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有三福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xué)問著述,謂之福。”這是前些日子在一本小冊子《幽夢影》看到的,是明代張潮同志說的。 我覺得這三福,讀書俺絕對有的是時間,只是下的功夫還不足夠,算一福;身為一名中醫(yī),懸壺濟世,可算二福;把所學(xué)所用,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勉強算個三福。 在我孤寂的中年,中醫(yī)強有力地吸引著我,如膠似漆,尤其是經(jīng)方,苓桂術(shù)甘湯、小青龍湯、茯苓飲、小柴胡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芍藥甘草湯、薏苡附子散,還有很多很多,都曾給過我莫大的快慰。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書里,我與先人對話,沉醉于中不能自拔。我陶醉于門診看病的始末,更愛那肅穆的氣氛。我很喜歡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地寫點自己的學(xué)習(xí)與臨證體會,并很享受其過程。 今世,俺能集三福于一身,足矣! 金匱方證 第五十講 桂枝生姜枳實湯證 【原文】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姜枳實湯方 桂枝 生姜各三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心中痞”,這里心中當(dāng)真指的是心胸部,痞是指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自覺癥狀。那么,心中痞就是心胸部憋悶、堵得發(fā)慌,非常不暢快的感覺。 “諸逆”,與我們前些時候?qū)W習(xí)枳實薤白桂枝湯證條文的“脅下逆搶心”差不多。就是所有的寒飲邪氣向上沖逆,氣逆、呃逆、干嘔、氣上沖都是。 “心懸痛”就懸了。歷代注家大概有兩種解釋,分別是:一種認(rèn)為是“懸空而痛”,心痛如懸,心就像懸著那樣疼,如空中懸物,動搖作痛,而且心痛于上而不下,所以叫心懸痛;另一種是認(rèn)為“懸”與“弦”“牽”音義相近,古來通用,心懸痛就是心胸部牽引作痛。 《說文解字》與《傷寒雜病論》年代相繼不遠(yuǎn),其文字含義應(yīng)該也是最為接近的?!墩f文解字》中“懸”字為“系也,從系持”,又說“系,??也,一曰維也”。它沒有“懸空”那一層意思,也不存在“牽引”的意思,而是“維”和“系”。 這個字是上段不能正常顯示的字符 所以“心懸痛”應(yīng)該是陰寒邪氣獨留心脈,寒性收引,經(jīng)脈拘急不暢,是人心中如有物相系約束之狀,氣息欲滯而疼痛之證??梢岳斫鉃閴赫バ曰蛘咧舷⑿蕴弁?。 那么,一個胸痹的患者表現(xiàn)出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時,張仲景告訴我們“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這張方子三個藥:桂枝,生姜,枳實。桂枝在《傷寒論》中主要用于“表不解”還有“氣上沖”。所以疼痛會想到用桂枝,氣上沖也會想到桂枝。它在這里起到溫通心陽,降逆平?jīng)_的作用,使得經(jīng)脈舒緩?fù)〞?。生姜是治療呃逆良藥。它振奮胃陽,散寒化飲,開結(jié)除痞,幫助桂枝散飲下氣。痞是氣機郁滯不暢所致,非行氣不可,所以用枳實來疏利五臟之氣。那么三藥組合就具備了開閉宣陽、通經(jīng)緩急、降逆利飲的能耐。 每一味中藥都有它的性能功效,中醫(yī)生要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反復(fù)臨證練習(xí),才能把它的性能發(fā)揮出來。 以方測證,我們知道本方證病機是心胃陽虛,寒飲邪氣停留心脈所致。那么,胃陽不振,飲停不化,陰寒邪氣乘心陽虛,上逆困阻心脈,導(dǎo)致心脈拘急,心陽不得敷布,所以出現(xiàn)心胸憋悶不暢,邪氣結(jié)而不散,經(jīng)脈痹滯而出現(xiàn)窒息樣疼痛。 桂枝生姜枳實湯與橘枳姜湯都有枳實生姜,僅有一味藥的差異。橘枳姜湯重在理氣,重用橘皮,以胸中氣塞為主證;而桂枝生姜枳實湯重在散寒降逆,所以用桂枝,以氣逆心痛為主證。 桂枝生姜枳實湯與枳實薤白桂枝湯不僅同樣有“心中痞”的主證,而且枳實薤白桂枝湯證見“脅下逆搶心”,本證有“諸逆心懸痛”,是不是很像。枳實薤白桂枝湯以桂枝、薤白、枳實為主,本方有桂枝、枳實,真的很像。但病機有所不同,枳實薤白桂枝湯證是氣結(jié)在胸,以痰濁閉阻為特點,所以用栝蔞、薤白、厚樸理氣化痰、泄?jié)M降濁;而桂枝生姜枳實湯證是心胃陽虛,寒飲滯心,所以用桂枝溫通心陽心脈,生姜溫中化飲。 這張方子就三味藥,臨床使用機會大不大呢?說實話,單用這張方子的機會不大。但是我們想一想,如果一個人有“胸悶,脅下不適,心中痞,心下急,郁郁微煩,嘔逆”,我們會想到什么,是不是大柴胡湯證?大柴胡湯包含有生姜、枳實,能不能再加上桂枝呢?如果在大柴胡湯證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了心中痞、諸逆心懸痛,當(dāng)然可以加上桂枝。這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常見的。
高源明作品 鐘南進(jìn)士積學(xué)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