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行曲的特點是節(jié)奏清晰,強弱分明,節(jié)拍規(guī)正且常用4/4或4/2拍子;結(jié)構(gòu)多是均衡對稱方正型的;旋律多是雄壯有力、剛健豪邁的,其主題常采用大主和弦的分解進行為開端以造成昂揚向上的氣勢。進行曲常用來作為集體行進時的歌曲,以統(tǒng)一行進者的步伐與激發(fā)人們的
某種情緒。
1、 第一號威風(fēng)凜凜進行曲--倫敦愛樂樂團(Pomp and
Circumstanc...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第一號威風(fēng)凜凜進行曲》(也譯為威儀堂堂進行曲)由英國作曲家、指揮家愛德華·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完成于1901年。威風(fēng)凜凜進行曲(Pomp &
Circumstance),以莎士比亞的名劇《奧塞羅》第二幕:“光榮戰(zhàn)爭的壯麗堂皇與驕傲”為標(biāo)題,共計五首作品。分第一號,第二號,第三號,第四號,第五號;第一號最有名。1901年10月19日利物浦的首演即相當(dāng)成功,《第一號威風(fēng)凜凜進行曲》著名的旋律正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其慢速的一段是英國第二國歌。
愛德華·埃爾加是英國音樂復(fù)興的代表作曲家之一。1857年6月2日在伍斯特郡莫爾文希爾斯區(qū)布羅德希思出生。成長在濃厚的音樂環(huán)境中。1885年繼承父職任教堂管風(fēng)琴師。在他29歲的時候,他認(rèn)識了大他8歲的前市長亨利·羅伯茲爵士的女兒愛麗絲,3年之后兩人結(jié)婚。直到埃爾加將近40歲的時候,他才有了一些作曲家的名氣。他為地方音樂節(jié)譜寫音樂,并逐漸被人重視。1899年在他42歲的時候,他的第一步交響樂作品《謎語變奏曲》獲得出版,獲得成功。1900年他又創(chuàng)作了清唱劇《杰龍修斯之夢》。這兩部作品被譽為英國音樂開始復(fù)興的標(biāo)志。1901年他創(chuàng)作了他的5首《威儀堂堂進行曲》的第一首(最后一首創(chuàng)作于1930年),好評如潮,英國國王和王后也出席他的音樂會。這奠定了他作為當(dāng)時英國最成功作曲家的聲譽。1920年后,由于妻子去世,很少有重要創(chuàng)作。1924年被封為英王御前音樂教師。1931年成為從男爵。1934年2月23日卒于伍斯特。埃爾加的音樂深受19世紀(jì)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約翰內(nèi)斯·勃拉姆斯、理查德·瓦格納等人的影響,同時帶有某些英國風(fēng)格。他熱愛英國的文化和自然風(fēng)光,有時也贊頌大英帝國。他的軍隊進行曲《威儀堂堂》第1首(1901),多年來一直是新聞片中不列顛皇室鏡頭的必不可少的配樂,也是他最流行的作品。他結(jié)束了英國二百年來依附于德國和意大利音樂的附屬地位,是英國音樂復(fù)興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著名的《威風(fēng)凜凜進行曲》被譏為有歌頌強權(quán)之色彩,使得后期埃爾加聲望陡降,不再被認(rèn)為是世界級大師,直到去世30年后方開始恢復(fù)。愛德華·埃爾加在最新的E系列20英鎊鈔票中取代邁克爾·法拉第成為新的頭像?!?nbsp;
2、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倫敦愛樂樂團(Piano Sonata No. 11 ...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即《A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
3、
拉德斯基進行曲 -- 老約翰·施特勞斯(Radetzky
Marsch--Johann
Strauss)
《拉德斯基進行曲》,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作于1848年。是老約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經(jīng)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jié)束曲,并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
