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坐在沙發(fā)上一直發(fā)愣,突然一個閃念將我喚醒:快過年了,兒子應該為家里做點什么?于是拿起手機便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得知兒子正與幾位好友在聚餐,吃得很高興。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心情,只說了句沒事,等吃完飯回家再說吧!過了一會兒子給我打來了電話: “爸!有啥事?” “沒事,就是想你了!” “不是吧!你應該有話要說” “真的沒什么!就是想問你馬上就要過年了,你想過為家里做點什么沒有?” “還真沒想” “那好!老爸提醒你:你今天也二十歲了,你自己想想應該為家里做點什么?具體怎么做?用什么方式表達?我不過多干涉。你好好想想!今后你應該想和做類似的事情了!這就是男人的責任與擔當。從這些小事做起,否則你今后參加工作了,你如何面對生活與工作中的日常事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是玩耍就是睡覺的日子是不能過一輩子的!” “嗯,好!” 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經(jīng)常在我的腦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可以說默念無數(shù),但僅僅是字面意思的理解,始終不得其要與妙。昨日與兒子囑托讓我忽然開悟,覺得有必要深深檢討,并予以踐行。 “子不教父之過”從字面意義上講應該是:兒子沒有教養(yǎng)是父親的過錯;從現(xiàn)實意義看應該是:孩子沒有教育好,應該是父母親的錯,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教師,是孩子做人做事的榜樣…… 反觀自我,我常常在生悶氣,有時甚至是抱怨,覺得:孩子不懂事!不聽話!不想事!懶散慢融于一體,私利欲集于一身,真是不堪。今晨醒來,頓覺這一切確實是我之過、我之錯。在過去的日子我們大人總是以各種借口和理由,沒有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內(nèi)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確實是失誤與過錯。有時一著急不是訓,就是罵,更有甚者會拳腳相加,總覺得我已讓你吃得飽,穿得暖,花的有就是對孩子的責任已到,義務已盡…… 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不僅是身體的成長,更重要的是思維的成長與三觀的塑造。一個人只有三觀養(yǎng)好,能大腦開悟才算是真的成長成熟。這都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應該深省與反思而立悟立行且持之以恒的重中之重。 孩子!我錯了!我開悟的太遲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盡力而為,少增遺憾! 賢聚于青山垣 2019年元月26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