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 又是一年小年日,家家戶戶迎新春。 凝神靜氣,硯墨執(zhí)筆,筆尖起落間,才發(fā)覺,與小年不期而遇。 小年到,祝福到,小年詩詞與君共享,祝大家小年團團圓圓! 《小年四首》 二三鞭炮入窗來,訝覺新春序幕開。 徑向鏡中辭舊我,一彈衣袖不徘徊。 有夢飄搖東海東,年年照見小梅紅。 憶來相報能何事,君自無心我自窮。 自尋白酒佐清茶,卻道人生有路斜。 我有詩思三百萬,倩誰遺我一枝花? 今有佳時不可殆,滿城燈火花如海, 縱然人世有蒼桑,于闌珊處得自在。
小年把酒品茶,感嘆人生縱放詩情。縱然滄桑,也不能錯過小年佳節(jié)的風光。 《木蘭花慢·送灶》 清·杜文瀾 聽千街響竹,趁宵半、送神歸。 正白馬迎初,黃羊薦后,風漾靈旗。 瓊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綠章遲。 知否天閽萬里,九門虎豹環(huán)司。 芳時。彩燕絲雞。中婦艷,少兒嬉。 笑因熱何人,踞觚憑我,媚奧奚為。 休辭歲盤草草,供梅花、聊當贈行詞。 好問和羹心事,炊香到處春回。 人間煙火,十分熱鬧! 小年是團圓的日子,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無論貧窮富貴,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七絕·小年》 小年灶神欲升天,面見玉皇評人間, 待到眾仙下凡日,天地雙界盡歡顏。 小年已過,天氣晴好,濃濃的新春氣息撲面而來,大地皆是歡顏。 《祭灶與鄰曲散?!?/span> 宋·陸游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 小年習俗流傳已久,每逢春節(jié),家庭團圓,親人歡聚,歡歡樂樂過大年。 《祭灶詞》 宋·范成大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 乞取利市歸來分。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庚子送灶即事》 魯迅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請灶君吃了膠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diào)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殺黃羊祭灶的風俗自漢代流傳下來。 《過小年》 簿霧輕籠林如黛,一路笑聲落老莊。 家犬撒歡只吠客,鄉(xiāng)親屠宰不謀商。 開桌小菜邀山鬼,擺酒大杯會灶王。 歸去不知臨日暮,騰云駕霧愈張狂。 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供品除糖瓜之類外,也有供水餃,取民間“起身餃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條。 《歲晚書事》 宋·劉克莊 門冷如冰盡不妨,由來富貴屬蒼蒼。 誰能卻學癡兒女,深夜?jié)摕涝钕恪?/span> 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jié)日景象。 小年到, 溫一壺好酒, 讓幸福在肚里悄悄冒泡; 喝一口好茶, 讓溫馨在心里持續(xù)伴繞; 辦一桌佳肴, 讓喜慶在身邊長久照耀; 寫一段祝福, 讓幸運在小年不斷升高; 小年已到, 祝你萬事順心快樂不消!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