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拉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斯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tǒng)治,曾率領(lǐng)軍隊侵略鄰國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風(fēng)?!?nbsp;
4、
舒伯特《軍隊進行曲》(Franz
Schubert:marches militaires)-- 維也納愛樂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
5 義勇軍進行曲 (管弦樂版/演奏兩遍)
-- 上海交響樂團;陳燮陽(指揮)
6 斗牛士進行曲(TOREADOR`S SONG FROM
“CARMEN”)-- 交響曲
7 波基上校進行曲 (Colonel
Bogey March) -- 奧爾福德
《波基上校進行曲》,英國作曲家奧爾福德作于1914年,他一生作有大量進行曲,唯有本曲最為流行,曾被獲1957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桂河大橋》用為插曲,因而廣為流傳,故又名《桂河進行曲》。
影片《桂河大橋》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支奉命被迫投降的英國軍隊在日本俘虜營守軍的淫威下維護英國民族和軍隊尊嚴(yán)的故事。影片中英國軍隊踏著整齊的步伐走入俘虜營
時,士兵們用口哨吹響了這首充滿活力的樂曲,向日本守軍顯示了不屈的斗志。因電影《桂河大橋》采用口哨吹奏主旋律,故在此后演奏時,大都在管弦樂基礎(chǔ)上加以口哨聲。
該曲也是2010年姜文執(zhí)導(dǎo)的《讓子彈飛》片中的插曲?!?nbsp;
8、
小約翰·施特勞斯:閑聊波爾卡 (Tritsch-Tratsch,
Polka schnell, op.214)
《閑聊波爾卡進行曲》,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作于1858年,管弦波爾卡舞曲。又譯為《嘰嘰喳喳波爾卡》或《嘰嘰嘎嘎波爾卡》(臺譯《喋喋不休的波卡》)。全曲有聲有色地表現(xiàn)了婦女們?nèi)轮?、笑著和愉快地閑聊時的情景,是作者的波爾卡舞曲中較為流行的一首?!?nbsp;
9、 波斯進行曲(Persischer
Marsch)-- 小約翰;斯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
《波斯進行曲》,小約翰史特勞斯作於1865年,最初定名為《波斯軍隊進行曲》,在維也納出版前被簡化為現(xiàn)在的名稱。作品有三個旋律,簡短而堅定,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上同時融合了十九世紀(jì)歐洲音樂以及中東音樂的風(fēng)格?!?nbsp;
10、 雷電波爾卡( Lightning
Polka) -- 約翰.斯特勞斯(Johann Strauss)
《
雷電波爾卡》(約翰斯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作者最著名的波爾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小約翰施特勞斯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中的疾風(fēng)、雷雨和閃電的音響。全曲為“ABA”三部曲式,自始至終呈現(xiàn)出熱烈的氣氛。A段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是暴風(fēng)雨來臨之前的預(yù)示,氣氛生動活潑;在第二主題中可以清楚地聽到“雷鳴電閃”的音響,仿佛真的出現(xiàn)了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景象,這里是全曲的華彩部分。B段主題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時地穿插著
“雷鳴電閃”
般的場面,色彩交織、生動無比。全曲的總時間并不長,但足以給聽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nbsp;
11、 約翰·
