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一說婦科神方——溫經湯 2017-10-16 仲景中醫(yī)文化傳播 古方中的“溫經湯”有兩個,一個是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溫經湯”,另外一個是宋代陳自明的《婦人良方大全》中的“溫經湯”,二方雖同為一名,藥方卻不一樣。在這里,我們說的是金匱溫經湯。 金匱溫經湯是經方中惟一一張注明能夠治療不孕癥的藥方。 學治感冒,要看傷寒論 。 學雜病,要看金匱要略 。 要養(yǎng)生,看黃帝內經,內經是中醫(yī)的生理學基礎。 神農本草是中醫(yī)的藥學基礎。 〖方源〗《金匱·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22》“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組成〗 吳茱萸 三兩
當歸 二兩
芍藥 二兩
川芎 二兩人參 二兩桂枝二兩阿膠 二兩
牡丹皮 二兩,去心
生姜 二兩
甘草 二兩
半夏 半升,麥冬去心,一升 〖方歌〗 溫經湯用吳萸芎,歸芍丹桂姜夏冬,參草益脾膠養(yǎng)血,調經重在暖胞宮。 〖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漏下不止,月經不調,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入暮發(fā)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亦治婦人久不受孕。 〖功用〗 溫經散寒,祛瘀養(yǎng)血。 〖運用〗 1.本方為婦科調經常用方劑。主要用于沖任虛寒而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證。以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經有瘀塊,時發(fā)煩熱為證治要點。 2.常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癥等,屬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候者。 現代女性因為生活作息顛倒,又經常吃寒涼生冷之物,特別是那個很統(tǒng)一的戰(zhàn)線:"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導致溫經湯癥一抓一大片.隨便逛一下論壇就能發(fā)現幾個,多數伴有經水不調久不受孕等癥。 還有另外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傳統(tǒng)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導致與傳統(tǒng)文化的脫節(jié),眾多女性患上婦科病便求助于西醫(yī),各類消炎藥激素不停地用,踏上漫漫求醫(yī)不歸路。 很多人備孕一年甚至多年不懷,吃溫經湯幾個月懷上。連患者自己都覺得驚奇無比。她們甚至會覺得,“原來我沒問題,只是時機沒到。”
是的,不僅是患者,就算是很多醫(yī)者本人,也會覺得這個湯方的不可思議。 所有的經典都是,無需解說,只需證明。 溫馨提示:所有藥方都得因人辯證,姐妹們不要私自抓藥服用。如果覺得癥狀符合,可以咨詢當地中醫(yī)。 白話解說溫經湯。 女性的調經方及美容方,主治以羸瘦,唇口干燥,皮膚枯或手掌皸裂,少腹里急,或頭痛,或暮即發(fā)熱,或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為特征的病癥。 體質要求 1、全身狀態(tài):體形多瘦弱或中等,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差或中等,或有貧血,整體機能低下,有明顯的虛弱表現,如精神萎靡不振、全身倦怠乏力、嗜臥、氣短懶言、語音低微、頭痛頭暈、性欲淡漠等。冷證多見,尤以腰以下冷,如手足不溫、胸背部冷感,腰腹冷感,腰腹冷痛多在經期加重。午后潮熱煩躁不安,或有汗出。 2、頭面部:面容枯黃無華,多呈貧血貌,或潮紅,或暗紅,或黃褐斑;口唇干燥色淡,或有開裂,不少女性的毛發(fā)出現脫落、干枯、發(fā)黃,易于折斷。還有的女性可以出現陰道炎、陰道干枯瘙癢。 3、手足:手心或腳心發(fā)熱或有開裂疼痛。 4、經帶:多有痛經,小腹痛或冷感、脹悶不適感,或伴有腰酸痛,喜溫喜按,月經多夾有瘀血塊,白帶多而清稀。 5、腹力較中等度稍軟但非軟弱無力。舌質淡或淡黯,脈沉細澀。有的食欲不佳,或伴嘔吐泛惡,大便偏稀,或與干結交替,經期或有便溏,稍軟。或有浮腫、小便清長。 6、主治疾病譜:虛寒性痛經、不孕、閉經、月經不調,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萎縮,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腫、老年陰道下血,絕經前后諸證、產后諸證(包括習慣性流產),血管神經性頭痛、睡眠障礙,十二脂腸潰瘍、慢性闌尾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悸等心血管系統(tǒng),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炎、手掌角皮癥、手足皸裂、濕疹、蕁麻疹、黃褐斑,慢性前列腺炎,睪丸炎、陽萎等。 