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山人野趣
生命需要自在地聆聽,生命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造的過程。生命不需要斗爭,我們只要帶著一顆慧心,用禪的智慧來看待人生問題,那么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快樂的。 ? 一個受盡苦難的人來到寺院后便嚎啕大哭,說自己再沒有活路了。禪師很憐憫他,便留他在寺里住宿。一天清晨,這個人看到初升的太陽,他問:“人生是什么呢?”禪師說:“太陽落下,還會再升起,這就是人生啊?!?br>? 理想世界是離不開現(xiàn)實世界的,理想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理想就好比空中樓閣一般,它不過如同泡影,雖然看起來很美,卻對現(xiàn)實人生沒有什么用處。 ? 為什么我們活得不快樂?因為我們的心中常有迷妄。這就好比,你明明可以選擇自己最適合的事情做,可你偏偏選了別人能做而你不行的事情,而原因只是,你認(rèn)為這是一種光鮮體面的生活。 ? 只有將自然認(rèn)為是自然,將自然納入自己的生命中,我們與自然才不是隔斷開的。同樣的,我們只有把生活中的各種人、事、物納入自己的胸懷,才不會被挫敗、困境和數(shù)不清的煩惱打敗。 ? 山還是山,但山卻不會遮擋自己的視線;水還是水,但水卻不會把自己淹沒;困境依然存在,但困境反而成為對自己心性的磨礪;煩惱依然存在,我們卻能夠在煩惱中尋找到一線光明和生機(jī)。 ? 當(dāng)我們過分強(qiáng)調(diào)理性,那么生活中的樂趣必然很難體會到。不論生活如何不幸、困苦,我們都應(yīng)該對生活抱有一點情義和希望。 ? 當(dāng)我們的心安靜下來,去傾聽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從前以為是很刺耳的聲音,都會變得很悅耳,比如他人的批評、指責(zé),或者某些誤解。其實聲音從來都沒有減少、改變,而是我們的心境不同于以往,平靜祥和的心才能聽到生活中更多悅耳的聲音。 ? 切身體驗,就是要我們把身與心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不要做脫離現(xiàn)實的美夢,而是要把兩腳深深地扎進(jìn)生活的土壤里,然后用雙手在這大地上蓋起自己的夢想。

? 當(dāng)我們關(guān)上心門,任憑內(nèi)心一片雜亂時,我們確實要不斷地領(lǐng)受苦悶,如此一來那可真是解脫無門。但禪家卻說,只要我們從自我封閉的小世界里走出來,把心門敞開來,試著讓心平定下來,那么身心自由柔軟又舒適的感覺就會頓時生起。而這種狀態(tài),便是解脫。 ? 若想不與真實的生命脫節(jié),那么就應(yīng)該熄滅心頭那些無用的妄想。你多多思考如何解決工作上的難題,就要比你想著如何一步登天更契合禪意。因為前者是對生活的思考,而后者,不過是無知的妄想。 ? 不得不說,有許多束縛和桎梏,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套上去的。比如,你不斷地追求財富,哪怕再累也要追逐,因為你覺得財富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的標(biāo)準(zhǔn)。再比如,你不停地渴求著某位異性的愛情,因為你固執(zhí)地認(rèn)為,能夠把條件這么好的異性追到手,這樣才能彰顯自己的能力??墒?,你有沒有想過,當(dāng)你跌落自己挖的陷阱時,等待自己的將是無邊無際的痛苦呢? ? 所謂解脫,便是我們從自己設(shè)定的局限中自然而然地走出來。當(dāng)你覺知到,財富、名利、愛情都不過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因而不在對其迷戀執(zhí)著時,你自己就會從以往的局限中跳脫出來。而當(dāng)你跳脫出來之后,你收獲的將是無邊的歡喜。如果那只井底之蛙能夠從井里跳出來,那么它看到的必然是另一番大景象,而我們在很多時候,就如同那只井底的蛙。 ? 生命的意義從來就不在于盲目地奮進(jìn),如果你連目標(biāo)都沒有,你再賣力地奔跑又有什么用呢? ? 古時候的臨濟(jì)大師曾經(jīng)說過:“不要把別人的頭,安在你自己的脖子上?!比说纳鼉H有一次,并且它時間有限,又何必要執(zhí)迷于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和別人一樣呢?別人的日子再好,那也是別人的,但你可以想辦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 ? 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都不要先去逃避。試著和這些困難面對面,不帶任何情緒和評斷地去看待它們,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自己敢于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問題時,問題便不再成為問題。 ? 懷著心機(jī)經(jīng)營生活,不如單純自然地創(chuàng)造生活。因為前者只能讓人們陷于身心的疲累,而后者卻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人們的熱情。 ? 人們總是把生活看作是一種掙扎,甚至在本該歡欣的時候想到的也是痛苦。其實,不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瞬間即逝的,但也正因此,快樂的時候應(yīng)該盡情享受,而痛苦的時候卻要對未來抱持著希望。 ? 孤獨(dú)感人人皆有,但這沒有什么不可忍受的。即便你只身一人生活,依然可以把目光投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并在其中找到樂趣。永遠(yuǎn)不要指望著依靠別人來停止孤獨(dú),也不要以為放縱欲望就可以掩埋孤獨(dú)。事實上,孤獨(dú)是人的天性,但在禪家看來,這也正好是讓心安靜下來,并想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的最佳時機(j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