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東漢末年之一特殊的歷史時期,隨著天下諸侯的爭奪之勢,最終致使荊州此地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是一處重要的戰(zhàn)略根據(jù)地。后期劉表被任命為鎮(zhèn)南將軍,荊州牧等重要職位。他統(tǒng)領荊州期間,算得上是治理有方,招誘并施,使得后期荊州之地充滿了來自各地的人才精英,就比如諸葛亮早期也曾經(jīng)在此地隱居。在那個戰(zhàn)亂的時期,劉表之所以能夠?qū)共懿倥c孫堅等人,是離不開他手下那些大將的輔佐。 ![]() 其中就魏延、黃忠、李嚴、霍俊等八位將領,都是劉表手下能力初中的八位猛將,但是我們都知道,后期這八位將領之中,有四位都跟隨了劉備,也就是上文我提到的四位。那么既然身為劉表的部將,為何會選擇跟隨劉備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八位大將之中的黃祖,早在和東吳交手之時就已戰(zhàn)死沙場了。在劉表去世之后,這剩余的七位將領之中四位投靠了劉備,兩位投靠了曹操,只有一位選擇了東吳。 ![]()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因為孫權所統(tǒng)領的東吳,常年與荊州的劉表交手,曾經(jīng)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死在劉表的手下,因此他們之間的恩怨已久。荊州將士長期與東吳交手,那么劉表手下的部將自然大多不愿投靠于他們曾經(jīng)的敵人了。在此基礎之上,在對戰(zhàn)東吳戰(zhàn)役之時,八位大將之中的黃祖還被殺,這樣他們之中選擇東吳的就更少了。 ![]() 至于北方的曹操,在荊州之士眼里,他是入侵的一方,曾經(jīng)在曹軍與荊州的多次戰(zhàn)役之中,劉表之子劉琦就力搏曹軍。當然,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曹魏固然強大,并且曹操手下猛將如云,荊州曾經(jīng)的大將如果依然投入曹營之中,很有可能就不會得到重用,就算是得到賞識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相較于曹操,急需人才輔佐的劉備此時看來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劉備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實施展自己能力的平臺,因此眾將才選擇跟隨與他。后期身處荊州的諸葛亮、龐統(tǒng)也更是忠心相隨。 ![]() 并且劉備曾經(jīng)在荊州呆了7年之久,在這段時間之中,他很有可能早已搶占先機,對于人才采取了拉攏的態(tài)度,例如八員大將之中的魏延,早在劉備入荊州之時就非常信任與感激他,到了后期至死都沒有背叛蜀漢。這些將士后來都成為了蜀漢之中的頂梁將士,為蜀漢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