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成:蘇葉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防風(fēng)10克、荊芥10克、雙花12克、蒼術(shù)10克、黃芪10克、甘草3克。 功能:解邪固表。 主治:感冒時(shí)邪,鼻流清涕,咽疼、咳嗽、或伴見惡心、大便稀,或有發(fā)熱惡寒,舌苔白薄或微黃膩,脈多浮緩。 用法:上藥為一劑煎兩次,第一次用清水約200毫升,浸藥半小時(shí),煎100毫升左右,第二次用水約120毫升,煎80毫升左右,去渣,兩次藥汁混合后,分三次,早、午、晚溫服服完。一般三劑即愈。否則可繼服三劑。若遇集體感冒者,可按比例同煎,分給每個病人服用即可。小兒用量酌減。 加減: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蠶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淅貝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陳皮9克;頭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惡寒無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葉10克 本文轉(zhuǎn)載自http://blog.sina.com.cn/wangmingdong543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