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其實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教什么,孩子就學什么。所以,往往孩子身上顯現(xiàn)出的小缺點,就是在映射家長身上的大問題。 01.孩子不服管教 , 爸媽教子觀點不統(tǒng)一 一個家庭中,爸爸覺得孩子就應該快樂成長,沒必要上補習班,媽媽想著孩子能出人頭地,對他的學習較為嚴厲。兩個觀點不統(tǒng)一,就把孩子拉到身邊:“別聽你爸/媽的,聽我的”。 如果爸媽某一方過于庇護孩子,他會乘機尋找對驕縱自己的教育方法感興趣,本能排斥另一方的教育方法,“你根本不像我媽,只像個又嚴又兇的老師”。 應對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兩人意見產生分歧時,應事先商量好“今天誰負責說,誰負責傾聽”。即使對方的觀點你不贊同,也少插嘴。達成一致后,再和孩子交流。 02.孩子在意別人的點評, 反應爸媽可能表揚過度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自從有了孩子后,許多爸爸媽媽為了孩子成為一個自信、敢于嘗試的人,不管孩子做什么,張嘴就表揚:“哇,你真是太棒了!”“真聰明,好能干啊!” 
 這種沒有針對性的表揚方式,給孩子短暫的激勵,但從長遠來看,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只會盲目的尋求他人的認可,容易導致孩子自以為是,驕傲自滿。 應對方法: 表揚具體,注重過程,不夸聰明,只夸努力?!敖裉炜茨阋换丶揖拖茸鲎鳂I(yè),我剛才看了,字跡工整,沒有涂改的地方,寫作速度、正確率又有進步,值得表揚”。 03.孩子經常撒謊, 反應爸媽的某次懲罰太重 有許多孩子由于想要獲取父母的獎勵,或者逃避懲罰,只好說謊。但是,一旦被發(fā)現(xiàn),家長出于擔心孩子學壞了,性格不純良,就會狠狠的責備和體罰孩子,希望他能從中吸取教訓。 可是,不分原因就教訓孩子,會讓他覺得“既然你不愿意聽我說清楚事情的經過,那以后我就不說了?!比缓笳f更多的謊言,去掩蓋事實。 
 應對方法: 家長應注意引導孩子說實話,少用“撒謊”字眼,改用批評的手段,就事論事,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所要承擔的后果。同時因為他勇于認錯改錯給予鼓勵。 04.孩子嫉妒心很強, 反應爸媽愛拿他做比較 有時候家長一句話語氣不夠和善,或者一板臉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尤其是當孩子聽到你和其他家長說他不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心生妒忌。 因為,從1歲多開始孩子就有明顯的妒忌心理,他們希望自己樣樣都比別人好,這樣媽媽就會更喜歡自己。但是,當別人比自己的優(yōu)秀,容易讓孩子產生敵對心理。 應對方法: 做家長應記住,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拿孩子與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而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yōu)點,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05.孩子愛講臟話沒禮貌, 反應爸媽可能言行不當 孩子不是天生有禮貌,禮貌是被教養(yǎng)出來的。如果父母本身不注重自己日常言行舉止,孩子潛移默化自然有樣學樣,比如罵人、經常打斷別人講話、大聲喧嘩等。 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些行為時,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看看過去哪段時間沒有做好表率。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身邊有沒禮貌的朋友,則要提醒孩子“遠離”。 
 應對方法: 在教孩子文明用語的時候,家長也要跟著做。兩人互相監(jiān)督,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了解到別人家做客應保持什么樣的禮節(jié)。 06.孩子不愛與爸媽說話, 反應爸媽喜歡嘲諷他 孩子有了小秘密,不愿意和爸爸媽媽分享時,一般會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但是,很多家長會好奇,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甚至對他冷嘲熱諷。 一旦被孩子發(fā)現(xiàn),少不了一場“戰(zhàn)爭”,之后你和孩子的談話就會變得越來越少,親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逐漸增多。 應對方法: 首先家長應尊重和守護孩子的隱私,其次優(yōu)先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征求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你覺得怎么做會更好?”一起交談,這也能讓孩子更愿意說出自己的秘密。 
 父母要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有出息的人,應該講究科學方法,“三思而后行”。一方面遵循孩子發(fā)展的規(guī)律,給予適當的指導。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自己,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家長天天向上,孩子自然會好好學習。家長改變一點,孩子受益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