威廉姆斯:奧林匹克進行曲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奧林匹克進行曲》,又名,奧林匹克鼓號曲 。這首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主題 ·
“奧林匹克的榮耀”(又稱:奧林匹克進行曲)是美國當(dāng)代音樂大師約翰· 威廉姆斯(Jhon
Williams)的大作。分別收錄于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官方主題音樂專輯,由約翰 · 威廉姆斯(Jhon
Williams)親自指揮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完成。 奧林匹克的榮耀”體現(xiàn)了Jhon
Williams一貫的大氣磅礴的氣勢。在樂曲的旋律和氣勢方面尚無同類音樂能與之企及。”
12
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A Midsummer Night's) --
蒙特利爾交響樂團(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是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所作的配樂。樂曲以響亮的小號聲開始,接著進入到一段莊嚴(yán)的列隊進行音樂,接下來是較輕松活潑的進行曲,重復(fù)兩次后與木管樂器的優(yōu)雅聲混為一片,逐漸淡去。新人入場時只是播放開頭部分,曲調(diào)莊嚴(yán)雄偉,氣勢昂揚。一般常被教堂婚禮選用為新郎、新娘進場時的曲目?!?nbsp;
13
萊昂.耶塞爾:玩具兵進行曲(Plastic
soldiers March) --
群星
《玩具兵進行曲》的作者是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他生于1871
年。他所寫的這首《玩具兵進行曲》是流傳最廣的一首玩具兵進行曲。音樂是以玩具兵為題材的兒童樂曲——《玩具兵進行曲》。據(jù)說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所做的一個甜蜜的夢,用夢境里的故事寫成。內(nèi)容是這樣的: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里偷偷
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
,后來又打鬧嬉耍。正當(dāng)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nbsp;
14、蘇薩(J·P·Sousa):星條旗進行曲 (star spangled
banner)
《星條旗進行曲》又名《星條旗永不落》(star spangled
banner),作者蘇薩(J·P·Sousa),美國作曲家,曾為樂隊小號手和小提琴手,1880年到1892年任華盛頓海軍軍樂隊隊長,退職后自組蘇薩管樂團,在歐美巡回演出,作有100多首進行曲,被后人稱為“進行曲之王”。
《星條旗進行曲》是作者1895年去意大利度假,突然聽聞樂隊經(jīng)理人去世的消息,在乘船回國途中所作?!?nbsp;
15、約翰·菲力浦·蘇薩(John
Philip Sousa): 華盛頓郵報進行曲(Washington Post
March)
《華盛頓郵報進行曲》作者:約翰·菲力浦·蘇薩(John Philip
Sousa,1854-1932),美國作曲家、軍樂指揮家。他所作的軍樂曲中,最著名的有:《星條旗永不落》、《棉花王》、《華盛頓郵報》、《越過海洋的握手》等。
華盛頓郵報一直致力于鼓勵公立學(xué)校的學(xué)生們用更加具有文學(xué)性的語言表達他們的思想,蘇薩有意為該報創(chuàng)作這首進行曲獻給它和它的讀者。這是個絕妙的主意。1889年,華盛頓郵報要舉辦一次有獎競賽,以鼓勵兒童的短文創(chuàng)作。授獎儀式安排的史密斯琛學(xué)院進行。屆時,所有的來賓和參賽者都將欣賞到海軍陸戰(zhàn)隊樂隊特選出來的樂曲。授獎活動的前幾天,郵報請?zhí)K薩為大賽創(chuàng)作一首樂曲,他非常樂意地答應(yīng)了。這樣,在1889年6月19日這一天,《華盛頓郵報進行曲》在二千多兒童和他們父母、朋友的面前奏響,從而成為了蘇薩創(chuàng)作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nbsp;
16、蘇薩:雷神進行曲 (SOUSA The
Thunderer)
