步稍微快一點的速度即可,走到微微出汗。最好飯后半小時走,走一個小時左右,對餐后血糖的控制非常有幫助。 2、高血壓:腳掌著地走 要腳掌著地,不要后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每次堅持運動30-60分鐘,每星期運動5-7天,以不覺得勞累為原則,長期堅持。 3、冠心?。翰秃?小時慢步走 要在餐后1小時慢步走,以免誘發(fā)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走路可以保護心血管和關節(jié),特別是得過冠心病、做過支架、經過治療穩(wěn)定的人,走路這種鍛煉方式也更為安全。 4、胃腸?。耗7络姅[扭胯揉腹 像鐘表一樣擺動你的胯,一定要讓你的腹部隨著你的擺動顛起來,每走一步腰和胯部都要進行左右轉動,腰部的轉動比較容易,胯部的轉動就不容易掌握,你可以像模特走'貓步'或者田徑中的競走一樣,學習和體會轉動胯部的感覺。 當然如果走路的時候配合上揉腹的動作,就更好了。走路加了上面這兩種動作,都相當于在給內臟做“按摩”,每天堅持10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5、頸肩腰痛:舉手走、大步走 如果頸椎不好,那就舉手走:雙手上舉,略向兩邊展開,這個健走動作可有效鍛煉頸部肌肉,緩解頸椎痛。 如果背痛,那就擺臂走。走路的時候,腹部、背部肌肉都需要用力,而且手臂要隨之明顯擺動,這樣可以帶動背部很多肌肉運動,不但可以緩解背痛,對頸部、肩部、腰部也都有好處。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走路兩三次,每次20-40分鐘,能有效緩解背痛。 如果要鍛煉腰肌,那就高抬腿走。每走一步,屈膝,大腿抬平,可鍛煉腰肌,塑造臀部線條。 6、靜脈曲張:踮腳尖走路 踮腳尖走路,不僅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緩解疲乏,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 每次踮腳尖走30-50步,稍做休息,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組。速度可以自我調節(jié),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初始練習者可以扶著墻,熟練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得了靜脈曲張,有些患者怕加重病情,不敢走路太多,覺得少走路更安全。其實這種想法并不科學,行走時,小腿肌肉的節(jié)律性收縮可以起到類似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回流。 7、輕微認知障礙:一倒一前走路 應該反臂背向散步,把兩手背在后腰命門穴,緩步倒退50步,然后再向前行100步,一倒一前反復走5-10次。倒退走時要特別注意安全,要有同伴,防止跌倒。 研究發(fā)現(xiàn),有記憶力減退、思考能力下降等輕微認知障礙的老人,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時,與服用治療認知障礙藥物的效果類似。 8、辦公族:交替著走 交替走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進行,同時配合鼻吸氣嘴呼氣。交替走可以減少磨損,緩解肌肉疼痛,促進機體自我康復。 辦公族一坐就是一整天,常常感覺全身僵硬,不妨將“辦公族”變成“走班族”,提前一站下車,變著花樣多走一走吧。 走路運動簡單,貴在持之以恒, 下定決心堅持,定能收獲良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