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荒玄 統(tǒng)稿:李可可 ![]() 誰說讀書無用?不讀書,我們怎知天下大事?不讀書,我們怎會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知地理?不讀書,我們怎會曉五千年的文明史?不讀書,怎會有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不讀書,又怎會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讀書,又怎會有滿腹的雄才,緯地的大略?不讀書,哪來的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品? 讀書,是精神世界的事,是漂泊的靈魂在尋找精神的家園;讀書,可以改掉我們的陋習惡俗,而提高我們的品質(zhì)、氣韻、風度;讀書,可以使我們超越時空的縈回、歲月的碾壓,擺脫蒙昧的人生。 ![]() 于謙詩云: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讀書可以擺脫傷感、痛苦可以抵擋孤獨、寂寞;可以使自己飄逸、灑脫;可以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充實自己的精神、心靈 讀書可以使自己隨著知識的增加而潛移默化,深入骨髓; 讀書可以使自己的視野不斷的拓展,而改變一生; 讀書可以使自己懂得人生的真諦,有了生命底蘊; 讀書可以使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可以像雨露一樣,滋潤干涸的心靈。 培根說:“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 我們或許認為金錢可以滿足我們物質(zhì)生活的需求,但卻不能像讀書那樣,能充實我們蒼白的人生。 年少讀書,讀的是書中的佳句美文; 青年讀書,讀的是書中的自然風景; 中年讀書,讀的是書中的思想哲理; 老年讀書,讀的是書中的深邃意境。 讀書不可操之過急,知半解,而應當熟讀而認真思索,慢讀而循序漸進。 翁森詩云: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閉門能思己之過失,讀書可凈己之心靈。 讀書之妙,妙在使人生豐盈; 讀書之益,益在使思想深邃; 讀書之好,好在能使人清醒。 只因我們清貧,所以才讀書;只因我們落后,所以才求知;只因我們無知,所以才需充盈內(nèi)心。 莊子說:“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 ![]() 家有藏書千萬冊,可以惠及子子孫孫; 閱盡天下之好書,才可代代葉茂根深。 讀一本修身養(yǎng)性的書,可以寵辱不驚; 讀一本榮辱道德的書,可以提升靈魂; 讀一本啟迪人生的書,可以去留無意; 讀一本富有哲理的書,可以豐富一生。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而我則認為,精讀一本好書,可以醫(yī)病。 在書中看大千世界,則是一番五彩繽紛的情景; 在書中看世態(tài)炎涼,則可品出世間的冷暖人情; 在書中學倫理道德,可以滋養(yǎng)我們饑渴的靈魂; 在書中不斷的求索,可尋到無盡的寶藏與黃金。 曹雪芹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誰說讀書無用?讀書可以傳遞感情,悸動心靈; 誰說讀書無用?讀書可以在困惑、迷茫之時,聆聽大師教誨的聲音; 誰說讀書無用?讀書可以使枯萎的歲月增添一些綠色的詩韻; 誰說讀書無用?讀書可以蓄氣養(yǎng)德,可以使人智慧、聰穎。 ![]() 有人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數(shù)學使人精密,學物理使人深刻,學倫理使人高尚,學邏輯修辭使人善辭”。 如果不讀書,哪有好的心性、人設?如果不讀書,哪能使思維活躍,融會貫通?如果不讀書,哪能山窮水復,又會柳暗花明? 不讀書的人才是無用,而讀書的人才能讓思維在漫長的時空中馳騁,在變化的風云中顯出英雄本色,在艱難困苦中凸顯出堅強而智慧的生命原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