《雷神進行曲》,作者蘇薩,1854年於華盛頓出出生?!?nbsp;
17、卡爾.泰克(Karl
Teike):舊友進行曲(Alte
Kameraden)
《舊友進行曲》作于德國作曲家卡爾.泰克,是進行曲中的名作。它的輕快優(yōu)美的旋律為全世界人所熟悉。
卡爾·泰克(Karl
Teike,德國人,1864-1922年)。泰克十四歲起學(xué)習(xí)打擊和號等樂器的演奏法,十九歲加入軍樂隊,據(jù)說入隊後在樂隊長指導(dǎo)下接受作曲訓(xùn)練。泰克完成這首進行曲時,教導(dǎo)他作曲的樂隊長已經(jīng)調(diào)職,由另一位樂隊長接任。他滿懷自信地把完成的樂譜,拿給這位新上任的樂隊長看。可是,樂隊長非但沒有稱贊,更冷淡地對泰克說:「這樣的進行曲最適合是放進爐裏生火把它燒了!」
泰克就此可惜地離開了軍樂隊。遭受到前輩的冷酷對待,泰克向軍樂隊提出了辭職。這時候,一直同甘共苦的軍樂隊老友們?yōu)樗e行了送別會?!肝覀儾皇腔锇閱??不是同志嗎?一起奮起吧!」伙伴們?nèi)会岙?dāng)場一齊演奏了他的樂譜。深受感動的泰克把這首進行曲題名為「舊友進行曲」。「舊友進行曲」樂譜以二十五馬克這非常低廉的價錢出售。據(jù)說,這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老百姓三天的工資??墒牵S著出版受到注目,不久在全世界被演奏。泰克脫離樂隊後,一面在鎮(zhèn)上從事警官工作,一面繼續(xù)作曲,留下了大約一百首進行曲。”
18、居塞比·威爾第(Giuseppe
Verdi): 歌劇《凱旋進行曲》(Opera:Triumphal March)
《凱旋進行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居塞比·威爾第所作,是四幕歌劇《阿伊達》第二幕第二場達拉斯凱旋歸來時的音樂。后來,被后人改編成管弦樂曲和管樂合奏曲,稱為《大進行曲》或《阿伊達進行曲》。全曲由兩個主題組成,第一主題表現(xiàn)凱旋而歸的將士們在行進時的矯健英姿,第二主題表現(xiàn)的是人們熱烈而歡快的情緒,是一首很值得收藏的作品!相信有很多人熟悉這首氣勢雄壯的曲子!”
19
弗朗茲.瓦格納:雙鷹旗下的進行曲(Richard Wagner:A double-headed eagle
March)
《雙鷹旗下的進行曲》,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茲.瓦格納作曲。瓦格納非那瓦格納。作者是奧地利軍樂隊隊長,寫了許多進行曲和舞曲。這首《雙頭鷹進行曲》最為有名?!半p頭鷹”源于舊奧地利帝國的軍旗.全曲豪壯,旋律具有奧地利風(fēng)格,十分優(yōu)美。”
20
巡邏兵進行曲(F. W. Meacham: American
Patrol)
《巡邏兵進行曲》又稱《美國巡邏兵進行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有一名美國陸軍士兵,名字叫米查姆。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并為自己是一名光榮的美國巡邏兵而感到自豪。于是他寫下了這首流芳百世,著名的《巡邏兵進行曲》?!?nbsp;
21 、阿拉姆·哈恰圖良:馬刀舞曲(Aram
Khachaturian:Sabre
Dance))
馬刀舞曲是管弦樂曲。是1939年米高揚建議,為亞美尼亞藝術(shù)季而創(chuàng)作的,原名為《Shchast'ye》,是“幸?!钡囊馑?。這部舞劇的胚胎后改編成這部《Gayaneh》,把劇情改寫成描寫亞美亞邊境集體農(nóng)莊工作的年輕姑娘加雅涅的故事?!?nbsp;
22 蘇佩《輕騎兵》序曲(Franz
von Suppé:Light Cavalry
Overture)
《輕騎兵進行曲》,作者:蘇佩,奧地利作曲家。輕歌劇《輕騎兵》于1866年3月21日首演。時至今日,雖然歌劇本身已極少演出了,但本曲和《詩人與農(nóng)夫序曲》卻成為作者流傳廣泛的代表性作品。
《輕騎兵》序曲更是輕歌劇序曲中最為人們喜愛的作品之一,并被改編為管樂合奏曲。音樂一開始,由小號和圓號以高亢嘹亮的號角性音調(diào)奏出輕騎兵主題,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瀟灑、精神煥發(fā)的輕騎兵隊伍。緊接著,長號用合奏與這一主題相呼應(yīng),形成了濃厚的軍營氣氛。隨后,小提琴以極快的速度和跳躍的節(jié)奏型奏出一個輕捷明快的主題,表現(xiàn)了輕騎兵機敏歡悅的形象。由小號為主奏的進行曲主題緊接著就出現(xiàn)了,這一主題不僅充分發(fā)揮了加洛潑舞曲歡快的特點,而且還運用了模仿馬蹄聲的描寫性表現(xiàn)手法,生動逼真地表現(xiàn)了輕騎兵隊伍的行進,這是這部作品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旋律?!?nbsp;