從現代醫(yī)學來看,本方能參與調節(jié)神經及內分泌系統(tǒng),調節(jié)子宮血液循環(huán)及子宮機能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是“多靶點”的作用。既治月水來過多,又治至期不來,可見是具有雙向調整作用。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促進性腺激素對催乳素釋放激素的敏感性,促進性成熟,促進排卵,提高機體機能,改善子宮血液循環(huán),調整內分泌等功能。其促黃體成熟功能大過克羅米芬(很多妹妹經常吃的一種促排西藥激素)。 同時,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方主要有鎮(zhèn)痛、抑菌、擴張血管、抗過敏、收縮子宮等作用。本方辨證加減,可用于多種女性疾病,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前期綜合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癥、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肌瘤、乳房腫塊、黃褐斑、痘痘、更年期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習慣性流產、不孕癥等,均有較好療效。 1:調理宮寒不孕。 婦人調經種子,古方流傳甚多,然用之確有特效者,在眾多醫(yī)家的經驗中均以溫經湯為第一。該方載《金匱要略》中,人人皆知。方下原有“亦主婦人小腹寒,久不受胎”之語,可見此方不僅溫暖子臟,且為治療不孕癥而設。該方用藥法度,多非后人思議所能及,故一般醫(yī)家并不十分相信。偶然使用,妄以已意加減,如桂枝改為肉桂,阿膠用蛤粉炒珠等,且又缺少信心守方,自然不能達成療效。甚至有所謂葉派醫(yī)家,視本方如砒鴆,更不足與言矣。
治療婦女宮寒不孕,原因多種,有寒、熱、虛、實、痰、瘀等等不同情況,但是宮寒不孕,居于臨床主流。溫經湯組方嚴密,溫經祛瘀同用,扶正祛邪并舉,用于治療不孕癥適應面廣,即便是寒熱夾錯,亦可通過方中吳茱萸、桂枝、麥冬、白芍、丹皮的劑量變化而達到目的。方名既為溫經湯,自然是以沖任虛寒為主,故臨床運用本方治療不孕癥,應以月經后期,經量偏少為主要適應癥。鑒于此病的特殊情況,其他虛寒表現,臨床上并不多見。當然,經量特少的幼稚型子宮,也難以見效,此又當別論。 月經過多,過少.過密,過疏,或者崩漏等癥。 引起月經不調的病因病機有種種,溫經湯所針對的是屬于胞宮虛寒、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包括月經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過多過少等)及漏下不止(即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的證候。月經不調和漏下不止是主癥,同時還應伴見小腹冷痛喜熱敷,少腹(即小腹兩側)脹滿、急迫不舒,或刺痛、拒按,月經色黯有塊,塊下痛止;或出血淋漓量少,塊下血止等副癥。據《金匱》的記載,還有唇口干燥,傍晚手心煩熱的表現。 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月經來的時候肚臍下方很涼,兩側的部分也感到不舒服,但是又形容不出到底是怎樣的不舒服。但是,手并不覺得涼,反而是感到掌心很熱,并且很容易口渴,嘴唇也容易干燥。 總之,本方溫經通瘀并用,但重在溫養(yǎng)而不是攻瘀,通過溫通以使氣行瘀去,血脈通利。方以溫為主,但溫中有養(yǎng)、有清,既補氣健中,又滋陰養(yǎng)血,寒熱并用,消補并投,相反相成,而使諸癥自解。故不會出現在服用的過程中出現因為一些藥性太烈而把人給打虛的現象。 3.調理皮膚 無論是身上還是手上,皮膚出現干燥或者魚鱗等癥狀,皆可以通過服用溫經湯改善.同時,對長年口唇干燥脫皮的女性來說,也是一劑良方。 溫經湯可以治療女性手掌皸裂,是日本大塚敬節(jié)先生和史數道明先生的經驗。他們用溫經湯治療不孕癥、月經不調時,發(fā)現患者的手掌皮膚干燥開裂,隨著月經狀況的好轉,手掌也變得滋潤。這個發(fā)現很有趣,原來月經不調與手掌皮膚相關!后來,我在治療女性月經不調時,也注意其手掌皮膚,一般來說,手掌皮膚滋潤、嫩白者,大多月經正常,而手掌皮膚干燥,尤其是指端皮膚粗糙干裂,甚至擦手時沙沙作響者,大多有月經不調或閉經。有些雖然沒開裂,但甲溝多毛刺,指甲脆裂者,也常常伴有月經異常。值得驚嘆的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已經提及溫經湯證有“手掌煩熱”。所以,我常說溫經湯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 4:調理習慣性流產 連續(xù)發(fā)生流產三次或三次以上者皆為習慣性流產.再次備孕時應堅持服用溫經湯兩個月。 適合溫經湯的人群我大概總結一下: 1.身體營養(yǎng)狀態(tài)不好。或亞健康。 2.發(fā)質枯黃。皮膚干燥,特別是下肢皮膚,臉上有斑。 3.口干舌燥,唇干起皮。 4.手腳冰冷,或者手心出虛汗。 5.痛經,炎癥。
仲景中醫(yī)溫馨提醒各位師友:溫經湯治愈面雖廣,但是任何病任何藥物都需要辨證施治。 |
|
|