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I4MTM0OQ==&idx=1&mid=419964598&sn=b47ec60c6d82c8257e32d111861d71a2 1 莊子說,世間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說,世間萬物,生的時刻就是死,死的時刻就是生,生死是同時的。 很多人都認同莊子的這個認識。這種知見,是世間人都有的通俗觀念。這是以根本的錯覺——自性見——來觀察事物的結果。它比斷滅見——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進步了一些,但它仍處不如實、不正確和在錯覺的認識里。 莊子及莊子一類的人還都處在生滅或生死的觀念里,是無法真正解脫的。也許你會變得非?;磉_,非常樂觀,非常不在乎生死,非常不怕生死,或者你能將生死看作平等,但你仍落在生死的束縛中。 2 佛陀和佛陀一類的人不那么認為。這一類人認為:事物不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而是根本就無生?!盁o生無滅,無滅無生”才是世上佛陀們的認識。 無生和無死,或說,不生不死,不生不滅,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成佛,或者說,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是佛陀弟子的核心標準。 無生是佛教的中心概念和重心概念,不對這個概念有所認識,不觀察和體驗到這個概念所表達的實際內容,不能算走在真理之路上的人。 3 只要你還有生死的觀念,或者說,只要你還認為生死是存在的,是真實的,那么,你就不能解脫生死,就沒有“了生死”。 我們以為的生,根本就不是生,根本就沒有生;我們以為的死,根本就沒有死,根本就不是死。
生死,是在錯誤的認識、錯覺的看待的基礎上的觀察認識。它就像過去人們認為地球是方的、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一樣不正確、不如實。 4
永嘉大師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曹溪路,是佛陀路的另一種表達。當你認為根本就沒有生死這回事時,你還在生死這件事上糾纏嗎?徹底地不再在生死這件事上糾纏,就是“解脫生死”,就是“生死解脫”,就是“了生死”——就是曹溪路,指向真理。
了生死——不但是認識到“我”、“生命”沒有死,世間的一切萬物皆是如此。通常,有情的事物叫生死,無情的事物叫生滅,不管生死還是生滅,那都不存在,都是起于一種自性見的基本錯誤認識而觀察到的結果。
世間萬物,生沒有生的主體,死沒有死的主體,或者說,生沒有承接生的人,死沒有承擔死的人,這才是正確的認識、如實的認識。
5
生死是世間最大的困惑,是世人最大的束縛,是人類最大的幻象。 禪宗——直接去談這個議題,直接去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受到一些真正想解決生死這件事、這種困惑的人的信賴。它就是“曹溪路”——佛陀所真正要傳導的、最終的、根本的精神和主旨。
不但生死和你沒有什么關系,生死這個故事徹底地從你的世界、從宇宙里消失了。
還有比這更棒的認識,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事情嗎?我想沒了。 6 這就是超越輪回,出離輪回,真正進入“無生無滅”的真實世界和真實認識。
“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借永嘉大師這句詩,作為本篇結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