23、柴可夫斯基:胡桃鉗進行曲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The
Nutcracker)
《胡桃鉗進行曲》又譯作《胡桃夾子進行曲》,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永垂不朽的名曲。本曲是他為芭蕾舞劇
《胡桃夾子》(Nutcracker, Op. 71. 1891-92) 所譜的管弦樂組曲
。”
24、 柴科夫斯基:
兒童進行曲(Pyotr
Ilyich Tchaikovsky:Puppet March)
《兒童進行曲》又名《木偶進行曲》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作曲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此曲是孩子們排隊領(lǐng)圣誕節(jié)禮物時的進行曲,表現(xiàn)了他們活潑敏捷、天真無邪的稚氣和熱情。
樂曲以銅管清脆的號角般的音調(diào)為主,管樂與弦樂輕快地對答?!?nbsp;
25 尤利烏斯·伏契克(Julius
Fucik):勇士入場進行曲 (Warriors Entry
March)
《勇士入場進行曲》,尤利烏斯·伏契克(Julius
Fucik)——捷克著名軍樂隊指揮與作曲家。曾師從德沃夏克的伏契克是一名多產(chǎn)的作曲家,共創(chuàng)作了400多首進行曲、波爾卡及圓舞曲作品,至今仍有不少在捷克國內(nèi)上演。在這些作品中,最為著名的要數(shù)編號為Op.68的《勇士入場進行曲》。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rèn)識這首曲子可能是從馬戲團小丑出場時,那詼諧歡樂的主題開始的。作為現(xiàn)今馬戲團小丑出場最受歡迎的主題,《勇士入場進行曲》通常被冠以《雷鳴與閃電》的標(biāo)題?!?nbsp;
26 魯熱·德·利爾:馬賽曲
(Rouget
de Lisle: La
mareillaise)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原名為《萊茵軍進行曲》,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德·利爾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傳遍了全國。三個月以后,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工人
隊伍高唱這首歌曲,浩浩蕩蕩地開進巴黎;馬賽的俱樂部每次召開會議,開始和結(jié)束時都必定演奏這支歌曲;馬賽人在行軍路上也高唱這支歌。《馬賽曲》因此得名?!?nbsp;
27、
《共和國戰(zhàn)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共和國戰(zhàn)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是首美國的愛國歌曲,由茱麗雅·沃爾德·何奧(Julia
Ward Howe)作詞,為南北戰(zhàn)爭期間十分流行的歌曲,原版詞曲是由南卡羅萊納州 (South
Carolina)人威廉·史蒂夫創(chuàng)作。該曲亦可稱為《迦南之樂土》(Canaan's Happy
Shore)或《兄弟們,你們會遇見我嗎?》(Brothers, Will You Meet
Me?)并被當(dāng)成營火靈魂樂傳唱。這首好聽易懂的旋律傳遍全國各地,并作為許多新歌詞的配樂(但多數(shù)的歌詞十分粗俗)。”
28
擲彈兵行進曲(The
Granadeer's March)
《擲彈兵行進曲》是英國最著名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步兵行軍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jì),原作者不明。
據(jù)說起源于17世紀(jì)的歌曲“THE NEW
BATH”(新浴池)。拿破侖時代是很流行的軍歌,現(xiàn)在是白金漢宮前換崗儀式的必奏曲。
電影中如果有17世紀(jì)的英國軍隊,一般都會出現(xiàn)《英國擲彈兵進行曲》,比如:《愛國者》、《太陽帝國》、《加勒比海盜》......”
