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小時前,富藝斯紐約“二十世紀傳奇腕表”拍場。 已故影星保羅·紐曼本人那塊迪通拿以1550萬美元落錘,含傭1775萬。 折合人民幣差不多1.18億! 富藝斯告訴我們,買家通過電話競拍。 最后兩位出價咬得很緊,Aurel Bacs一度停下來等著,最后落槌時幾乎熱淚盈眶。 這個價格超過今年5月富藝斯日內(nèi)瓦拍場“保大帝”的3500萬人民幣,勞力士最貴腕表記錄,短短幾個月后易主。 這枚獨一無二的保羅·紐曼迪通拿,也超過2016年11月百達翡麗鋼款ref.1518合約7600萬人民幣的拍價。 成為史上最貴腕表。 勞力士和百達翡麗“表王”之爭,進入了更加焦灼階段。 2017年11月11日,即將在日內(nèi)瓦進行兩年一度的“Only Watch”慈善拍賣,百達翡麗這枚孤品將倍受關(guān)注。 /// 說保羅·紐曼這只迪通拿是二十世紀傳奇腕表,一點不為過。 由它命名的勞力士這個盤面腕表系列,和百達翡麗計時萬年歷系列一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是腕表拍賣市場熱門。 古董表市場一直存在,但是像今天這么火熱,也不過十年時間而已。 二十年前,一只品相完好的保羅·紐曼面迪通拿,拍價2萬美元左右,差不多是當時勞力士新表價格6倍,已經(jīng)不便宜。 相同那只表,今天再回到拍場,將超過新表價格100倍不止,沒有百萬美元別想染指。 2013年,佳士得迪通拿五十周年專場拍賣,一只1969年產(chǎn)不銹鋼款保羅·紐曼面,買家為它掏出99萬瑞郎,合約100萬美元。 2017年5月,保大帝同場拍賣會,一只18K黃金保羅·紐曼面,拍出372萬瑞郎,合約382萬美元。 這款旋入式計時按鈕表款,目前僅知存世三只,但是“少”并不足以支持如此高價。 那為什么保羅·紐曼面迪通拿這樣熱門?故事還得從迪通拿誕生說起。 勞力士1963推出新款計時碼表,并贊助美國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此表也正式命名為“迪通拿”。 六七十年代,勞力士生產(chǎn)了一批稱為“exotic dial”的迪通拿,特點是小表盤時標前端小方塊,特殊字體的數(shù)字刻度,等等。 但是市場銷售不好,這個特別盤面當時并不受待見,買的人不多。 有報道說,由于滯銷,勞力士當年從經(jīng)銷商手里回收大部分該表款,更換成正常盤面后再重新上市銷售。 也很不巧,勞力士還沒怎么理順迪通拿的銷售問題,石英危機就來了。 /// 以提升手表精準度為目的,整個六十年代,瑞士人都在研究石英機芯,但他們并沒有第一個把它商業(yè)化。 到了1969年,日本精工第一只石英手表上市,搶占先機。 隨后,以電池為動力的亞洲石英表越做越便宜,精準又省事,幾年功夫就把瑞士機械表打得爬不起來。 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瑞士在1970年還有9萬名鐘表從業(yè)工人,到1984年剩下不到3萬,消失掉三分之二的工作崗位。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 七十年代初,亞洲石英表用精準和廉價打敗瑞士機械表;十年之后,也是因為廉價,品質(zhì)越來越差,把自己也給打敗了。 在對石英表的反擊中,瑞士機械表找到一個好辦法:弱化時間功能,賦予機械表奢侈品配飾功能和收藏價值。 一方面,把奄奄一息的古老品牌一一扶起,注入資金,開發(fā)復(fù)雜功能,復(fù)興傳統(tǒng)工藝,控制產(chǎn)量,售賣情懷。 另一方面,在二手市場上回收自家品牌古董表,修葺殘垣斷壁,完善歷史檔案。 /// 這個時候,精明的意大利商人出場了。 意大利一直是瑞士鐘表的重要市場,從懷表時代,到二戰(zhàn)后腕表繁榮。 愛彼能夠獨立度過石英危機、不被資本收購所倚仗的皇家橡樹表款,當年便是應(yīng)意大利經(jīng)銷商要求所開發(fā)。 
 意大利商人眼光精準獨特,二手表交易也被他們找到賺大錢機會:古董表有量多量少之分,稀缺就有機會賣出高價。 迪通拿“exotic dial”盤面先被意大利人選中。 低價買進后,他們想辦法宣傳這種盤面腕表的稀有和珍貴,無疑“明星代言”是最有效的傳播方法。 翻閱各種體育、娛樂雜志歷史期刊后,他們找到了好萊塢影星保羅·紐曼佩戴這款腕表的照片。 
 彼時保羅·紐曼雖年過六旬,1986年剛憑借《金錢本色》獲得金像獎,人氣不減。 而且年輕時相當帥氣,是好萊塢最性感男星之一;他與喬安娜·伍德沃德又被奉為明星夫妻楷模,無疑是最佳人選。 從此,這個“exotic dial”面盤迪通拿,就被稱為“保羅·紐曼面”迪通拿。 事實上,保羅·紐曼不止一塊勞力士,佩戴最多的也不是這塊。 按照富藝斯這次拍賣前調(diào)查的背后故事,這塊迪通拿在1984年已被保羅·紐曼送人。 
 “保羅·紐曼面”迪通拿在拍賣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二十多年里,保羅·紐曼本尊早就跟它沒關(guān)系了。 然而商人足夠精明。 “保羅·紐曼面”的稀有,以及它和保羅·紐曼的故事,被反復(fù)提及宣傳;每一只“保羅·紐曼面”也被挖掘背后故事。 隨著拍賣市場持續(xù)升溫,“保羅·紐曼面”漸漸成為腕表傳奇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古董表還是歐美少部分表迷的喜好,保羅·紐曼面有五六倍溢價已相當不錯。 后來,亞洲奢侈品市場發(fā)力增長,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中國市場爆發(fā),鐘表收藏成為熱潮,古董表市場擴大數(shù)倍。 
 國外媒體曾報道,單蘇富比一家拍賣額,2010年時還是兩三千萬英鎊,到2015年已經(jīng)增加到一億英鎊。 今天,富藝斯紐約這一場拍賣額就有近3千萬美元,現(xiàn)在整個古董表市場已有數(shù)十億美元規(guī)模。 這個市場被勞力士和百達翡麗占去70%以上份額,但兩個品牌對待拍賣市場態(tài)度完全不同。 百達翡麗以鐘表記錄完整著稱,任何一款懷表和腕表,都有生產(chǎn)和銷售相關(guān)記錄,并對表主和拍賣行提供查詢服務(wù)。 
 而勞力士素來神秘,對于拍賣市場采取冷漠態(tài)度,不支持不反對。 古董表價格堅挺,也是勞力士和百達翡麗兩個品牌廣受歡迎原因之一。 不過有個事實需要認清,勞力士和百達翡麗古董表可以賣出天價,但并不代表你買的表就可以保值增值。 因為拍賣的那只表稀缺,有故事,往往是那個故事才讓它價值連城。 “Only Watch”慈善拍賣,也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百達翡麗為這場拍賣準備的ref.5208,換上了很少使用的鈦金屬表殼,能否超越他自己兩年前730萬瑞郎的記錄? 
 又能否超過這剛剛誕生的史上最貴腕表——保羅·紐曼迪通拿? 表王之爭,百達翡麗會落下風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