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數的意義》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第一課時,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兩次初步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十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幾”,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小數的意義。本學期,筆者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兩次執(zhí)教,頗有想法。 初試:形式類比掩蓋了豐富的數學思考 考慮到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位小數,那何不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教學。于是教學中從舊知引入教學,試圖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并引導學生有效運用已有經驗進行新知的學習。 首先,教師讓孩子將3/10、8/10、9/10改寫成小數,并思考這些小數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發(fā)現(xiàn)十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幾,零點幾就是十分之幾。 接著,教師出示了25/100、4/100、36/100、5/1000這幾個小數,讓學生猜一猜把這些分數改寫成小數,可能是什么小數,學生通過類比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想到25/100可以寫成0.25、4/100可以寫成0.04,36/1000可以寫成0.036,5/1000可以改寫成0.005;有的由分母是10的分數都可以改寫成一位小數,想到分母為100的可以改寫成兩位小數,那分母是1000的小數就可以改成三位小數。還有的甚至想到一萬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零零零幾,就是四位小數。 上課時,感覺很順暢,可當解決下面問題時,學生卻出現(xiàn)了以下的錯誤。 細究原因,學生僅憑借著三年級時所初步認識的小數的經驗來研究,用已有經驗類推新知,“十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幾”,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那么百分之幾就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千分之幾寫成三位小數,學生學會了形式上的類比、模仿,表面看學生自己研究沒有很大的困難,貌似都會了,可是學生缺少豐富的感性認識,沒有很好地將小數的意義和分數的意義建立起內在聯(lián)系,始終沒有觸及到小數的意義的內涵,顯然這便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類比法是數學中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可以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從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數學中的許多定理、公式和法則是通過類比得到的,在解題中尋找問題的線索,往往也借助于類比方法,從而達到啟發(fā)思路的目的。但是,我們的教學不能止步于類比,而要在類比的基礎上更著重于意義的建構,深入到知識的本質。由此看來,形式的類比還要上升到意義的建構。 重建:多元表征促成了學生的意義建構 有了上述的反思,于是在重新設計這節(jié)課時進行了更深刻地思考,小數的意義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對小數意義的建構,要建立在對十進制分數理解之上,需要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那么在教學時給學生呈現(xiàn)多種直觀載體、模型,來豐富學生對小數意義的認識,該是教學的很好策略。出于這樣的認識,就有了以下的設計。 1 A.情境表征 ①實物情境——借助長度單位研究。 1厘米、9厘米、47厘米、1毫米、3毫米用分數、小數表示分別是多少米?在尺子上數一數、指一指,并在小組內說說每個小數的意義。 小組匯報: 生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厘米是其中的1份,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9厘米是其中的9份,是9/100米,也就是0.09米。47厘米是其中的47份,是47/100米,也就是0.47米。 生2:怎么知道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生3:因為1米等于100厘米。 師:0.01米小數點后面的0可以去掉嗎? 生:不可以,那就變成0.1米了,0.1米是1分米,而不是1厘米。 …… ②生活情境——借助貨幣單位研究。 給物品的單價設計標簽(單位是元):1元5角、5分、4角8分。 學生交流想法。 生:1元=10角,把1元平均分成10份,9角是9份,是9/10,也就是0.9元。 生:1元=100分,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5分是其中的5份,是5/100元,也就是0.05元。 生:4角8分=48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48分是其中的48份,是48/100元,也就是0.48元。 ③多種情境——自由靈活表達。 師:剛才我們借助了長度單位和貨幣單位認識了小數,你還能想到利用什么單位來研究小數呢?舉例子說說吧。 生1:我想到了體積單位,5毫升=0.005升。 生2:我想到了質量單位,356克=0.356千克,75千克=0.075噸。 生3:我還想到了面積單位,104平方厘米=0.104平方分米。 師:咦,你們怎么沒有人提到時間單位? 生:時間單位不行,時與分的進率是60,分和秒的進率也是60,不好直接寫成小數。 多種上單位的自由表達,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體會到時間單位的進率是60,所以多少分、多少秒不能直接寫成小數的形式,溝通十進制分數與小數之間的關系。 B.符號表征 忽略分數和小數后面的單位,脫離情境,只留下分數和對應的小數。 C.語言表征 引導學生讀一讀分數和對應的小數,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小數的意義。 師:自己小聲讀一讀黑板上的式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同桌討論交流一下。 生: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生: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生:如果是四位小數,就表示萬分之幾。 D.圖形表征 通過直觀圖形,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①正方形、正方體 ②數軸 2 “小數的意義”是節(jié)概念教學課,研究表明,學習者需要通過內化概念的多種表達形式,并與已有的內在表象發(fā)生相互作用,以此促進或影響學習者的數學理解[1]。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對于一個數學知識的學習,往往可以通過多元的形式來表征,不同的表征形式是為了對不同的概念或不同的問題進行不同的闡述,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從而達到對數學本質的感悟。教學中我們運用圖形、符號、語言等從多角度來表征小數的意義。當然,對于不同的表征形式,教師應更重視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在表征的不同成分之間建立充分的聯(lián)系,并進行靈活的轉換,幫助學生較全面地把握數學學習對象的本質與非本質屬性,從而進行意義的建構。 小數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和十進制分數建立起聯(lián)系??紤]到學生的認知經驗和思維特點,先從形象的、具體的情境表征入手,讓學生結合米尺和貨幣單位、面積單位、質量單位等,借助單位之間的進率來體會小數的意義,當學生建立了表象后,再去情境,擦掉單位名稱,抽象出符號,分數和對應的小數,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小數的意義,實現(xiàn)了由形象的表征到抽象的表征之間的轉換。接下來再由抽象的表征轉換到形象的表征,由直觀圖形的演示,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深刻地理解小數的意義,當然,這里,也可以讓學生具體說一個小數的意義,學生或是結合具體情境來說,或是抽象地說。種種,都是幫助學生溝通不同表征之間的聯(lián)系,并經歷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過程,建構起小數的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