29
詹姆斯·漢尼根:蘇維埃進行曲(James Hannigan:Soviet
March)
《蘇維埃進行曲》本身并不是蘇聯(lián)歌曲,作曲者是美國人詹姆斯·漢尼根,且創(chuàng)作年代也不是1987-1991時期,而歌曲本身只是作為紅色警戒3的主題曲。
詹姆斯為眾多當(dāng)今最受歡迎的游戲創(chuàng)作高水平的音樂, 他的作品包括 《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上、下)、《命令與征服:
紅色警戒3》、《命令與征服4:泰伯利亞的黃昏》、《美食從天而降》(VG)、任天堂的《藝術(shù)學(xué)院》、《指環(huán)王:阿拉貢的冒險》、《自由槍騎兵》、《邪惡天才》、《史前逃龍》系列3、《星際私掠者:
黯星梟雄》、《太空廢船》、《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VG)、《瘋狂主題公園》/《模擬主題公園》、《共和國: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VG)、《雷霆戰(zhàn)隊》、《火龍帝國》以及幾個《自由格斗》的主題(“F1”和“FIFA”
系列)等。早年詹姆斯還曾為大量的電視和電影配樂,曾經(jīng)擔(dān)任電影《迷失太空》的音效設(shè)計;為松巴(Zomba)、查普爾
(Chappell)、索尼 (Sony)音樂娛樂公司、貝塔斯曼環(huán)球 (BWG Universal)音樂公司以及西部第一(West
one )音樂公司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
30、
瀨戶口藤吉:軍艦行進曲
《軍艦進行曲》是瀨戶口藤吉(時任橫須賀海軍樂隊兵曹長)作曲的進行曲。在日本一般以『軍艦マーチ』的名稱廣受認(rèn)識。在明治30年(1897年),為在鳥山啟作詞的“此の城(のち、軍艦)”中加上本曲成為軍歌,日后再編成進行曲發(fā)表。本曲為日本具代表性的進行曲。亦是舊日本海軍及現(xiàn)在的海上自衛(wèi)隊之官方進行曲,會在下水典禮等的各種活動中演奏?!?nbsp;
31
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Rossini: william Telloverture)
《威廉·退爾》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劇作,這部作品以十三世紀(jì)瑞士農(nóng)民團結(jié)起來反抗奧地利
的故事為題材,歌頌了瑞士人民反抗異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斗爭精神。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爾》即是根據(jù)這部作品而寫,為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代表作,體現(xiàn)了其藝術(shù)的最高峰。劇序曲比歌劇本身更為有名,是音樂會上經(jīng)常演出的節(jié)目之一,全曲描繪阿爾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環(huán)境,和瑞士
志士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進軍。曲中旋律優(yōu)美、 節(jié)奏活潑宛如一首交響詩
。這首序曲共分四個樂章,連續(xù)演奏,因此也是較罕見的分樂章歌劇序曲?!?nbsp;
32、
埃爾默·伯恩斯坦:萬寶路進行曲((Elmer
Bernstein:The
Magnificent Seven)
《萬寶路進行曲》出自美國著名的電影配器大師埃爾默·伯恩斯坦之手,原是電影《七俠蕩寇志》的主題曲,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萬寶路廣告主題曲,激情澎湃、無比豪邁。其曲目充分表現(xiàn)出美國音樂的特點,融合了古典、爵士樂與現(xiàn)代等形式多樣的音樂風(fēng)格,配合優(yōu)秀的錄音,讓聽眾充分領(lǐng)略管弦樂多元化的音色表現(xiàn)?!?nbsp;
