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作者Kayden: 都說加拿大是養(yǎng)老的好地方,各種好福利,各種適合老年朋友的活動場所,生活設施上也為老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溫哥華更號稱老年人的天堂,這個多元文化的宜居城市兼?zhèn)涠际械姆比A和鄉(xiāng)村的寧靜,景色優(yōu)美,空氣清新。而無處不在的中國餐廳及商店,也讓遠走他鄉(xiāng)的老人們隨時感受來自家鄉(xiāng)的溫暖味道。 因此,不少人在溫哥華安穩(wěn)下來之后,立刻想到遠在國內的雙親,歡歡喜喜地申請他們來這里安度晚年,一來免去了思念牽掛之苦,二來父母在自己身邊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顧。而有一些父母,當然也想和兒女孫輩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還可以幫助料理家務,照顧孩子,讓兒女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fā)展事業(yè),開拓人生。 想法確實非常美好,但生活就是這樣難以預料,有時往往事與愿違。 網絡上經??吹接腥吮г垢改?,也有父母控訴子女的不是,甚至還有人發(fā)文聲稱,自從婆婆來溫哥華幫忙帶孩子后,自己的婚姻卻被她毀了,和丈夫的關系日益惡化,已經走在離婚的路上了......這位華人女士在貼子里無奈地表示:結婚已經3年的她,和丈夫從大學時就開始相戀,感情基礎原本深厚。兩人一起經歷找工作、買房、生子,現(xiàn)在兒子也1歲了,小家庭也是美滿穩(wěn)定。 由于夫妻兩人都要工作,因此申請婆婆從中國過來溫哥華幫忙照顧孫子。然而,這一幫忙,麻煩卻更多了。 首先,她和婆婆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多分歧和沖突,而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更是大相徑庭。婆媳二人,經常話不投機,然后陷入冷戰(zhàn)狀態(tài),互不理睬。而做丈夫的每天下班回家以后,先是要被自己的媽媽拽到一邊,聽她控訴媳婦對她的不尊重及冷漠。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間,又要被妻子湊過來訴苦被婆婆刁難。他像“夾心餅”一樣被夾在中間,只覺得頭痛欲裂,苦不堪言。 慢慢的,他開始借口加班,朋友聚會等等,回家越來越晚。即使回家,他也寧愿關在房間打游戲,不想和妻子有過多的交流,也不想卷入這場堪稱復雜的婆媳紛爭。久而久之,夫妻關系開始變得緊張,一次又一次的爭吵之后,怨恨越積越深,最終兩人筋疲力竭,婚姻也隨之走到盡頭。原本一個美好的三口之家,竟然就這樣面臨破碎,而這一切的導火索,卻是身邊共同生活的老母親,讓人不免覺得難過。 為何會這樣?難道真是:當父母在天邊時,心痛;當父母在身邊時,卻變成了“頭痛” 。特別是在異國他鄉(xiāng),“頭痛”尤甚? 而我的一位溫哥華朋友,就剛剛經歷了一場頭痛加心痛的煎熬。 她的媽媽來到溫哥華和她居住一年,前段時間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回國。自從媽媽走了以后,她突然像丟了魂兒一樣失落,悲傷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無法呼吸的心痛,讓她整天以淚洗面。 而讓她日思夜想的媽媽,卻讓她“頭痛”了整整一年。 在過去的一年中,幾乎每次見到她們,都是拉著我抱怨對方如何的不好,她表現(xiàn)出對媽媽極大的失望,比如媽媽在公眾場合的大嗓門,頑固不化的飲食習慣和老思想,不科學的育兒方式等都是她不能接受的。老人是第一次出國,什么都覺得新奇,有時候外出看到特別的人和事情,就會目不斜視,指指點點,比如看到一個黑人,老媽媽會盯著人家說:“ 這個人好黑啊!” 看到有漂亮的房子,也會站在房前指指點點,用她一貫的大嗓門評論一番,而每當這時,身旁的女兒只覺得尷尬不已。平時她睡覺晚了,吃飯少了,媽媽也要管一管。尤其是無論她帶媽媽去哪里玩,似乎總聽到同一個評價:“ 不好玩,鄉(xiāng)下,怎么又是鄉(xiāng)下?!” 讓她哭笑不得的同時也覺得頭疼,不知如何做才能讓媽媽開心。 一有機會,老人也是一字一淚向我訴說女兒的不聽話和對她的苛刻。她非常不滿女兒的生活習慣,為這事,沒少和她講道理卻仍然不奏效。還有就如何坐月子一事,一個傳統(tǒng)中式,另一個幾乎完全西化的兩個人,也是爭吵不休。結果月子沒坐好,兩人又是互相埋怨。而每當女兒要求她吃披薩漢堡被她拒絕時,總是得不到對方的理解,反而是一頓數(shù)落......老人懷著牽掛之情及欣喜之心,漂洋過海來和女兒相聚,本想著還能幫些忙,誰知,這一年竟如“惡夢”般存在。 俗話說:相見好,同住難。再相親相愛的人,如果太過親近無間,不懂收斂寬容,也許就像兩個想要依偎的刺猬一樣,相互取暖不成,反而彼此中傷。 一家人老老少少在溫哥華一起生活,互相照應,做兒女的仍可盡著孝順之道,而父母輩也為家庭繼續(xù)在海外發(fā)揮余熱,同時享受繞膝之樂及安逸晚年,場面想想都覺得幸福溫馨。 父母和子女的想法可能千差萬別,作息規(guī)律等等也不盡相同,有時還有所謂的代溝存在,但只要雙方多多包容理解,凡事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秉著愛的初心,念著親情的力量,矛盾就會大大地減少?;蛟S,做父母的明白“兒大不由母”的真諦,對子女的生活不予過多干涉,凡事善意提醒,點到即止,任憑 “兒孫自有兒孫?!?,就會有云淡風輕的灑脫。而為人子女者,除非父母愿意,也許應該放棄打造“完美雙親”計劃,對他們有看不順眼的地方,就試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父母老了,也許略顯遲鈍粗糙,在異國他鄉(xiāng),老人內心或多或少有一些迷茫和不安,兒女就是他們唯一的依靠,理應善待他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那是一種怎樣的遺憾和無奈。 有機會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人好好珍惜這難能可貴的幸福時光吧,一家人平安快樂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但愿每一個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都沒有牽掛天邊父母的心痛,更沒有來自身邊父母的頭痛。 弄文學的人,只要一堅韌,二認真,三韌長就可以了。熱愛生活的人,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也就足夠了。喜歡用文字表達一絲情懷,一段回憶,一片鄉(xiāng)愁,一種人生。愿與大家分享商機資訊,見解感悟。 |
|
|
來自: 昵稱33877192 > 《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