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療養(yǎng)。自然的產物是最適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yǎng)師”。 醫(yī)學指導:國家衛(wèi)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中醫(y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盧傳堅 教授 傳說有一戶人家的孩子是個九代單傳的獨苗,但有個見不得人的病:尿床,全家為之發(fā)愁。有一天,有個身上背著藥葫蘆的老人來到他們家找水喝。這位老人看起來飽經風霜,背上背的藥葫蘆頭上還拴著一縷金黃的纓子。他見這一大家子個個唉聲嘆氣、愁眉苦臉,便主動詢問,家人說明原因后向老人求藥。老人說:“我認識一種藥專治這病,但眼下我葫蘆里沒有這種藥。它得到有瘴氣的地方去找,非常危險”。這戶人家便跪下懇求老人幫忙,老人嘆了口氣說:“治病救人本是我的宗旨,我就跑一趟吧”。說完,背著藥葫蘆就走了。后來老人果然把藥采了回來,孩子吃了以后尿床的毛病就好了,可惜老人因染了瘴氣不久就過世了。這位舍己為人的老人始終沒留姓名,人們只記得他背的藥葫蘆上系著一縷金黃的纓子,為了紀念他便把這藥取名叫“金纓子”。 細解本草 現(xiàn)金櫻子使用多做成膏劑,但此藥畢竟以固澀為主,長期單藥服用,會導致經脈氣血閉塞,不利于氣血的運行。因此,金櫻子的使用一般需要配合具有流動特點的藥材,如遺精夢遺之癥,多為尿竅閉而精竅開,若不兼用利水之藥把尿竅打開,一味使用金櫻子固閉精竅,只會愈澀而愈遺,所以它配合芡實、山藥、蓮子、薏苡仁之類,用澀于利之中,用補于遺之內,才是金櫻子的正確使用方法。這種使用就如足球比賽,一味的防守無法保證90分鐘之內不失球,但是如果配合快速的防守反擊戰(zhàn)術,那么不僅可以不丟球,有時候還能贏下比賽。 本草功效 據(jù)《景岳全書》記載:“金櫻子味澀,性平。生者色青酸澀,熟者色黃甘澀,當用其將熟微酸而甘澀者為妙。其性固澀,澀可固陰治脫,甘可補中益氣。故善理夢遺精滑,及崩淋帶漏,止吐血衄血,生津液,安魂魄,收虛汗,斂虛火,益精髓,壯筋骨,補五臟,養(yǎng)血氣,平咳嗽,定喘急,療怔忡驚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此固陰養(yǎng)陰之佳品,而人之忽之亦久矣,此后咸宜珍之”。 《本草求真》:“收澀脾、腎與肺精氣。金櫻子專入腎、脾、肺,形如黃罌。生者酸澀,熟者甘澀,用當用其將熟之際,得微酸甘澀之妙。取其澀可止脫,甘可補中,酸可收陰,故能善理夢遺、崩帶、遺尿,且能安魂定魄,補精益氣,壯筋健骨。此雖收澀佳劑,然無故熬膏頻服而令經絡隧道阻滯,非惟無益,反致增害。震亨曰:經絡隧道,以通暢為平和,而味者取澀性為快,熬金櫻膏為煎食之,自作不靖,咎將誰屬?諸凡藥品,須當審顧,不可不知?!?/p> 金櫻子果實成熟的時候,外形頗似罌粟,而且果實表面帶有刺,成熟的時候會有一股甜甜的香味發(fā)出,故又名金罌子、糖刺果。金櫻子在將熟之時使用最佳,此時其味道微酸而甘澀,因為微酸澀可以收澀養(yǎng)陰,具有固精、止遺、止泄、固陰養(yǎng)陰作用。但是其酸澀之味又比較淡,故不會因為過于收澀而影響經脈流通;金櫻子的甘味可以補脾養(yǎng)陰,故能補中益氣,補五臟,養(yǎng)血氣。 活用本草 金櫻子以個大、色紅黃、有光澤為佳,其內多毛及子,必須去凈,才能補腎澀精。此藥為收澀藥,故有實火、邪熱者忌服,金櫻子雖然有止瀉效果,但是對于因為濕熱導致的腹瀉是不宜使用,因為過早使用收澀藥,會導致病邪停留體內,不利于恢復。 金櫻子酒 材料:金櫻子干50g,40-50度的白酒500ml,黃芪5g,黨參5g,枸杞5g,冰糖10-20g,玻璃瓶一個。 做法:金櫻子干洗干凈,曬干備用;上述原料全部放入容器中,密封好容器的口。整個容器放置到陰涼之處,兩個月后即可飲用,存得越久,口感越好。此酒具有補益氣血,溫經散寒的功效。 金櫻子醬雞 材料:三黃雞1只,蔥30克,生姜15克,藥包1個(金櫻子25克,桂皮、八角各5克,花椒2克,丁香3克),料酒20克,鹽3克,雞粉2克,醬油15克,芝麻油10克,花生油1500克。 做法:一半的蔥切成花。余下的蔥切成片。姜切成片。將雞治凈。鍋內放入清水1000克,下入蔥片、姜片、藥包燒開,煎煮30分鐘左右。加入料酒、鹽。下入雞小火燜至熟透撈出,瀝去水;鍋內放油燒至六成熱,將雞拈干水分,下入油中炸至呈棗紅色,入油炸時用手勺舀油澆淋,取出,瀝去油;將雞斬成件,按雞的原形碼入盤內。將醬油、芝麻油、味精、蔥花放入碗內,調勻,澆在盤內的雞肉上即成。此藥膳具有散寒補虛,固腎養(yǎng)血的功用。 |
|
|
來自: 昵稱32555205 > 《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