33、 約瑟夫.蘇克:迎向新生(Suk:
Towards a New Life)
“約瑟夫.蘇克:迎向新生
約瑟夫.蘇克是國際知名的作曲家與小提琴家。出身于音樂世家,11歲進入布拉格音樂學(xué)院進修理論、作曲與演奏。三年之后開始正式作曲,并于1981年成為德弗札克的榮譽學(xué)生。蘇克于1892年畢業(yè)之后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捷克四重奏”,維也納首演后即獲得布拉姆斯、漢斯里克等名家的衷心贊譽。他后來與德弗札克的女兒結(jié)婚,并任教于母校指導(dǎo)作曲,新一代的作曲家如…馬提奴、波胡斯拉夫即出其門下。除了交響詩和其他大編制的樂曲,蘇克也為管弦樂團寫了許多輕快的交響進行曲,作于1920年的“迎向新生”即為他在1932年的奧運會贏得獎賞”
34 約翰.艾爾蘭:史詩進行曲(
Ireland: Epic March)
“約翰.艾爾蘭:史詩進行曲
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之加冕進行曲
約翰.艾爾蘭是英國名作品家。1893年就讀于皇家音樂學(xué)院,受教于C.V.史丹佛門下;離校后在許多教堂擔(dān)任唱詩班指揮舉風(fēng)琴彈奏。在1904年至1924年間,他逐漸建立起自已的風(fēng)格而躋身英國名作曲家之林。他的音樂具有英國國家樂派的活力與旋律,同時又融合了法國印家樂派的和諧精妙之處。1923年艾爾蘭重回皇家音樂學(xué)院任教,直到1939年退休。令人振奮的“史詩進行曲”作于1942年?!?nbsp;
35、 赫特.柏遼士:拉高濟進行曲(Berlioz: Rakoczy
March)
“赫特.柏遼士:拉高濟進行曲本曲又名《匈牙利進行曲》
當(dāng)柏遼士24歲時,哥德名著“浮士德”正好發(fā)行法文版?!斑@本書令我十分著迷”白遼士寫道:“我無法放下這本書,我不斷的讀它,無論是吃飯、去劇院,甚至在街上?!庇捎谶@本書的啟發(fā),他寫了“浮士德八景”,并將之送給歌德以微求他的意見。因歌德對音樂并不在行,遂找來柏林名作曲家卡柴爾特(孟德爾頌的老師)共同批評;而最后兩人對此曲的評價卻是十分嚴(yán)苛的貶抑,令柏遼士非常失望,從此將它放置一旁。直到1845年當(dāng)柏遼士在歐洲巡回演奏時,他才摘錄一些“浮士德八景”中的樂章,并加入自已虛構(gòu)的情節(jié),動手寫一出“戲劇性的傳奇”。柏遼士在他的回憶錄中曾提到拉高濟進行曲的背景由來:“當(dāng)我們要離開維也納的前一晚,有個愛樂者帶著一些老樂曲來找我,并告訴我:“如果想使匈牙利人喜歡你,一定要寫些他們所熟悉的民族曲調(diào)?!庇谑前剡|士選擇了畢哈里為榮耀領(lǐng)導(dǎo)匈牙利反抗奧地利的拉高濟王子而寫的“拉高濟進行曲”,將它編入作品中,而且果然在匈牙利的首演中獲得空前的成功。這進行曲不止是進行曲而已,同時也像是凝聚了匈牙利人對獨立自由的渴望,而終于在兩年后引發(fā)**。由于乙曲的成功,柏遼士遂將它編入“浮士德的天譴”中?!?nbsp;
36、
小約翰施特勞斯《西班牙進行曲》(Johann Strauss II: Spanischer Marsch)
37、
小約翰施特勞斯《拿破侖進行曲》()Johann Strauss II: Napoleon March)
38、 婚禮進行曲(瓦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Wedding
March)
39、小約翰.斯特勞斯:戰(zhàn)爭進行曲 (Johann Strauss II :Es
war so wumderscho)
40、小約翰.斯特勞斯:祝你健康進行曲(Johann Strauss II
:Good health March)
41、 小約翰.斯特勞斯: 為弗蘭茨·約瑟夫皇帝之得救而歡呼進行曲(Johann
Strauss II :Kaiser-Franz-Joseph
March)
42、 神圣的戰(zhàn)爭 --
Alexandrov
Ensemble
