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都喜歡有文化的人,誰都喜歡有修養(yǎng)的人,誰都喜歡知識面廣的人,他們是社會精英、人類的典范教材。但是,必須要具有獨立的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別是要有骨氣,不要讓人說成是文弱儒生,弱不禁風。 記得有篇報道,說的是有一位華人在美國工作獲諾貝爾科學獎,名叫李遠哲是中國臺灣人,他自己都不知道獲諾貝爾科學獎,還是聽別人告訴他的。 從一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我們看出,有知識,有科學成就的人,不需要炫耀;不需要張揚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到的成果;更不需要自吹成果及知識多么淵博。即使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也沒有必要去宣揚自己的科學成果。不管專家評委能否發(fā)現(xiàn)你的成果,我想,是金子總會發(fā)光,而不是毛遂自薦,乞求來的榮耀。 擁有高貴品格的科學家是專心研發(fā)自己的科研,而不是整日想著如何上報,求人讓自己的成果獲獎或者千方百計的托人來獲得所要的榮譽,大肆吹捧自己的成果如何高明,想一想,這樣得來的榮譽有價值嗎?人格還高尚嗎?一名真正從事研究的科學家,絕對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此。 每個人生來都是如初,都是后天的不斷努力學習成長的,那些文人墨客同樣如此,應該具有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骨氣,但不可能完全如此。比如從政的官員,下級必須服從上級,而且官員在下鄉(xiāng)考察時面對群眾、賢士,應該要表現(xiàn)出“處下”的風度,不要高高在上,傲視凌人。 文人墨客是受人尊重的人,但是絕不能做一個弱不禁風的知識分子,必須要具有獨立的人格和高尚的人品,特別是要有堅不可摧的骨氣。 社會作為人類的大家庭,就應該尊重和維護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高尚人品,至少不能培養(yǎng)他們的“低下人格”,從目前看很多規(guī)定就是培養(yǎng)人的低下人格。比如評選先進人物或者優(yōu)秀工作者,都是先發(fā)微信通知,讓人去投票,然后按投票多少確定結果,于是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投票了,只要能為自己得到票數(shù)的都要求來投票,其實,到最后的結果就是你拉的人多,得票數(shù)就多,你就獲勝。這就是你比別人優(yōu)秀的成果! 一個知識分子如果像如此所得的成果,那這個社會還有真正的科學家嗎?自己拿自己的作品去求獎,自己講自己作品如何好,忘記作為一名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文人墨客怎么如此虛榮?貶低同行的作品其實就是在貶低自己的人品,此時你的人品,還能有格調嗎? 人們都很敬仰有文化的人,他們是社會精英、人類的典范教材,他們人品道德和人格修養(yǎng)的好壞影響著整個社會素質的好壞。我們要培養(yǎng)人格高尚的知識分子和文化人,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的修養(yǎng),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拿出自己的真才實學,展示自己優(yōu)秀的卓越才華,為社會為自己的人生創(chuàng)造無限的能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