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量,本次課程,王付教授通過為我們講述小青龍湯的不同用量達到截然不同的治療效果的病例,再次為我們強調(diào)用經(jīng)方重劑量的問題。 小青龍湯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一個重要的一個方。這個方,方的組成,同學們看一下有哪些藥?有麻黃三兩、桂枝三兩、細辛、芍藥、干姜都是三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甘草三兩。我們學習小青龍湯,一方面我們要學好小青龍湯方的組成,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要重視用量??梢赃@樣說,小青龍湯是臨床中非常常用的一個方。這個方,好多好多中醫(yī)大夫都會用,用沒有好的治療療效,這是為什么?其中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同學們要說的用量。下面舉一個用量治病的關系。 在門診上班,遇到一個女同志。她往這個地方一坐,我問她,我說你的病多長時間了?同學們說,你怎么沒有問人家哪不舒服呢?我們在辨證的時候,首先要問一句什么話?哪不舒服吧?我沒有問她哪不舒服。我先問她什么?病多長時間了?為何沒有問她哪不舒服?因為病人往這個地方一坐,我發(fā)現(xiàn)她兩個癥狀,一個癥狀咳嗽,一個喘。我沒有再問她什么病。我一問她多長時間了,她說十七年了。 我問她,我說你多大了?她說我十七歲了。我說你的記憶力相當好。她怎樣說呢?她說她聽她母親說,她三個月的時候感冒了,出現(xiàn)咳嗽、喘,住院了。住院出院了,出院以后經(jīng)??人?、喘,住院,出院,住院,出院?隨著年齡的變化,到了兩歲左右,沒有再繼續(xù)住醫(yī)院。 那小唄,一咳一喘上不來氣,沒有辦法只好住醫(yī)院。在這種情況下,我一摸她的脈象,一看她的舌質(zhì)、舌苔,開方吧?開方,我第一味藥,我寫麻黃、桂枝、細辛,第四味藥沒有寫出來,人家說話了,說你開小青龍湯。我問她我說你是學中醫(yī)的?她沒有說話,搖搖頭。我說你是學西醫(yī)的?她說不是。我說你學什么的?她說我上三年級就都不上了。上小學三年級畢業(yè),為何不上了?咳嗽、喘。 在這種情況下,她說呀,她說小青龍湯是不行的,沒有太大的作用,我找你你給我開一個好方。你說我怎樣說?我說我給你開個差方?我說我給你開的就是好方。她說小青龍湯經(jīng)常吃。我說你怎樣知道是小青龍湯呢?她說我發(fā)現(xiàn)你們中醫(yī)大夫都會開這些藥。 她說,我問了一下實習生,實習生說開的是小青龍湯。我問她,我說你知道不知道小青龍湯的組成呢?她說知道呀,她說我專門問問實習生,實習生還專門跟她說了,她還背一背,就這幾味藥。她說絕大部分大夫在這個方的基礎之上加不加藥?加吧?有沒有減的?有減的。大部分是以小青龍湯為基礎方。我說你會不會開?她說我不會開。我說你找不找西醫(yī)大夫?她說,我現(xiàn)在就不找西醫(yī)大夫。 西醫(yī)大夫要開什么藥,我就知道開什么藥,到藥店買就行。我說你到藥店買中藥,她說不行。說明我們中醫(yī)開起來沒有西藥開起來容易。有這樣一句話,久病成名醫(yī)?久病成大夫。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我是繼續(xù)開,還是換個方呢?繼續(xù)開。 我怎樣總是和同學們想問題想到一起去呢?同學們說繼續(xù)開,我要繼續(xù)開,開下去,還真的開。開完了,她說這個方不行啊,我給她開方,我當時給她開麻黃10克、桂枝10克、細辛10克,凡是三兩我都給它開成什么呢?10克。 