《神圣的戰(zhàn)爭》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著名歌曲。由詩人瓦·列別杰夫·庫馬契作詞,蘇軍紅旗歌舞團第一任團長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作曲,它被譽為“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音樂紀(jì)念碑”。比如蘇聯(lián)電影《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中有一段鏡頭:紅旗歌舞團在陣地中演奏神圣的戰(zhàn)爭并通過數(shù)部電話機將歌聲傳向保衛(wèi)莫斯科的各個前線,前線的步兵,炮兵,坦克兵聽到話機里的歌聲后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一齊向敵軍發(fā)起了猛烈進攻,擊毀了敵軍大量的裝甲車輛與坦克,保衛(wèi)了莫斯科。
電視劇《士兵突擊》的插曲。劇中連長高城最喜歡聽的,也是他在鋼七連解散后用來遮掩他的哭聲的前蘇聯(lián)軍歌。
電視劇《潛伏》的片尾曲《深?!穼嵸|(zhì)就是經(jīng)過重新填詞的神圣的戰(zhàn)爭。自該片播出以來,片尾曲一直受到爭議,有人認(rèn)為
:“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戰(zhàn)歌居然被盜用為當(dāng)代極具商業(yè)化和粗制濫造的電視劇中,而且歌詞還被改的面目全非,這不僅是對犧牲于法西斯槍口下英雄烈士的玷污,而且剝奪了我們下一代從神圣的戰(zhàn)爭中接受反法西斯教育的權(quán)利,這簡直是對全人類的犯罪”。但《潛伏》一劇自播放以來,深得廣大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在新的《深?!吩~中也凸顯了
人信仰高于生命的堅定信念,是難得的 歌曲。”
43、 歌頌進行曲---英國皇家樂團( Hooked On
Marching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44、
德國二戰(zhàn)軍歌:為了元首出一片陽光()Ein Heller und ein B...
)
46、 英國國歌:Rule
Britannia -- The Band of the Prince of Wales's
Division
“這是英國的國歌之一。英國的法律并未規(guī)定唯一的國歌,但在大多數(shù)場合下使用的是《神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Queen)。Rule, Britannia!出自巴洛克時代的英國作曲家托馬斯·阿恩(Thomas
Arne)的歌劇Alfred,1745年在倫敦首演,為劇終的獨唱加合唱。詞作者James
Thomson其實卻是個蘇格蘭人,但是他顯然想尋求整個不列顛島的一種統(tǒng)一的形象。
這首歌曲日后成為英帝國對外擴張形象的象征,從19世紀(jì)到20世紀(jì)初,通過殖民擴張而迅速發(fā)展的英國皇家海軍成為世界頭號海軍,也正是印證了其中Britannia
rule the waves一句。英國海軍艦艇時常在出港作戰(zhàn)時會懸掛拼寫作Rule
Britannia的信號旗。二戰(zhàn)后,英帝國瓦解,皇家海軍迅速衰落,但直到今日,這首歌依然作為維系不列顛島各個角落的重要紐帶而受景仰。
這個曲調(diào)歷來曾被眾多作曲家所引用,比較出名的例子如貝多芬的《惠靈頓的勝利》,還有瓦格納據(jù)此主題所作的一首早期的序曲,他還曾說“這個旋律的前八個音歸納了不列顛人的全部性格”。”
47、 轟炸魯爾水壩記 (The Dam
Busters)
《轟炸魯爾水壩記》根據(jù)史實改編,描述英國科學(xué)家研究出水面躍進炸彈,透過空軍低空飛行投彈,炸毀德國主要水力發(fā)電廠,令德國蒙受極大損失,是2次大戰(zhàn)上英國空軍一大功績?!?nbsp;
48、小施特勞斯:俄羅斯進行曲
(Russian March)
49、尤利烏斯·伏契克:佛羅倫薩進行曲(Florentiner
March)
50 奧爾福德:波基上校進行曲(Kenneth
Joseph Alford:Colonel Bogey
March)
視頻網(wǎng)址:http://www.365yg.com/i6632572902652772867/#mid=1563280220354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