小青龍湯這個方用的量,就是兩個計量單位,一個是三兩,一個是什么?半升。半升那就是12克,三兩9克,那9和10差不多,我開方大部分把三兩都開成10克了。這里邊有一個藥呀,叫什么藥呢?叫細辛。在學習中藥的時候,人們對細辛是怎樣認識呢?人們說細辛不過錢。一錢相當于3克,是吧?過錢不安全。細辛有沒有毒?那是真有毒的。如果細辛沒有毒,說明這個細辛是假的。我給她開10克。 方開好以后,我給她了,我一給她,我說我開的方和別人開的方有多大區(qū)別?她看看,她說藥味沒有人家開的多。我說用量呢?她說不知道。我說今天我們要發(fā)現(xiàn)問題,是量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我把抽屜一拉拉開,我把書拿出來,我說我定的量和書上定的量沒有區(qū)別。 她一看,我開的方和書上定的量差不多,她把書一合合上她給我了。當時啊,我寫了一本書,不是我們這個教材。她一看,哦,她說這個方是你的方。我怎樣說呢?我沒有說那樣多,我說這是一個治病的好方,關鍵是用量。第二次來了,她往這個地方一坐,她怎樣說呢?她說怪不得呢,別人開的方效果不明顯,是你的方。我說你吃吃感覺怎樣呢?她說效果和別人開的效果就是不一樣。這一次我跟她說,我說這個方不是我的方,就是同學們所說的古代張仲景的方。 她說那你開的方,為何和別的人開的方治療效果不一樣呢?我說關鍵是我開的方用的量。好多好多中醫(yī)大夫,他在開小青龍湯的時候,他用細辛的量有點什么?偏少了。少了影響治療效果。說這樣多的話,我們要達到一個什么目的?希望同學們開小青龍湯,要開名副其實的小青龍湯。 說著說著,想到了今年,今年是11年吧?就是上學期開學,星期天,我們中醫(yī)學院有一個男同學去我家了。去我家,他怎樣說呢?他說在春節(jié)期間,他們村莊有一個人是支氣管哮喘,哮喘得過春節(jié)就計劃在哪里過了?在醫(yī)院過呢。他去看望了。三說兩不說,人家非讓他開方不行。 他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說開什么方?你說我們給他開什么方?小青龍湯。他問我怎樣定量?通常情況下,我們中醫(yī)學院好多人給我打電話,說我們在家遇到了什么什么病,怎樣開方?我說是某某方。緊接著同學們要問一個什么?怎樣定量?我說照書上抄。他說加藥不加?我說因為我沒有見到病人,你根據(jù)病人的癥狀表現(xiàn)可以加。他說加哪些?我說我沒有見到,這個不好說。 我說病人主要癥狀是什么?他說主要就是喘、痰多、咳嗽。我說可以用原方。他開什么?麻黃、桂枝、細辛、芍藥、干姜、半夏、五味子、甘草,按照我們剛才所說的量開。一開,人家去取藥了,發(fā)現(xiàn)細辛用量怎樣?有點大。我在門診上班,凡是開細辛10克的時候,在細辛的上面都要再怎樣呢?簽上一個名字。人家藥房不取,有的大夫還說了,這個大夫屬于野大夫,他心中還不高興啊,他說我是名副其實的中醫(yī)學院學的呀。 他說他聽我說的呀,他一說,這個醫(yī)院的大夫還真知道我的名字。他說不相信,打個電話,他讓人家開方唄,藥房取不出來,沒有正規(guī)處方,取不出來吧?找大夫,大夫說,一說給我打個電話,我說可以。吃了三天,這個人不在醫(yī)院過年了,要回去。他讓人家吃吃吃,最后病情控制得相當不錯。 他到我家,他怎樣說呢?他說他們村莊的人都說他水平高,都說醫(yī)院的大夫、他們村莊的大夫開的方,沒有他開的方效果明顯。他說我真找到學中醫(yī)的感覺了。沒有治病你不知道,當你一治病,你真會體會到治病的好處。他說他終身難忘。到我家,他跟我談談治病的體會。舉了兩個例子,強調(diào)一個目的,什么問題?量的問題。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